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洪州刺史恳请陛下扩大救援力度,愿以苍生的苦难为鉴,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陛下,鸿洲此刻天空飞翔者已无,地面奔跑者俱尽,甚至连穴居之鼠也不见踪影,此状再持续恐有更大悲剧上演!\"
群臣的呼声此起彼伏,每一言如烈焰烧心,令李世民心痛欲碎。
李泰呈上的奏疏中仅提及当日救灾人数与粮仓储放的数量,至于百姓们的悲惨现状与逝者的故事,却只字未提,让这位曾对爱子寄予厚望的君主彻底失望。
李世民雷霆大发:\"洪州周边各郡难道就未曾开源赈灾吗?\"
一臣上前回禀:\"启禀天子,官府固已启仓放粮,众多地方豪强亦自发设粥厂,但饥饿之人数众,粮食无异于杯水车薪啊!\"
洪州的大旱持续近五月,枯涸的泉河如伤疤斑驳,天地变色,人心恐慌。民间四处分祈降雨,哀嚎震天!
民间流传歌谣云:
\"万物已贱卖,唯米如珠,男儿为食奔远方......男女躲城堡堡寨,肚饿不宁愁苦缠......骨肉无粮难以扶持,夫妻恩断仇怨长,老人幼童相对无语,只言饿字入心肠。饿,真难忍,实不堪啊......\"
这歌谣如闪电疾疾,消息瞬间传遍朝野,直击李世民的心弦!
怒火烧心,李世民连下三旨,命李泰想方设法安抚人心,早日终结这场灾难!
李泰已不再沉迷娱乐,自长安紧急输送粮米,并于监察使前来巡查时,适时露面于粥铺,佯装审验。他每日米白饮清,怎能知晓灾民饥苦之痛?
监察使每日回报灾情:
初月三日,\"百姓无可食之物,变卖产业只购一斗米。奸商拌榆树皮为伪粮,售价几何,人情何堪!\"
初月五日,\"百姓搜遍榆皮,野草全失。今日竟食雁粪,都城之人无法设想洪洲景象:满眼凄鸿,闭目而食,视粪如同佳肴...\"
初月八日,\"飞鸟俱丧人腹,百姓再无食粪之举。山石裸露,民众挖土充饥。土食无益,数千因此而丧!陛下一见,洪州生机将尽!\"
初月十日,\"洪州近乎为空城,少数百姓仍心存期望,大多数人纷纷迁徙,然周郡多不容他们......\"
此时,李泰望着人迹稀疏的洪州,朝廷的援助眼看也将耗尽,为自保,他决定停供粥食。
应监察使之邀,二人前往西德之路,行径之中,只见一路疲惫的灾民相互依扶,步履缓慢前行。
饥疲、酷热、干渴四顾......满心抱怨的李泰碍于监察使在旁,不敢妄发半句牢骚。
不料突遇乱局,一老妪体力耗尽,在路上倒下。周边灾民连忙围上,一棍探测,已知她无力生还。众人无一犹豫,像对待猪牛羊肉一般撕其肢体分食!
李泰双腿颤抖,双膝落地,那充满饥饿与绝望的目光如同烈火灼炙,逼问他是否还能站立。李泰费力从地上爬起,肥胖之躯微微摇晃。民众的目光这才又移向地上支离破碎的老人遗体。
李泰已然步不能移,刚刚那一幕,使他恍如身处盘中,犹如肥美之鸡。在这个地方,他久未目睹过如此丰满的身影,在灾民眼中,他无疑是散发着诱人肉香的一盘红烧肉......
白骨皑皑,老妇残躯无人问津,其他人继续缓步前行,期待下一场惨剧降临。
整场灾难静寂无声,没有欢叫,没有悲哭,恐怕漫长的路程早已剥夺他们的力气,他们仅渴望活命,不论何法,只求一息尚存。
李泰浑身汗湿,被监察使扶回营地。许敬宗担忧问道:\"魏王殿下,怎么了?染病了吗?\"
李泰哑口无言,今日一幕深深刺痛他的心。人间怎可吞人肉!
黑夜降临,恐惧萦绕的李泰夜不能寐。忽然室内微有动静,让他恐惧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