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婉不服气道:“你家里几个文化人,比不过一个柳三郎。”
仿佛已经预见顾小玉未来在节日里的“水深火热”。前几年或许只是背诵一首诗词,再过几年,恐怕就得自己动手写了。
顾盼儿同样不服,“父亲不说桃李满天下,亦是教徒无数……”
林婉婉打断打断了她的话,“令尊主业是教书法的吧!学生还都是大孩子。”
“幼儿启蒙,要简单,要朗朗上口。”
顾盼儿回忆道:“三郎还说要教小玉《逍遥游》呢!”
轻点顾小玉的眉心,半开玩笑地说:“以后去给你三舅舅当书童,看几时能把《逍遥游》学会。”
林婉婉不能更同意,“这才对嘛!”
不光孝心要外包,教学任务也要外包。
嘴上这么说,但林婉婉还是兢兢业业地带徒弟。松闲过后,立刻带朱淑顺和谢静徽,提着药箱,登上出外诊的马车。
休假期间,不接诊疗,但人情除外。
林婉婉今日是去探望俞丽华和封令姿两位孕产妇。
好在两人身体底子好,平日保养得宜,都没有大碍。
回程的马车上,林婉婉面色沉静问道:“你俩是我第一批徒弟,入门至今快两年半了,有没有想过以后的发展道路?”
谢静徽闻言一愣,“发展?”
她们现在的状态,谈何发展?先想想怎么从书山题海挣扎出来,顺利出师!
林婉婉进一步解释,“朱大夫长于外伤,谢大夫精于小儿治疗。大夫什么都要懂一点,什么都要会治,但总要有一技之长。”
“我门下现在有三科,外伤、孕产以及带下病,本不该这么早提出来,但有些事早做准备也好,你们想过以后重点往哪方面发展吗?”
林婉婉的这一番话,让两人陷入了沉默。她们从未想过如此重大的问题。
谢静徽迟疑道:“师父,非得分吗?”
像现在同进同出同学不好吗?
林婉婉耐心解释,“这些东西连我都只懂一些皮毛,需要你们替我将这条道路深耕下去。”
朱淑顺隐隐感觉肩头有发扬林门的历史性任务。
林婉婉淡定道:“现在不用回复,年前给我答案就行,也可以回家和家人慢慢商量。”
两人轻轻地应了一声,心底微微有些沉闷,预感人生将因为这一个选择而变得大不一样。
三人在外头走了几圈,但因为行动迅速,回来时还能赶上吃午食。
谢静徽收敛情绪,冲去厨房看自己的汤炖的如何。
厨房一个小火炉上,一只砂锅正缓缓地冒着热气。
大夫们再丧心病狂,也不会用药罐子炖汤。
杜若昭好奇道:“谢师姐,今天喝什么?”
谢静徽在家称不上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在厨艺上着实没什么天赋。
没想到进了济生堂,尤其是搬来崇仁坊单独开火后,反倒觉醒了不一般的天赋——炖药膳。
有时候材料不贵重,也就由着她随意摆弄了。
人参乌鸡汤之类的,是万万喝不起的。
关键她煮出来的东西,有没有药效不知,但绝对不苦。
谢静徽小心翼翼地揭开砂锅盖子,再洒下一小把枸杞,然后盖上盖子继续煮一会儿。
“枸杞红枣排骨汤,滋肝养肾,补气养血。最适合长期劳累、气血亏损者。”
杜若昭质疑道:“你确定?”
谢静徽信誓旦旦,“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排骨,滋阴润燥、益精补血。合起来不就是滋肝养肾,补气养血么。”
杜若昭思考一会,点了点头,“说得有道理。”
关键这几样东西,吃多了也没坏处。
谢静徽早上吃了一点牛肉干,至今念念不忘,“可惜师父带回来的是牛肉干,不是牛肉。我先前在一本医书上看到,黄芪与牛肉同炖,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之效,适合身体虚弱、气短乏力者。”
杜若昭开始掉书袋,“黄芪补气,牛肉……”涉及到知识盲区,而且难搞!
试探性地问道:“换成羊肉行不行?”
人吃了肉总会生力气的,不管什么肉。
谢静徽叹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买羊肉。”
济生堂和花想容的管事一级的伙食标准有荤食,但大多时候是用炼油之余的油渣充数。
其他大多时候,是师姐妹们练手之余的猪蹄猪肘。
有一段时间,她们天天喝黄豆猪蹄汤,以至于看到黄豆就想到猪蹄,看到猪蹄就想到黄豆。
见汤炖的差不多了,谢静徽将砂锅端出去,几经升级,如今炖汤的锅也换成了一口大锅。
师姐妹几人忙着布置碗筷,先把汤分盛到小碗中,确保每个碗里都有一块排骨。
众人各自入座,尹香儿这段时日头一次见到“同类”,一个同样抱着布老虎的小娃娃,瞧着精致漂亮得紧。
顾盼儿抱着顾小玉轻声说道:“小玉,这是香儿姐姐,以后和姐姐一块玩呀!”
她在花想容干活时,还得分心时时盯着顾小玉的行动。现在好了,顾小玉有了玩伴。
顾小玉奶声奶气应道:“姐姐!”
尹香儿先入为主,“妹妹。”
林婉婉扑哧一笑,“这是弟弟。”
尹香儿歪着头,改口道:“弟弟。”
顾盼儿不以为忤,反而发现新的兴趣点,“等小玉头发多些了,我给他多戴几朵花。”
林婉婉积极建言献策,“大花不合适,换小花。”
顾盼儿深以为然,“嗯。”
林婉婉喝一口徒弟亲自配料的枸杞红枣排骨汤,只觉得四肢都暖洋洋的。
转头吩咐道:“过两天买个猪头回来!”
徒弟们心中了然,林婉婉是要展示她的猪头死不瞑目术。
谢静徽额外思考,猪头怎么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