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想,他下意识又回头看了一眼。
站的位置高了,这一眼,他很清楚地看见了那一群人中间坐着一个红衣妇人,正在给人看手相。从侧脸看上去,还很年轻,和他所认知的算命先生完全不同。
算命的是个女人,这个女人还不是女道士一类的,秦王对那张侧脸的印象深了些。
他进门时,就示意了掌柜不必张扬。
因这示意,也让二楼的几位官夫人没人注意到他。
他转身时,听到了有人称呼裴夫人,似乎还提起了兵部尚书裴参。
能进这天外来客的人都是非富即贵,他虽不认识那几位妇人,也没看清她们长什么样,但看得出来她们都不是普通百姓。
听到裴参的名字,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就是这个名字让他有一点梗,这梗让他没再留心,抬脚上楼。
沈归舟虽然抵不过各位夫人的热情,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但是她还是很有原则的,坚持每人只给卜一卦,卦钱则是也讲究一个随缘,让她们看着给。
半个时辰后,一群人高高兴兴地离去。
沈归舟看了眼天色,没有再走,直接用刚赚到的银子点了几个菜。
初秋的天气,有些阴晴不定。
一顿饭吃下来,下雨了。
秦王和司空曙走出酒楼门口时,有好几个没带伞的客人站在门口屋檐下看着瓢泼大雨发愁。
其中有一红衣妇人,屋檐下的灯笼照在她身上,让站在几个男人之中的她显得有点打眼。
秦王视线扫过时,不自觉在她身上多停留了一下。就这一下,他看清了那张侧脸,认出了她就是先前那个在二楼给人看手相的女人。
他们出来,门口的人一看那架势就都自觉地往旁边让了点,沈归舟也不例外。
她没有看门口,眼睛一直落在雨中,看着有点心不在焉。
这个画面落在了秦王的眼里,却觉得她有些深沉。黄色灯光下的她,负手站在那儿,配上这雨,又有些清冷。
看着这样的她,他依旧无法将她和算命先生联系起来。
马车早已停在门口,侍从已经撑开伞,只是个路人,秦王没有多看,收回目光同司空曙道别,分别上了马车。
两人不同道,秦王让司空曙的马车先走,等他走后,自己的马车才动。
没走一丈,后面有辆马车过来停在了旁边。
马车车帘被风吹起,秦王透过车窗看见旁边马车里的人拿着伞跳了下来,隐约觉得有些眼熟。
他视线不自觉跟着那人移动,从另一边的窗户看见他几步就到了天外来客门口。
门口的灯笼很亮,照出了他那张脸。
原来是郭子林,难怪眼熟。
还未多想,秦王就又看见郭子林撑开伞递给了……那个红衣妇人。
他们认识?
沈归舟接过伞,步下台阶。
郭子林撑开了手里的另一把伞,走在她旁边,两人一起朝着马车走去。
“停车。”
秦王看到这一幕,喊停了马车。
他透过雨幕,看见两人先后上了马车,脑子高速运转。
转了一圈后,他茅塞顿开。
难不成她就是那位俞夫人!
刚想明白这点,郭子林的马车已经越过了他的马车。
那马车速度很快,没一会,就消失在雨幕之中。
听着马蹄声混在雨声中远去,秦王想起自己吃了两次闭门羹,最后反而在这里偶遇了这俞夫人,自己也觉得有意思。
马车重新启动,秦王想起了沈归舟在二楼给人看手相的情景。
这俞夫人竟然还会看相算命!
宴上他喝了点酒,那酒入口绵柔,后劲却有些大。
过了这么一段时间,酒劲慢慢上来了。
车窗一关,马车里显得有些闷,这让酒劲起得更快。
他闭上眼睛,想要休息一会。
酒一上头,听着雨声,他有点犯困。
就在快要睡着之际,脑子里有光骤然闪过,他猛地睁开眼睛。
看相,算命,女相士,裴夫人,裴参,兵部尚书……
当初那个给裴参算命的人,难道是她!
这突然冒出的猜想,让秦王瞬间清醒过来。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联想到这个了,一清醒,又觉得自己有点过于敏感了。
他不过是刚好看见她给那群妇人看了个手相而已,并不能证明什么。
可那些人里,有裴参的夫人。
裴参的夫人怎么了,算命卜卦的人那么多,再说那些女人不就是信这些东西,多找几个人算命也正常。
可再一想,她是个女的,据查当初松夷山那个卜卦的也是女相士……
秦王觉得自己有点魔怔了,但是,他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回到王府,他就立马问了秦王妃俞夫人会不会算卦。
听秦王妃说没有听说过,他又觉得自己多想了。
毕竟,松夷山上那个给裴参算过卦的神算小有名气,若她就是这个俞夫人,不应该没人说起这事。
想法落下,他端起了茶杯。
茶还没喝,他又打断了自己这个推论。
听说,松夷山那个卜卦很灵的女相士后来没有在那住了……
第二日散朝,秦王在宫门口喊住了郭子林,递给了后者一张拜贴,请他转交给俞夫人。
郭子林拿着贴子,极力掩饰的警惕之下,有些为难。
这份拜帖只要到了沈归舟手上,就意味着他们就一定要见面。
看出郭子林又想代为拒绝,秦王抢先开口,说出了自己两次登门拜访的事情,非常诚恳地表达了他想要向沈归舟当面道谢的诚心。
看他笑着说自己两次登门都未见到沈归舟,郭子林不好再拒绝,迟疑之下,终是答应代为转交。
秦王放低姿态,向他表示了感谢。
郭子林忙道应该。
有了这两句话的交流,气氛轻松了些。秦王顺势和他打听起来,“吾听小皇叔说,俞夫人算得一手好卦。”
郭子林刚放松的警惕快速在眼里重现。
没有立即听到回答,秦王明白了,这是真的。
他这个问法,也堵了郭子林说谎的可能。
若俞夫人不会,他可以否定。
可是,他要是否认就是变相在说梁王在说谎,这种话是不能乱说的。
俞夫人若是会,他定然会顾忌这些。
郭子林果然没有否定,“那是梁王谬赞,她会的其实也就是皮毛。”
从他这句话里,秦王又确认了一件事。
原来小皇叔真地知道这俞夫人会算卦。
秦王开玩笑道:“听郭将军这么说,小皇叔是在骗吾?”
郭子林神色微僵,忙道不敢。想要解释,不知该如何用词才恰当了。
秦王看出这一点,没有再做计较,主动笑着将这话题盖了过去。
他很好地掌握了度,也没再向郭子林确认沈归舟是否就是松夷山竹林中的那位名人,让他有事先去忙。
上了马车,秦王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若这俞夫人就是裴夫人先前遇到的那位神算,这卦可否还算巧合?
这日,天楚、北漠两国暂停了多日的会谈一事重新续上,因为参天楼一案暂时还未有结果,邓伯行暂时退出了会谈成员团。
时隔多日,两国重新坐在了一张桌上说正事,双方代表内心都有点小激动。
直到北漠使臣开口,小激动归于平静。
自从寒华寺的事情发生后,北漠一方一直坚持要更换和亲公主。
今日双方坐在了一张桌上,他们一开口,先特意说了这件事情,态度十分强硬。
除此之外,司空曙在寒华寺的丑闻,他们一直认为是天楚的人故意的,那些人是有意破坏他们太子声誉,这是对他们太子的侮辱。
针对此事,他们还额外提出了一个要求。
天楚必须严惩那些传播不实谣言的人,并正式给他们太子赔礼道歉。
天楚成员一听,脸上礼貌笑容有点维持不下去了。
不实谣言,哪里来的谣言,又是哪里不实。
那日的事情,那么多双眼睛一起看得清清楚楚,跟谣言有什么关系。
还有,让天楚给他们太子道歉又是什么意思,是要他们陛下给他们太子道歉吗?
其实他们若说严惩传播谣言的人,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意思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他们竟然还要求天楚给北漠太子道歉,他们是真敢说。
现场气氛瞬间不对了,双方看向彼此的眼神,似乎都有火花飘出。
双方互相呛了一会,天楚战术性地答应,会将他们的要求呈禀天子,让天子定夺。
接下来,续上了先前搁置的议题。
歇息了这么久,北漠一方依旧坚持最初的想法,一开口,没有丝毫退让。
天楚众人看着他们强硬的态度,都各自调整了一下情绪。
情绪稳定后,再向他们确认了一遍,可否有让步的空间。
北漠肯定,没有,丝毫不作让步。
四周的气氛,再次变得诡异。
天楚会谈成员用眼神交流,就在北漠以为他们又会向之前一样激烈反对时,他们陆续站了起来,提出会谈暂停,下午继续。
到了下午,双方落座后,天楚主动向北漠确认了一下他们的条件,并再次问了他们可愿稍作让步。
得到否定回答后,天楚明确拒绝了置换岷州两城,同时提出,天楚愿意以三十万两黄金置换临近岷州的北漠五城。
天楚所提条件一出,北漠众人难以置信。
天楚紧跟着表示,天楚非常愿意与北漠签定停战盟约,并以最大的诚意促进两国友好合作,真诚希望北漠也能展现自己的诚意。
会谈室内安静了须臾,唾沫横飞。
站在门外守着的人,被里面突然传出的热闹吓了一跳,发现这日里面争论地比第一日还要热闹。
足足争论了一个时辰,双方嗓子都开始冒烟,互相敌视了一会,‘默契’散场。
没一会,这场会谈的情况就在外界传播开来,众人听后或多或少都有些意外。
燕王听到消息后,当即想到了言沐竹。
这就是他说的君心莫测!
那这事是说明父皇是不满北漠提的要求太过,想让天楚多占好处,还是说明父皇的心思已经动摇,甚至是彻底改变了主意?
言沐竹让他莫测君心……亦或是说,他们猜父皇的心思,最开始就猜错了?
他陡然明白了,或许这也是安国公松口的原因之一。
他立即让人去宁海公府递贴传话,想要马上见言沐竹一面。
言沐竹收到帖子,没有推拒,直接前往了民泰街的雅院。
燕王向他请教此事,他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依旧是之前的态度,让他不要去随便揣测帝王的心思。
他这模凌两可的态度,让燕王有些头疼。
他试探性问道:“兄长不肯言明,是不信任吾?”
他担心他们今日的对话不能保密,传到父皇耳里,给自己带来麻烦?
言沐竹儒雅回道:“王爷想多了。”
燕王:“……”
这不是他想多了,是他让他想多了。
他直觉言沐竹想告诉他的是这和谈估计是谈不成了,但是话说到了这份上,他又不愿直接说明,这让他又不肯定自己的猜想了。
这份不肯定其实也不完全是他的态度,还有一点外在因素。
贺叶蓁在寒华寺私会情郎一事闹开后,北漠就态度坚决的要求更换和亲公主,天楚帝没有同意,也没有明确反对。
今日会谈重启,此事再次被郑重提及,天楚拒绝了置换城池,却依旧没有否定北漠此项要求。
燕王还从他母后那里得知,这几日,他父皇亲去探望了十公主几次,对她的病情很是关心。
这件事让他觉得,今日所提的让北漠让出北漠五城,也有可能是他父皇给北漠的下马威,是一个警告,警告他们不要得寸进尺。北漠若是愿意让步,和谈还是可以继续商讨的。
他找言沐竹就是想从他这里听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他也认为,他看得比自己透彻。
燕王忖量片刻,将十公主的事情告知言沐竹,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
言沐竹睫毛微垂,默了一会,反问于他,“王爷觉得,陛下为何会答应北漠的和谈之请?”
燕王略做思考,中规中矩地回答:“父皇不愿边境百姓再处在烽火之中,受流离失所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