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在这部《帝范》中十分细致且全面的总结了自己二十多年为君的经验,希望他的儿子能吸取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避免再犯和他同样的错误,并且把商朝、周朝、秦朝、汉朝、三国到隋朝时期的各种例子一一罗列进行对比。

这部《帝范》里面,汇集总结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政治经验以及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想法。

全篇都是实实在在的讲干货,换句话说,只要是认真学了这部书,并且照着去做,基本都能把这个皇帝当的不是特别差。

毕竟这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用来教导自己接班人的书啊。

其中包含一篇序以及四卷共十二篇。

第一卷包含君体篇、建亲篇、求贤篇。

君体篇主要讲述的是身为一个皇帝、君主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和基本素养是什么。

建亲篇主要强调的是身为皇帝应该如何与自己的亲族建立、维护好关系,以及维持这种关系相关的重要性。

当然,这个要把他的老爹、大哥和三弟排除在外,原因嘛....

求贤篇讲述的是怎么去寻找到有能力的人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有能力的人为自己服务。

第二卷包含审官篇、纳谏篇、去谗篇。

审官篇基本上是手把手的教自己儿子怎么建立官员的选拔以及考核标准,并且如何在后续的过程中适当调整。

纳谏篇基本上是分析如何接受并采纳臣子的建议,并且拿自己举了很多例子。

去谗篇主要讲述的是怎么辨别并消除谗言。

第三卷诫盈篇、崇俭篇、赏罚篇

诫盈篇的内容是在告诫君王不要骄傲自负,保持谦逊的重要性。

崇俭篇主要是讲述提倡节俭、反对君王奢侈的内容。

赏罚篇论述的是建立奖惩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各种相关的制定方法。

第四卷务农篇、阅武篇、崇文篇。

务农篇则是极力强调农业生产在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确保民间农业生产稳定的方法。

阅武篇主要讲述的是国家军队军事训练、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建设国家边防的想法。

崇文篇则是强调国家文化建设和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建设想法。

如此详细的一部书,涉及到了身为一个皇帝需要做的方方面面,基本上后世的皇帝都会用这部《帝范》教导自己的儿子。

可是即使有这么一部书奇书存在,后世还是出现了一大堆昏君,只能说一个合格的皇帝是教不出来的。

命好的话就会选到了一个靠谱的儿子继位当皇帝,那是国家的福分,百姓的福气。

就像唐高宗李治这样的。

不过唐高宗李治也算没有辜负他爹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片苦心,这个皇帝当的是极为的优秀。

唯一一件错事就是挑的老婆太坑,不过这也不能怪李治,毕竟之前女人再怎么样,顶多也就是吕后这样的。

可是吕后再怎么离谱,也没有做出过杀自己亲儿子的事情啊,更没有抢自己亲儿子的皇位啊。

李治的这个坑货老婆算是以一己之力彻底断绝了后世女人登基称帝的可能性。

不过命要是不好的话就会选了一个混账儿子继位当皇帝,那真的是国家的灾难,就像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这样的。

挑皇帝这事,真的纯粹是看命好不好。

就像墓里的李璟一样,王修缘推测这本《帝范》应该是他爹李昇留给,结果李璟这皇帝干的也不怎么样啊。

把南唐祸祸成什么样了!他儿子李煜也是个大坑货,文采倒是比李璟这个当爹的强很多,但是当皇帝的水平比李璟还要差。

王修缘看着手中的这卷《帝范》高兴的不行,也不知道他眼前的这十三卷《帝范》是不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写的。

毕竟他手中这卷书的字迹异常的雄壮霸气,雄壮霸气之中却又清健平稳,书法水平十分高超,绝对是出自名家大师之手。

当他把卷轴打开翻到最后面的时候,一排显眼的字赫然在列。

【李世民贞观廿二年正月初九】

看着这行字王修缘哈哈大笑,这大概率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真迹,而且是这部《帝范》唯一的李世民亲笔版本。

因为根据《唐实录》中史官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完成这部《帝范》的时间就是贞观二十二年的正月。

既然这卷最后的落款是正月初九,那么就绝对是李世民的亲笔版本了。

王修缘立即用眼睛的异能检验这十三卷字画,显示出一团极为耀眼的光芒。

他的眼睛就直冒精光,这下真的捡到传世之宝了。

这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真迹啊,而且可能是唯一存世的真迹。

目前全世界只有高卢国国立图书馆有李世民的真迹存在,不过不是王修缘手中这种正儿八经的书法作品。

而是一个碑文的拓本,就连雕刻其碑文的石碑目前已经损毁了,只剩拓本存世。

其余一些被证实是李世民真迹的拓本都是在第一版拓本的基础上再重新拓印一份的副稿,珍贵性大大降低。

所以王修缘手中的《帝范》绝对是唯一的真迹,价值连城。

李世民的书法成就以及笔力有多强,这么都说吧,华夏几千年下来有几百位皇帝。

在书法一道之中能公认比李世民强的只有宋高宗赵构,发明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都得排在李世民的后面。

不过宋徽宗赵佶有一点不同的是他是一个流派的开山怪,所以从名气上来说会比李世民更强。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在华夏历史中实在是太耀眼了,文治武功各项都是全能,这一点严重削弱了他在书法界的名气。

将《帝范》卷起后放回原位,王修缘满心欢喜的来到了第四个箱子前。

琴棋书都出现了,那么最后一个箱子里面肯定是画了,也只能是画,不然的话不符合逻辑啊。

打开箱子后,果不其然一个巨大的绢布卷轴陈列在檀木箱内。

这个卷轴很大,单看卷起后的直径差不多有十厘米左右,如果真的是一幅绢画,那么这幅画肯定是类似《清明上河图》的超大篇幅。

想到这一点,王修缘不由得又激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