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后,春雷琴在无数历史留名的名人手中流传。
在古代元朝丞相耶律楚材收藏过、耶律楚材的老师万松老人收藏过、耶律铸收藏过。
近现代民国时期春雷琴还被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人收藏过。
反正收藏过春雷琴的全是名人,不过这也很正常,穷逼也没钱玩收藏。
现在唯一一把完好的春雷琴在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不过现在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那把春雷琴不是唯一了,因为现在王修缘的手中也有了一把春雷琴。
而且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那把春雷琴还是经过修复的,整体状态肯定没有王修缘手中的这把春雷琴好。
这把春雷琴的价值已经不能单纯的用钱来形容了,如果非要给这把春雷琴定个价格,那起码是一亿美元。
随即王修缘来到第二张石台前打开了上面的箱子,这个箱子也是个长方形的檀木箱,不过肯定不会像放春雷琴的箱子那么长。
只见一张香榧木制作的围棋棋盘稳稳当当的放在箱子里面,两个装满棋子的围棋罐并排放在棋盘旁边。
看到箱子内的围棋棋具,王修缘忍不住惊叹出声,因为这副围棋实在是太奢华了。
棋盘使用香榧木制作而成,香榧木质地坚硬且细密,木质的色泽晶莹细润。
手感细腻且舒适,并且能散发出淡雅好闻的香气,一直是制作各种高档家具的优质木材。
而且香榧木的物理性能十分稳定,一般来说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是不会发生炸裂、松动等问题的。
用香榧木制作棋盘,落子时会发出格外清脆悦耳的哒哒声,对弈时的体验感直线上升。
不过香榧木也有一些问题,那就是生长速度缓慢,想要达到制作围棋棋盘的标准,起码也得是生长了三百年以上的老树才行。
不然的话树干的直径根本达不到标准。
另外就是制作家具的难度大、耗时长。
因为香榧木木材中含有比较多的水分根本不能上科技狠活去处理,因为水分去除速度快了就容易开裂。
所以只能自然风干,而且这个过程是按照年去计算的。
不说整木吧,单说一块十厘米宽的香榧木木板就需要五年的自然干燥处理时间,如果是二十厘米宽的香榧木拼接板,那么这个时间得翻倍。
木材干燥处理完成之后还需要木匠手工划线加工,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时间才能制作好一张香榧木的围棋棋盘。
而眼前这张围棋棋盘是用一整块香榧木制作而成的,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可想而知这张棋盘花了多少时间去进行制作。
按照王修缘估计,光是这块香榧木的干燥处理时间就不低于五十年,也就是起码在爷爷辈就在处理这块木头才行。
不然根本没法用它制作棋盘,除非这名工匠活得时间够长才行。
目前围棋棋盘制作水平最好的就是小鬼子,而且最顶级的围棋棋盘一定是香榧木制作出来的。
一块香榧木制作而成的棋盘,现在动辄就是五十万人民币起步,而且由于香榧木材料的供应不足。
现在市面上可出售的香榧木棋盘越来越少,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另外眼前这张棋盘上的线也不是常见的黑漆画出来的,而是使用的墨翠去一小格一小格的镶嵌拼接而成。
没错,就是之前王修缘收过的顶级墨翠。
最关键的是镶嵌拼接的工匠手艺实在是太好了,王修远伸手在棋盘上摸了一把,不看的话根本感觉不到棋盘上有一丝缝隙。
就好像它们原本就是生长在一起的整体一样,光滑且细腻。
最后制作围棋棋子的材料更是奢侈到爆炸,直接用的顶级羊脂玉和墨翠,就连装棋子的围棋罐也是。
谁能想象两个直径十四厘米、高十厘米的围棋罐居然是用整块的顶级羊脂玉和墨翠制作而成?
这未免也太奢侈了吧。
王修缘现在心疼的不行,他感觉似乎心在滴血了。
这么大块的顶级羊脂玉和墨翠,居然拿来做围棋罐!要是给顶级的雕刻大师雕摆件的话,那得多值钱啊。
其价值哪是区区围棋罐能比的!败家子啊!
王修缘心里正在不停的骂李璟傻叉。
王修缘看着这奢华到极致的围棋,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尤其是围棋罐和棋子,实在是太奢侈了。
关键是奢侈且无用,这么贵重的围棋,谁舍得拿出来玩?
他轻叹一口气,准备去欣赏其余两个箱子里的宝物,前面两个箱子里面放着的是古琴和围棋。
那么剩下两个箱子里面不出意外放的应该是古籍、书法作品以及古画作品吧。
当王修缘打开第三个箱子的时候发现箱子里面并排放着十三幅字画卷轴。
他戴上手套随手拿起最右边的一个卷轴并缓缓打开,因为这是十三幅字画中最大的一幅,单看卷轴的厚度就知道。
打开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字《帝范》-序。
王修缘心里顿时翻江倒海,居然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帝范》。
【朕闻大德曰生,大宝曰位。辨其上下,树之君臣,所以抚育黎元,钧陶庶类,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历数在躬,安可以滥握灵图,叨临神器!是以翠妫荐唐尧之德,元圭赐夏禹之功。丹字呈祥,周开八百之祚;素灵表瑞,汉启重世之基。由此观之,帝王之业,非可以力争者矣。】
没错,这是李世民帝范的序篇,《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的关于为君之道的一篇政治文献书籍。
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8年,李世民撰写了这篇《帝范》。
当时李世民已经五十岁了,可是他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皇太子李治才二十岁。
这个时候的李治在政治上是很不成熟的,可是李世民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乐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教导李治了,所以他专门编写了这篇《帝范》传给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