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已反,独此四字,再无片语。字间潦草,可见传信的人多么的慌张,想来蜀中内外已经被彻底控制。
那,连军呢?
究竟是与蜀中的人沆瀣一气还是已经为国捐躯?
没有人知道答案,而此刻的蜀中却是得有人去的镇压的,然而人选,却是很大的一个难题。
大梁许久不曾开战了,除了镇北王在边关镇守,内外多年不曾动刀枪,如今战事已起,谁又能胜任前去蜀中镇压反贼的位置。
宫里已经传遍了蜀中战火已起的消息,这几日来来往往许多文武官吏,个个不是苦大仇深的模样,陛下一日从早到晚都是在见人、做决定,忙到了几乎废寝忘食。谢长柳叹了口气,早前自己说的话陛下不信,如今火都落到脚背上了才知道去撇开,哪里就来得及,着急忙慌的是定然的了。
纵然是如此,可陛下也没有来问他,提前知晓的消息的打算。李清持已经被投进了牢狱,按理来说,他擅闯禁宫,也得陛下定夺,只是,这些时日陛下没得空来处理李清持的事情,就由着他在牢里担惊受怕了。
他昨日叫人传了话想见镇北王,可惜镇北王并未见他,或许还是因为陛下的缘故,他不再愿意踏足皇宫半步,不过还好,他愿意收取自己的信件,谢长柳告知了李清持的事情。固然是镇北王心中埋怨陛下,但是非大义面前他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镇北王愿意替他去勘察一番,抓出元艻的小辫子来,只是一切都还急不得,今日蜀中已反的消息就已成定局。镇北王叫了那个谢长柳曾经见过的属下替他跑腿,那少年看着比往日更加憨头憨脑了,也不见得有多机灵。他方才收到厚朴的递来的信,说是元艻安排了人在李家门口候着,不过李家内空无一人,他们那些人应该是在守着李清持自投罗网。
元艻会使人盯着李家,谢长柳并不意外,李清持替他做的事情虽然还无人得知,可一旦东窗事发,就是大难临头。元艻想来也是怕的,怕是守在李家外的人就是去斩草除根的,只是李清持被抓关入大牢,倒叫他阴差阳错的躲过了一劫。
羽林卫直接在他御宝阁抓的人,所以元艻也并不知晓李清持现在在何处躲着。所谓祸福相依,或许就是如此吧。
趁着陛下没时间应付他们,谢长柳去见了李清持。在牢里,人什么苦都没吃,完好无损,只是瞧着面色憔悴了许多,比昨日见他时候,面色更加难看,也是,在牢里的人,哪里就好容光焕发的来。
“先生,您怎么来了?”
李清持听见了牢门锁扣被打开的声音,抬起头来就见是谢长柳。
对于谢长柳,其实李清持也不知为何自己就如此的信任于他,分明自己与他也不算多熟络,顶多都算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的信任他,可在自己出事后,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谢长柳。他总觉得,谢长柳不会害自己,他跟旁人不同,更与元艻不一样。尽管自己如今落到这个地步,谢长柳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这天牢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谢长柳还是沾了镇北王的光才得以进出。
见着李清持还好,谢长柳也才是松了口气,他经过牢狱,自然也知晓坐牢没有什么好的。
“李大人。”他看着李清持,如今蜀中事发,然这对李清持来说不是好事。
他参与进了蜀中反叛的一事中去,就算是他有多无辜,大梁的律法都不能容情。
听着谢长柳对自己的称呼,李清持心中钝痛,他看着落魄的自己,哪里还有当初高中的风光。
“罪臣已经不是大人了。”
谢长柳望着他,久久不能言。
李清持的失意让他想起了当初的自己,那时,自己也一定是如他的心境一般。
所谓世事无常,却总有厄运堂而皇之的扑向自己,风光不再,往事不复。
见着谢长柳沉默不语,李清持丧着脸问:“先生,来见罪臣,可是有什么吩咐?”
他知晓谢长柳同陛下之间关系匪浅,不是自己这样的臣属可以比拟的,若是、若是他带来了陛下的意思……李清持不难想象,自己的结局是怎样的。
谢长柳望着李清持眼底的恐惧与颓败,微不可察叹了口气。或许,这样的汴京对李清持来说,太过庞然大物,他根本毫无招架之力。“蜀中的消息已经抵达京城,不是好消息,跟你猜测的一样,蜀中已经反了。”
一听这话,李清持愣住了许久。他也不过是听了父母回来所说,再加以自己的揣测,没想到就成为了事实。
如果,原先还可以冷静可在知道这样的消息后他再难平静。
蜀中真真切切的出事了,他该如何?蜀中是他的故乡,如今他的家乡要反抗大梁,他还参与了起事,陛下岂能宽恕他?自己的结局已成定局,他不知,自己还有什么期望可以逃过此劫。
李清持眼里一片哀戚,若是陛下要自己死,他肯认,可是、可是他还有未了之愿啊。
“先生,能否容我狮子大开口一次,我父母无辜,他们什么都不知晓,求先生救他们,他们年纪已经大了,经不起折腾,求您了。”
李清持扑着抱住谢长柳的那一刻,他才是彻底的慌了。他再也没有侥幸了……
他出自小门小户,从来没有想过参与到这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上去,他只求自己得以安稳度日,可,却走错了路落到如今的田地。自食其果,他认, 只,一人错事一人当,他不想拖累家人,他惟愿陛下能高抬贵手,放过他无辜的家人。
李清持抱着谢长柳的腿,像个孩子一般嚎啕大哭。
谢长柳感受到透过布料传来的湿意,对此,也是于心不忍。李清持何其无辜,不过是那元艻阴险狡诈,陷害与他,如今,却要他替元艻背负恶果吗?
谢长柳试图扶起李清持,可是他已经站不起来了,也不知是他自己不愿起身还是已经腿上无力。
对于李清持,谢长柳心中怜悯同情,他不过该是鲜衣怒马的年纪,年少有为,一朝高中入仕,自此该有一番锦绣前程,却因为朝廷里的尔虞我诈受到无妄之灾。他想起了当初的谢氏,何不是因为朝廷里的尔虞我诈才落得家破人亡的终局,如今又是元艻在从中作梗,他无法看着李清持再像当年的谢氏一般下场。
他自诩要报家仇,如今不仅没让元艻自食其果却见他仍旧在继续诓害人,而像自己这样的无辜受累之人数不胜数。先前他还能因为自己步履维艰什么都不能做,而如今,他习得一身武艺,尚在京中翻云覆雨,他有着旁人没有的际遇,却仍旧不能将元艻绳之以法,是他太过狂妄自大还是他根本就做不到?
谢长柳不愿承认自己软弱无能,他要报仇是真的,他想帮李清持也是真的。
李清持的哭声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他听出了李清持的悲恸与绝望,一如曾经的自己。可叹的是,那个时候的自己没有人能拉自己一把,任由自己堕落,被人落井下石,而现在,如果自己能拉李清持一把,或许,李清持就不会走上同自己一般的路来。
他深知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仅在这时候,也是期望家人得以幸免,不被自己所累,谢长柳为此而痛心,他当初是没得选,不然,他何尝不是期望自己去慷慨赴死,让父母胞弟活下来。
“你呢?你就不为你想想?只要我救他们?你不想活了吗?”
“先生,我都知道的,蜀中已经起了叛乱,我……没活路了。”李清持凄然苦笑,在这牢里一夜,他也想清楚了,是自己千不该万不该做了旁人的棋子,导致发生自毁前程的事情,且一旦蜀中事发,陛下追责,怕是谁都救不了自己的命,是以,他所求也不过是不想拖累父母,为自己而死,他此生没什么本事,也非是贪生怕死之辈,实乃是他放不下就这样了结余生。而他在汴京踽踽独行这些年,同僚不与他为伍,汴京无故,邻坊不知人,幸而得遇谢长柳,让他在这偌大的汴京,也生出了牵挂之心,然在落魄之时,得谢长柳能来看自己,他已经无憾了。
人活一世,相草木一秋,或饮水自知,凉暖在己,悲欢离合,大喜大悲,得失所与, 莫若如此,生有何欢?死亦何苦?
谢长柳只觉得喉咙涩得很,“可你是无辜的啊。”
李清持笑了,笑得满目哀戚。
近日来所发生的事情,犹如砸向他的当头一棒,已经击得他溃不成军,眼底的血丝此刻尤为醒目,似乎布满了大片的眼球,几欲目眦尽裂。
“先生,世间人,不分好坏,仅在你做了什么而已。在这官场里,没人认为你是无辜的,或许,只您觉得。”
就像是元艻利用他做的这些错事,说出去谁会信他的?谁会信是元艻做的手脚,而不是他图自己的一己之私?就独他先生以为自己是无辜的,李清持为此,热泪盈眶,人生能得遇先生,死而无憾。
李清持似乎尚及弱冠,该是意气风发之时却一朝行将踏错,再入深渊,不该如此的,不该、不该呐。
谢长柳明白,若是叫李清持因元艻而死,那是他的无能,是他这些年来打着报仇的旗号却无能为力的软弱。他不能看着李清持死,更不能叫元艻如愿以偿。
陛下不会听信他的三言两语,他现如今若是要替李清持洗脱冤屈就是要彻底的拿到元艻参与了蜀中谋反一案的证据。
元艻那老贼,做事一向都不会给自己留破绽,是以,才会借用李清持的身份跟蜀中密谋,不过,这世间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总得是有办法的。
镇北王听了谢长柳的,神色十分的凝重。
“除了他自己说的那些,可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元艻主使?”
关于李清持的事情,谢长柳已经对他详细说过,作为危害大梁的毒瘤,他也定然不会叫他继续祸害下去,只是,这些都是李清持的一面之词,可信度不高,除了他谢长柳,谁会去信,这也是为什么陛下不屑一顾的理由了。
谢长柳摇头,李清持只说自己是如何被人利用的,哪里能找到什么证据来。且,就算是需要证据,当初忽悠他的那群自言是行商的人,也早已经逃之夭夭,去哪里找人。
若是好办,他也不会在这个关头劳烦镇北王了,现在皇陵的案子都在僵持着,继续劳烦他为自己帮忙,谢长柳本就过意不去。
镇北王也是觉着头疼,他点着谢长柳的方向,无奈的说:“你可是会为难我,你就凭他空口白牙的几句就确信是他着了元艻的道?而不是他本就是蜀中派来的奸细?”
这一点谢长柳从来没有想过,他自第一次见到李清持的那一刻就知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有着干劲的少年郎君,有着抱负,有着文人的志向,或许行事上差了些,可也绝不会是蜀中的奸细。且,他将自己的父母都带进了汴京,若真是奸细,岂会把自己的亲人都引入这龙潭虎穴来。
谢长柳笃定着李清持清白的身份,一如他从未怀疑过他一般。
“蜀中已经起事,不日陛下就将会从汴京内部开始彻查,查到李清持头上是早晚的事儿。”
蜀中敢反,一来是蓄谋已久,二来就是有所依仗才是,若是京城里有人给他们撑腰,他们才会大着胆子在这个时候造反。
李清持不清楚的是,那些用他的名义来往蜀中的人,究竟还做了什么。他那时太过信任他人了,心眼都不晓得留一个,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也不足为奇,汴京里,谁不是有几个心眼子,就独他,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元艻什么人,没打听好么就敢去任人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