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真的是捡到宝了,不愧是皇帝的陵寝,这里面的宝贝就是多。
由于这一幅画实在是太长了,而这里的条件也没法好好欣赏,王修缘不得不这头打开的同时另一头卷起画。
只能这样将就着看了。
这幅画一开始的内容就是在山脚,大量的军队站在道路两边执勤,道路中央是大量的官员在向前行进。
整支队伍非常的庞大,浩浩荡荡,队伍一路从山脚绵延至山顶。
画面中的山非常雄壮,险峻无比,山路崎岖。
与此同时山顶之上,人山人海,旌旗招展,一副热闹无比的景象。
而画面到最左边的时候,高台之上一个身穿龙袍的男子背向众人、手捧绢帛,似乎是正在向上天祈祷。
看到这里王修缘哪还不明白,这分明是在祭天啊。
而华夏会在山顶祭天的地点除了泰山还能是哪座山呢。
这是泰山封禅时的场景!!!
华夏历史上泰山封禅过的皇帝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不对。
应该说是在唐朝之前泰山封禅过的皇帝一只手能数得过来。
首先是一统华夏的秦始皇,第二位是寇可往吾亦可往的汉武帝,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老爹老婆儿子全是皇帝的李治以及把盛世大唐发展到鼎盛但是又带入衰败的唐玄宗李隆基。
当然唐朝之后泰山封禅过的皇帝还有一个,那就是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这哥们可谓是凭一己之力把华夏历史上皇帝的最高荣誉给毁了个干干净净。
因为在此之前,有资格、敢去泰山封禅的都是什么皇帝?这些皇帝都是什么水准大家看到了吧。
李世民因为玄武门之变囚父杀兄自认为没资格去泰山封禅,一些臣子劝过好多次都没敢去。
可是突然掺和进来了宋真宗赵恒??这么个水货,这画面就好像一群狼王在聊天吹牛逼,结果突然插进来了一只哈士奇一样奇怪。
这家伙是诸位泰山封禅皇帝中唯一一个给敌国送岁币的,说直白点就是上供的意思。
他这次泰山封禅对后世皇帝的影响,就好似洛水之誓一般,导致这项荣誉的含金量直线下滑。
要是后世的皇帝还去泰山封禅,那不就相当于把自己扔进去和宋真宗赵恒??对比吗。
有资格拿这项荣誉的皇帝们哪肯自降身价,类似朱元璋、朱棣这样英明神武的皇帝想都没想过去泰山祭天。
反正自宋真宗赵恒??以后,就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
王修缘看着手中的画,他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情况,五位皇帝中秦汉时期有三位。
那时候的绘画水平还不足以支撑绘画出如此精湛、宏伟的画作,所以可以直接排除。
那么就只剩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了,只是不知道这幅画记录的是哪位皇帝祭天时的场景。
这幅画的作者究竟是哪位大师,能有资格绘画皇帝祭天时场景的画师肯定不是一般人。
王修缘不停的滚动着卷轴,直到最后看到题跋之时才如梦初醒。
这一幅画居然是画圣吴道子的作品。
王修缘整个人都要麻了,这愉悦舒爽的感觉就好像万千子孙突破龙门的那一瞬间。
画圣吴道子是谁!
这还有必要纠结他是谁吗!
单单是画圣这两个字的名头就能说明一切了吧。
上一个被冠上“圣”字名头的还是书圣王羲之,华夏历史上书与画是同等的地位,能在华夏数千年无数画家中脱颖而出摘取圣名就注定了吴道子先生的不凡。
画圣吴道子早年为官担任兖州瑕丘县尉,后来辞官以绘画为生,专门从事壁画的创作。
所以在此期间绘画了大量佛家、道家、神鬼、宗教以及人物方面的内容,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后来画技大成声名远播,在开元年间被唐玄宗召入皇宫。
开元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25年的时候,唐玄宗前往泰山封禅,画圣吴道子就是随行画师。
那么眼前这幅泰山封禅的画作,肯定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禅祭天时的场景了。
画圣吴道子的画对华夏后世的画家们影响巨大,更是民间传统画派的奠基人。
在唐朝时期,大画家李将军李思训以及张彦远就苦心钻研其绘画手法,大画家卢棱伽更是直接拜师成为了画圣吴道子的门生。
宋朝的苏轼、赵希鹄、郭若虚,元代的汤垕,明朝的李日华、周履靖、何良俊,清朝的方薰、沈宗骞各个时代的大画家都曾苦心钻研、临摹过画圣吴道子的作品。
尤其是宋代画家李公麟引以为豪的“白描”画技就是从吴道子“不以装背为妙、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这一系列发展成熟而来。
白描也成了华夏历史上一个新兴的绘画体系。
不过画圣吴道子存世的作品不算太多,仅有三十多幅,而且基本上全部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并且基本上都是篇幅只有几平方尺的小幅绘画作品。
那三十多幅传世画作中并没有王修缘手中这种十几米长的超级画作存世,而且还是如此重要场景的绘画作品,其价值不可估量。
要是说需要有个对比的话,可以参考下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中的《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这几幅。
而且无论是从画作的篇幅上、立意上、作者的名气和绘画历史地位上来说,画圣吴道子以及眼前这幅《唐玄宗泰山封禅图》都要比前几者要强的多。
换句话说,王修缘现在得到了一幅能稳进华夏十大传世名画前五的画作,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画圣真迹。
他满意的看着眼前的四样东西,琴棋书画,自古以来就被合称为雅人四好。
古琴是华夏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围棋对弈,不仅仅只是一项娱乐活动,博弈过程中更是掺杂了军事、以及人生哲学的智慧。
书法之道是独属于华夏的一种艺术形式,除了华夏字其他所有国家的文字都不具备这种属性,展现出华夏文字各种变化以及文化底蕴。
而华夏古画则是通过线条与色彩勾勒出独属于华夏的一种意境之美,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