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四样技艺一直都是古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考量一个人综合文化素养的直接方法。

在古代华夏,一个人的家境阶层怎么样,他的个人学识怎么样,根本不用开口问,琴棋书画全套交流下来,就基本上摸个底朝天了。

就拿韵律之道来说,就算受限于个人天赋不能弹奏的很好,但是别人弹得好不好肯定是能听出来的。

书法这一条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主宰一个读书人的阶层晋升途径。

就拿馆阁体的字来说吧,这一字体最早诞生于宋朝。

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常用的书写字体,在明清两朝的官场特别盛行。

明朝永乐时期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就能写一手极好的馆阁体书法,因为这个馆阁体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被明成祖朱棣大加赞赏。

所以因此名动天下,不过华夏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上面的头头有这种爱好,下面做事的官员必然也会投其所好。

于是整个朝堂都开始学习馆阁体的字,连日常汇报的奏折都用上了这种字体,民间的文人士子也纷纷学习效仿。

时间长了之后,馆阁体的字就成了明朝官场使用的官方标准格式字体。

到后来更是发展到了能直接决定一个文人科举之时能不能高中的地步。

每三年一次的会试,考官在阅卷的时候如果发现答卷不是馆阁体的字迹,那么看都不会看一眼的,写的再好都不看,直接打落。

考生都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考不上,单单一个字体就相当于已经划分好了圈子。

因为你没有找到一个名师,所以你才写不好一手馆阁体的字,你的圈子不对,那么你就废掉了。

即使再有才华也废掉了。

摆在王修缘眼前的雅人四好放眼整个华夏历史中都是拿得出手的顶级宝贝,得到这么多重宝,他自然是欣喜不已。

收起这些宝贝后他转过身,雅人四好有了,那么对面这四张石台上应该就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了吧。

不知道李璟在这四个箱子里面给他留下了什么惊喜。

为了节约时间,他把四个箱子搬到了一起一次性全部打开。

箱子打开后里面装着的果然是文房四宝用品。

首先最小的一个箱子里面放的是毛笔,一共有两套不同款式的毛笔放在里面。

其中一套毛笔的笔头形状格外的有意思,笔头的形状跟公鸡鸡爪后面的那个“距”特别的像。

也正是因为这套毛笔笔头的特点,王修缘一眼就认出来这是鸡距笔。

鸡距笔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特别的知名,深受各路文人墨客喜爱。

比如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白居易都是其忠实用户。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种鸡距笔的笔头特点与魏晋到隋唐时期的书法书写风格十分的契合。

鸡距笔的笔锋短小犀利,笔头一般使用的是鹿毛为柱心,柱心的周围再包裹上兔毛,这样的制作工艺使鸡距笔笔头短促而坚挺。

沾上墨汁后就特别适合书写小字体以及行书、草书的字体。

唐朝僧人鉴真东渡日本的时候,也带了不少鸡距笔过去,鸡距笔也成为了“曾经”中日友好交流的象征之一。

到现在倭国的正仓院之中仍然有几支唐代鸡距笔珍藏着。

另一套则是大名鼎鼎的宣州诸葛笔,这个根本不用费劲心力的去考证,因为笔身上已经印有宣州诸葛的印鉴。

宣州诸葛笔但凡是对毛笔书法有爱好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宣州诸葛笔又名散卓笔。

不过说起宣州诸葛笔的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时期,宣州诸葛氏家族就已经能制作出质量非常上乘的毛笔了。

而到王羲之成名时,宣州诸葛笔的名气早已打响,成了文人墨客的案头常备笔具。

经过多年传承,到唐朝时期,宣州诸葛笔已经成了当地的特产作为贡品上贡给朝廷。

而到了宋朝时期,宣州诸葛笔的使用更是广泛,且因为质量上乘深受士子文人喜爱。

这些笔的历史十分的悠久,且在当时就是最上乘的文房用品,到如今全新未使用的更是一支都找不到了。

虽然经济价值不是特别高,一支毛笔大概只能卖一千万人民币不到,但是其象征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王修缘将视线从装着毛笔的箱子移开,随后看到的是满满一大箱黑色的墨锭。

墨锭漆黑光亮,十分的显眼,墨锭上一面写着翰林风月的字样,另一面雕刻着瑞兽麒麟的图案。

由于时间年代久远,墨锭的外观已经有了一层淡淡的包浆,看上去色泽温润,这是时间赋予的光泽。

王修缘拿起两块墨锭互相敲击了一下,“铛铛”立即传出如同金属铁块碰撞的声音。

一块墨的好坏单单从外观就能够看出一二,首先就是颜色。

越是上好的墨锭,它的色泽就会越发的乌黑光亮,要么是另一个极致,色泽深沉、光泽内敛。

只有足够好的墨锭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普通品质的墨锭大多色泽灰暗甚至是发白。

古代的上等墨锭基本只有两类,一种是油烟墨、一种是松烟墨。

另外就是看墨锭的纹理,优质的墨锭纹理一定是细腻均匀的。

因为要达到这种外观需要经过反复地捶打才能把墨锭原材料中的胶质与烟料揉和在一起。

捶打的次数越多,墨质就会越细腻,胶质和烟料结合的就越紧密。

但是这种细腻不只是体现在外观上,同时也会影响研磨时的手感以及书写效果。

细腻的墨锭在研磨的时候才会手感更加顺滑、阻力更小。

而粗糙劣质的墨锭在研磨的时候会比较费力,也会有生涩的感觉。

上等的墨锭研磨出来的墨汁颜色也会更加的纯正、颜色浓淡适中,书写的效果也会更加的流畅。

王修缘把墨锭翻转,看到了墨锭顶端的铭文【奚廷珪印】

制作者是奚廷珪!!!

王修缘顿时心头大喜,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廷珪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