他现在想知道的是,火药还在秦煦手里吗?若是还在,那汴京城里,谁还能动用火药,陛下还是其他人?换句话说,若是他交给秦煦的火药不在了,又被谁挪用了,印象堂的谁?还是,东宫的谁?
印象堂的人他不该去怀疑,但是如今,分不清敌我立场的情况下他却不得不去怀疑,就或许像是印象堂的他们从未信过自己一般。
“多谢娘娘告知。”谢长柳觉得,自己应该去和陛下谈判,至少,他不能坐以待毙。
小詹妃摇头,步摇微微晃动,她有着一张不算绝美却也眉清目秀的脸。陛下如今高龄,早几年开始就不再充盈后宫,小詹妃算是后宫里最后的一批才人。陛下如今子嗣丰裕,后继有人,内宫纵然是佳丽三千,他也不再沉醉于温柔乡,更多的是把心思放在朝廷里。而小詹妃却是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都不和的情况下,平安生下陛下最小的皇子,再执掌后宫,风头盖过其她贵妃。她能走到如今的位置,除了这副冰肌玉骨,她的才干心机都不是寻常人能够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她会与东宫合作,给自己谋出路的理由。
她悠悠的叹了一口气,故作高深道:“不用谢我,我只是在猜测陛下会不会真为了自己的私心,去加害自己的嫡子呢?”
谢长柳脸上原本还存在的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瞬间消失了。
他清冷的目光几乎要碎成了渣子砸在对方人的身上。
他或许在以前,不够了解陛下的情况下会怀疑陛下的冷血无情,可这么些日子以来,他尽管是觉得陛下太过自负,有着君王的通病,以及寻常人的缺点,但也不会在知晓秦煦出事的第一反应上去怀疑陛下。
在与陛下日积月累的相处中,他早已经不知不觉的慢慢改变了对陛下当初抱有的偏见。
他见过陛下同十皇子的父子天伦之乐,其间毫无掺杂其他二心,也更让他明白,或许秦煦不能成为被陛下宠爱的十皇子却也不会让秦煦成为权利的牺牲品。
他想易储没错,是因为他私心里觉得,秦煦同元艻是一样的,二来就是元后早逝,秦煦或许因此对陛下心存芥蒂不同他亲近,这让他们父子二人渐行渐远。但抛开其他,父子终究是父子,他并不觉得,陛下会是为了给自己的幼子铺路而加害自己嫡子的人。
陛下易储,分明可以有更多的办法使在秦煦身上,不是有句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陛下并没有那般做,他依旧让东宫立在权利的中心,成为天下人赞誉的人。他让自己来教导十皇子可以说私心里的确是想十皇子接任下一任帝王,此时若是易储也的确太过操之过急,秦煦还不能够被退下高台,不然,将来的一切都是未见之明,但,在谢长柳所见到的,陛下纵然是如此明确了对太子的不喜,可也没有损过半分东宫。
至少,陛下分的清主次与轻重。
是以,他毫不犹豫的否了小詹妃的猜测。
“不会,陛下纵然有私心,但,虎毒不食子。”
小詹妃撇嘴,不以为然,反倒是笑得更加明艳动人,似乎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你信陛下?不会是陛下许了你什么,以至于让你对他忠心不二?”
这话说的已经在触及到谢长柳的底线了。纵然他同陛下之间并非等价的利益交换,可陛下许他的也从来不差,他并未因为自己的身份就拿自己大做文章,至少现在都是这样,但这不是他对陛下改观的原因,也不容人对此加以试探。
“他答应许你报仇吗?元艻他要交给你处置?”小詹妃或许就是刻意激怒他的,她想看,谢长柳能有多能忍。
他听出了小詹妃毫不掩饰的嘲讽,心中不满。等到二人之间的旧时情谊被消耗殆尽后出现这样的局面他并不觉得意外,只是,仍旧觉得心寒。到底他是真心相信她的,当年好歹也是一个屋檐下的姊弟。
谢长柳神色微冷,“这些娘娘不用操心了,家仇,我会报的。”
陛下并未许他同元艻正大光明的对峙,毕竟他的朝堂怎会由着人乱来。他要做的就是趁着在陛下身边还能够被信任的时候找出元艻的弱点,他要得到陛下的信任,信任他当年在大明殿对元艻的指控都不是他的口说无凭。
而小詹妃突然转换的态度,让他无法不去怀疑,小詹妃是故意当着他面如此说法,为的是让自己与陛下生出二心。
她知道自己受陛下信任,不然也不可能在宫里待这么久,而陛下却对他没有任何的放逐。
她想做的,就是壮大她的队伍,以后才与陛下有足够的实力对弈。
说白了她还是想要秦煦面前的那一条路毫无阻碍,她这是要让自己不得不跟她拴在一起,跟她一起为东宫保驾护航。说起来,这份心思他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其中,又有多少是她的一己之私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从来都不差。
谢长柳不会去深思,毕竟,人心难测。
当务之急,是要查出火药的来历,谁在背后谋害太子。
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无论哪一个都很棘手。
谢长柳想从镇北王那得到更多的信息,可是却一直没有机会再见到人。
陛下自从知晓自己的身份后,就不再像以往一般对自己设防,有时,谢长柳不得不怀疑,陛下是否是希望见到自己毫不保留的清算一切。
他似乎就像是一个掌控全局的看客,置身事外,看身在局中的自己会怎么翻身。
某日,谢长柳在玉清宫跟陛下坐了片刻,期间,陛下有传召大臣议事,却并未要他离开。
他不知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以往,他说过不会让自己插手国事,更不可能把自己的身份昭示天下。可如今,却不再是金口玉言。
自己什么身份,他心里还是有数的,而留下自己,无非就是想给自己透露什么也可能是在就此告诫他,纵然他有翻云覆雨之能,却也什么都奈何不了。
就这样,谢长柳忐忑着不是刻意的去听君臣之间的商谈。
他也有报效国家的心愿,而成为与国君话谈的臣属,曾经也是他的期望,若是当初没有元艻的插手,或许如今已经得以实现。
只是,陛下却并非叫他来听听而已,甚至在议事的时候还会突然问他意见,似乎他也是他心腹的一份子。他正踌躇着该如何开口,可以明显看见对面那位大臣的慌张,似乎是怕自己说些什么否决他的话来。
谢长柳心里打鼓。陛下对他算不得多信任,但若是怀疑也是有几分的。
后来,在提及南郡的时候,他顿住,恍然大悟,陛下这是要他往元艻身上套啊。
谢长柳复杂的看着御案后的帝王,如果自己真的给元艻挖一个坑,也就是这一个机会了,可是,陛下为什么要允许自己这么做呢?难不成,他真的是想帮自己寻仇,但,陛下对元艻也是真的不待见了,也可以说是在借自己的手料理元艻罢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怀疑,毕竟陛下曾经警告过他,如今的朝廷局面,元艻一党独占鳌头,虽然他不满元氏对朝廷的掣肘,但也相对来说,局势平稳,得过且过,不是他轻易就可以出手的。
说起南郡,太子再一次被人夸赞英明神武,有储君之风。这是谢长柳第一次亲眼看见朝臣对太子的肯定,也为此引以为荣。说到最后就不难提及南郡遗留的问题,众臣七嘴八舌了几句,越说越让人觉得南郡是个烂摊子。
谢长柳曾经到过南郡,亲身经历,自然也了解得多,特别是假币一案,让他看清了大梁真正的问题所在,不光是明面上的,背地里有着太多的祸端。
谢长柳还是致力于改善货币的问题,在他看来,货币的不统一,国家的统一也将受到影响。
谢长柳还是那句话,希望可以统一货币,当初他是把希望寄予在秦煦身上,可如今既然说上来了,也就顺道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几位大臣听后都相继沉思起来,毕竟,货币的统一可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并非就是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儿。
统一货币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实施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就说大梁地域广阔,可君王却只有一个,都城也只在汴京,君王固然统领着天下人,可到底是只有一张嘴一双眼睛,底下人千千万万,可千千万万的人都不是君王。
南郡的问题不只是在南郡。
陛下采纳了谢长柳的提议,但是,此事不是短短几日就可以议出来的,谢长柳本也只是趁着时机提了一嘴,也没有多期望陛下能给他一个满意的决策。
既然是国是,定然还是要深思熟虑的。
或许有着谢长柳的参与,君臣之商并未多进行。
商议结束后,几位大臣皆起身行礼退出大殿,或许是领略到了无极先生的才华,几人对谢长柳也抱有了敬意,至少离开时对他也弯了腰。
待几位大臣走后,陛下又笑着问谢长柳还有什么好的决策没有。谢长柳看着陛下不耻下问的姿态,这让谢长柳觉得,陛下是一个深谋远虑为国为民的仁君,远不似他之前以为的狭隘自私的帝王。
或许这世上真的有一种自私狭隘的偏见是不够了解所造成的。
对于这样不耻下问的帝王,谢长柳心中满是庆幸,欣然与之详谈。自己所知的,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或许也就是他为国为君贡献绵薄之力的机遇。
这一刻,帝王对他是信任的,自己也是能够被信任的。
他们像是对彼此推心置腹的君臣。
谢长柳说:“南郡地大物博,州府之间路途甚远,若是修建马道,最好不过。”
说罢又给他举了几个例子。
每一个国家,工农士商,不分轻重,也缺一不可。就说南边的贸易来往,若是马道建成,打通各地的商贸往来,不仅是可以增加国力,也是繁荣昌盛的因素,南边的各地富庶起来也是指日可待。再者,若是马道可以纵横南郡东西,行军也会方便许多。日后是调度兵马,也会容易许多,免去了不必要的损失。
谢长柳说的头头是道,陛下听得也是格外认真。
似乎谢长柳构画的蓝图,他已经可以看见成效了。
陛下心里一一记下,时而听得振奋精神,见他停下还会迫不及待的叫他继续。谢长柳接着道:“当年太子南巡回京,想来陛下也是知晓南边的情况,虽然没有了元氏在南边盘亘,但是,那样的地方谁又能说的准会不会有下一个元氏呢?”
太子可以处置一个何通,但是,还有千千万万个何通在那片地域上成长,放肆。
若是真要治理,根本上是没有解决之策的,因为,谁又能肯定,你觉得清清白白的人以后都能毫无沾染的为你鞍前马后,忠心不二。
“于南郡,我的建议是,州府之间,还是知人善用的好,您可以将南郡作为官员外放历练的场所,想来,每一任外放的官员都会竭尽所能治理好它。而人员的不稳定也是一种治理之策,这样在地方,就不会有人借此积累自己的势力。”
只有一个人所属一个地方,在某个地方太久了,才会让那处留下自己的痕迹。而人来人往的地方才是最干净的,没有人能够留下,也就没有人会因为这里生出欲望。
不得不否认的是,谢长柳说的每一句话都正中敲中了陛下的心思。
身为一国之君, 陛下比任何人都想治理好国家,以及每一片地域。
他这不是自负,仅仅是身为一国之君的抱负。
他自诩御人有术,可下面的臣子们有多信服他这个帝王谁有说的好呢?
他在汴京,汴京就不过是困住他的樊笼,他走不出去,也自然看不到更远的地方。
谢长柳所言,每一句都是对大梁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