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旁支贵族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贾大人,齐阁老让你去乾清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九章 贾大人,齐阁老让你去乾清门!

“元质,你何时去翰林院当值?“

闲谈了一阵,秦业抚了抚须,笑问道。

贾璘一甲进士出生,直接授予七品修撰的官职,

虽然品级不高,但翰林院乃是养才储望的之地,能够科举之后直接入翰林院。

已经比寻常的进士,多跨出了一大步了。

“应当是这几日。”

贾璘微微思索了一下,出声回应道。

翰林院编修的职位,其实也就是编修国史、实录和全国地理、水文等书籍,有时候也会涉及到给皇子讲书。但是现在基本很少了。

不过这个职位,有一个极其特殊的地方,便是可以了解听政。这也是快速增长能力的机会。

秦业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贾璘有着齐阁老和李大人领路,将来的前途毋庸置疑。

倒也不用他操心,眼下他就只盼着,女儿能够早些给贾璘生下一儿半女,他也好早日抱外孙子……

“岳父,工部如今情况如何?”

贾璘接过旁边的丫鬟递过来的茶水,随意问道。

他如今进了翰林院,必须要对六部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秦业在工部经营多年,又是自己岳父,这种机会他又怎么能错过呢。

听到这话,秦业先是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笑着摇了摇头。

贾璘能这般迫切的想要了解时事,正恰恰说明了他的上进,秦业自然也愿意和他聊一聊工部的情况。

……

“这么说,如今朝廷工事都停了?”

贾璘皱了皱眉头,看着秦业,原本他不过是随便问问,却没想到工部还真有些情况。

按理来说,朝廷每年修缮城墙,宫殿,河堤是基本操作,很少有说将工事停下来的,那工部那么多人,又如何妥善处理?

“倒也不是都停了,只是这几年朝廷缺银子,缩减开支罢了!”

秦业感慨了一句,随即又出声说道:“例如原先准备修建的皇陵,便停了下来!”

皇陵也停了?

贾璘闻言顿时一惊.他知道朝廷眼下缺银子.

但也没想到到了这个地步,自古以来历史上的帝王,对于修建皇陵,有一股莫名的热衷.

太上皇也是如此,,在位之初,便已经计划好了修建地宫。隆庆帝上位之后,太上皇的地宫依旧还在修建。

他自己按照惯例,也要着手修建一处陵寝。

就是不知道停的是太上皇的,还是当今圣上的……

“朝廷不是还有丁税,何以到了这般地步了?”

联想到昨日的税收,大乾人口繁多,便是只收人头税,倒也还能支撑,何至于此?

贾璘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总感觉有一股不好遇的预感。

他好不容易通过科举,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今日这一步,难不成运气这么不好?

才混进翰林院,便真遇上了大厦将倾之局?

“元质有所不知……”

秦业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意识到,贾璘也在通过科举上来。

对于朝廷内部的认识,自然不是他们这些老油子可比,想到这,便摇头叹息道:“这几年来,天灾不断,往年还能靠着江南的盐税支撑着,但今年便是朝廷也支撑不住了,许多地方一年到头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加上乡绅士族兼并土地,底层的百姓连口吃的都没有了,哪里还有银子交税?”

见贾璘露出沉思之色。秦业抚了抚须,出声安慰说道:“不过倒也不必太过担心,凡事总有办法!”

贾璘如今才入翰林院,许多事情,自然不用他操心。

听到这话,贾璘微微颔首,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心中却是思索起来。

若真是这般,大乾将来该怎么办?

往往每个王朝到了这一步,便只有两条路走,要么学张居正推动变革,为王朝续命,要么便是任其这般发展。最后重新洗牌!

不管是哪一条路,都是要流血的!

想到这,贾璘不由得叹了口气,若真到了这一步,他能够选择的,也就只有保护好自己家人和在意的人罢。

……

下午,贾璘从秦府归来,在家中还未坐热,便听到府门外,有门房传话来说。薛蟠和冯紫英来了。

“薛大爷和冯大爷今早便来了,奴婢说公子和大奶奶归宁了,两人便回去了,如今许是知道公子回来了”

金钏笑着解释道。贾璘微微点了点头,不到一会儿,便见冯紫英和薛蟠二人,带着奴仆和一推礼品,往府里走来。

贾璘示意两人坐下,又让金钏给二人倒茶。

三人喝了一盅茶后,薛蟠和冯紫英二人这才说明来意。

“璘兄弟……咱们几家也算是老亲了,自打先祖开始几十年的交情,前日里的那一场闹剧,为兄也是听说了!他们这些人也是过分了!”

冯紫英将手中的茶水一口饮尽,叹息了一声说道。

其实他是真的有些为贾璘不忿,好端端的因为些许小事,便险些被逐出族谱,这等事放在任何人身上,恐怕也不是一两句好言好语能够解决的。

若不是因为家族长辈让他出面,他都不愿意来摊这趟浑水。

毕竟,如今贾璘的身份以及其背后的实力,在冯紫英看来,不说完全超过了贾家,但也是不能小觑了!

也不知这贾家大老爷,到底是怎么想的,竟想要将这等人才,逐出族谱?刚得知这个消息之时,冯紫英是愣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哼,何止过分,要我说,那大老爷铁了心是要让璘哥儿身败名裂,若不是关键时候,宫里头的娘娘来了信,只怕后果更不堪设想!”

薛蟠不忿了哼了一声,他也是因为王子腾的交代。他才不得不过来劝说贾璘。

若非如此,他才不愿意过来。

哦?

听到这话,贾璘微微眯了眯眼睛,这他倒是不知道。

和贾元春又有什么事情?莫非那日自己离开之后,还发生了什么?

是了,若非如此,后来贾琏和贾赦两人也不会登门……

“文龙……”

冯紫英脸色有些尴尬,两人原本是来劝说贾璘的。

本来是商量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只是没想到这薛文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这个时候,本该他出言相劝的,没想到他反倒还加了一把火,这下好了!若是事情没办成,到时候看他怎么交代。

“璘兄弟你是不知道,那日你离开之后,宫里头的娘娘传了信来……”

薛蟠叽里咕噜的将那日从薛姨妈那里听来的事情始末,全部和贾璘说了一遍。

贾璘愣了几许,眼中闪过一丝惊色。

难怪那日贾琏和贾赦两人后来亲自登门了,原来这里头还有隆庆帝参合在其中!

想到那日自己在贾家的一言一行,竟然都被圣上关注着。

贾璘便不由得脊背发凉,若是那日他顶不住开国一脉的压力,哪怕是口头上应下,只怕后果便不堪设想。

到时候自己在隆庆帝那里,唯一积累的一点印象分,只怕都会消失殆尽。

这贾家和开国一脉,真特么害人!

想到会,贾璘愈发坚定了,要和这些人撇清关系的想法了,否则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要被这些人带进了坑里。

“文龙……”

冯紫英有些尴尬,见薛蟠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不受控制,心中便不由得暗暗摇头。

早知道便和薛蟠换个角色了,如今薛蟠倒是说的痛快了。

接下来怎么劝贾璘和贾家和解,倒是个问题。

“璘兄弟,贾家这次虽然做得不对,但你们到底也是一家人,且这老太太和政老爷,一直为你的事情担忧不已,此次,我想你若是看在他们的份上,不说原谅贾家,也只当是给宫里娘娘一个面子,和他们和解才是正事!”

冯紫英思索了一番,小心的劝说道。

他丝毫没有提及原谅贾家的事情,只是说至少要明面上和解,也是为了给宫里贾元春一个面子,免得让她下不来台。

这也是他站在双方的角度,综合起来考虑问题。

他不像薛蟠那样,只顾着嘴上说个痛快,临了却解决不了问题。

闻言,贾璘心中一阵冷笑起来。

他现在总算是搞清楚了贾家和开国一脉众人的想法了。

多半是迫于宫里的压力,所以这才不得不让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冯紫英薛蟠出面,前来劝说自己。

只是他们就那么笃定,自己一定会接受?贾元春的面子重要吗?不重要!隆庆帝的想法才是关键。

“两位兄弟,你们回去与他们说,事情过去了便是过去了,我不再追究,往后各走各的路便是了!至于他们是想要将我逐出族谱也好,留着也罢,都随他们去了!”

贾璘深吸了一口气,出声说道。

他现在的心思已经不在贾家众人身上了,他要思考的是接下来自己路怎么走?

大乾危机初显,改革和守旧两党的冲突势必加剧,他处于齐阁老的变革的一派,将来的路怎么走?

他必须要好好想一想,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和贾家这些过气的勋贵的纠缠之中。

这……

冯紫英和薛蟠两人听到这话,顿时愣了一下。

两人面面相觑了一阵,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为好,冯紫英还欲劝说几句,却见贾璘摆了摆手示意。

冯紫英只能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能这般了。

相比起开国一脉的人,其实他如今更看好贾璘,所以为了那些人得罪贾璘。他是万万不会去做的。

反正他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也说了,最终结果也怨不得他了!

“既如此,那我便先告辞了,璘兄弟,过几日为兄再过来拜访……”

冯紫英拱了拱手,告辞道。一旁的薛蟠见状,也要起身,却是被贾璘出言留了下来。

他还有些事情,要和薛蟠商量。商行的修建,前几日他听贾芸说,已经初步快要完成了,如今薛蟠正好过来了,恰好可以问问他。

“好兄弟,你放心,事情交给我,定给你办好!”

薛蟠一听贾璘问的是商行的事情,顿时拍着胸脯保证道。

做别的事情,他或许不大行,但是监工这一类的活,他还是能够办得妥的。随即,他又信誓旦旦的说道:“以如今的进度,最多一个月,便可以开张!”

哦?听到这话,贾璘顿时眼睛一亮。

若是这般的话,他的许多计划都可以提前了。

商行驻地一旦修建完成,商行便可以正是运营,到时候无数的香料,通过内务府构建的渠道,用他们自己组建的商队,运送全国各处。

到时候这不但是一条的商业路子,还可以扩充为消息渠道……

当然,这是后话,眼下最为紧要,便是可以计划将府里工匠研发出来的东西,拿出来了!

“对了,璘兄弟,你这商行将来还是做香料营生?”

薛蟠好奇的看了贾璘一眼,忍不住出声问道。

他是知道贾璘香料营生挣钱的,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商行,还和内务府有关系,若只是用来做香料营生,便是可惜了!

“不急,到时候你便知道了!”

贾璘闻言,笑着看了他一眼,却并未明说。

……

“贾大人,齐阁老让你明日早些去乾清门……”

薛蟠走后不久,便见齐冲的一名随从来到了贾璘府上,报了信后,便匆匆离去。

贾璘呆愣了几许,乾清门?这可是历代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一般情况他这种刚刚入职的编修,只需要去翰林院打打杂,翻翻史书便可。

是没有资格去乾清门听政的。微微思索了一番,贾璘便意识到,这或许是齐冲等人,给自己争取的机会!

说白了,这就是朝中有人的区别。若是寻常修撰,便只能靠熬了!

想到这,贾璘心中也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

“夫君,可是有喜事?”

卧房之中,秦可卿正坐在的梳妆台前,整理着妆容,见贾璘一脸激动的走了进来,秦可卿顿时缓缓起身,来到贾璘身边,柔声问道。

“无事……只是过来看看可卿!”

贾璘闻言,伸手握住了秦可卿的柔荑,笑着说道。

“夫君……”

秦可卿脸颊微红,抿了抿水润的薄唇,打量着眼前的英武少年,美眸中闪过一丝爱意。

今日贾璘随她一同回门,算是给足了她的面子。

临走之际,秦业还在叮嘱,让她好好相夫教子,将来给夫君………

“娘子,今日可是有些乏了,不如早些休息?”

贾璘挑起秦可卿光洁的下颌,柔声说道。秦可卿顿时脸颊一红,妩媚的白了贾璘一眼。

她已经人事,食髓知味,自然知道贾璘这话是什么意思。前日里的场景一幕幕在脑海中盘桓。

秦可卿半咬红唇,呼吸微微急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