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月见老太太坚持自己记账,也就作罢。
村里人家家都有一本人情簿子,谁家办事,要去吃席的人家,翻出来看看主家给自家上多少礼钱,根据收到的礼钱或会同样的,或略有增添。
这年头家家日子都算拮据,礼钱并不算大,多是带些自家的口粮,人情簿子上再上个七八文。
姜来福家里不缺这口吃的,办酒席与他们并不耗费家里的口粮。
村里来吃席的人家便把原来要带的口粮折换成银钱,并着礼钱一起添到人情簿子上。
姜月在旁边看了会,见村里多数人家都是上十二文,或是十五文,这在村里已经算是相当重的礼了。
不过现在村里人只要踏实肯干,就算没有长久的进项,也能赚的一份外快,这些银钱拿出来并不伤筋动骨。
自家办酒宴,家里人包括孩子都是等着最后才上桌。
最后这一拨,席间多是帮忙清洗餐碟的妇人,和传菜的汉子们。
大家在吃饭之余,听到东山媳妇叫着菜好了,还要起身拿着托盘去给各桌送菜。
主人家和帮忙干活的村里吃的热热闹闹,东山媳妇把最后一道热菜烧制出来,也拿了双筷子捡了个空位坐下来吃饭。
“咱们可要敬今儿的厨娘一杯,这饭菜烧制的真正好吃,赶明儿我家有喜事,也请大厨去我家掌席。”
负责清洗碗筷的妇人们,你执酒坛,我端杯,倒了小半杯酒送到东山媳妇面前,起哄让她喝一个。
东山媳妇并不怵场,略吃两口菜,端起酒杯一口闷下。
周围人跟着摆手喝彩。
东山媳妇摆摆手,表示她的酒量也只这么一杯,待会儿吃完还要归置东西,不能喝了。
大家伙也就图一乐呵,并不是要真把她灌醉,闻言又打趣两句,便把酒坛封上。
热热闹闹吃完一餐饭,席罢,汉子们把盘碟收好放到桌子拼成的料理台上。
东山媳妇拿灶上的热水,用竹漏勺把一份份余下的肉菜都冲洗一遍,倒入一旁装着同样吃食的盆中。
村里人谁家也不会做这许多肉菜,常年干着农活的妇人汉子胃口都颇好,孩子们见着荤腥那也不矜持。
一个个都敞开膀子吃,是以席间的饭菜并无多少剩余。
这些收拾好的碗筷盘碟自有干活的妇人们清洗,姜月家里人都插不上手。
姜月见这处有老太太揽总,和老太太说声她便折身回家了。
那些皮孩子还在后院做营养钵,都是半大的孩子,姜月生怕他们那句话言语不和,便升级到肢体冲突。
回到后院,见孩子们还算乖巧,许是今儿吃了好吃的缘故,各个笑的满面红光。
见姜月来了忙打招呼,姜月见他们这么会儿功夫,身边已经做了好一些营养钵。
走近一看,各人做的都符合规格,想来是熟能生巧。
“大家做的都不错,待这些营养钵都做完,棉芽长出来时,我每人送你们二十株棉花。”
孩子们听到还有这样的好事,顿时开心非常。
他们回家后和家里人说起棉花的好处,有些父母爷奶一听就知这是好东西,趁机让他们好好学做那啥营养钵,挣得银钱到时候都买棉苗。
用挣得银钱买棉苗,在他们看来这算是无本的买卖。
有些则不以为然,倒不是觉得姜月吹牛皮啥的,而是潜意识的固有认知,觉得这么些年没穿那啥棉袄也都扛过来了,可见这棉苗也不是非种不可的。
孩子挣的银钱也并不少,便想着积攒下来另做它用。
这会儿孩子们听到姜月送棉苗,尤其那些家里人并不打算买棉苗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可说是高兴非常。
姜月微笑听他们说一定会好好养棉苗,却也没和这群做不得家里半点事的孩子说些什么。
棉苗可以移栽的时候,刺激下村民种植就成了,现在犯不着让孩子跟着担忧。
酒席过去后几天后,孩子们已经做出许多营养钵,姜月估摸着数量已经差不多,便让他们停手了。
结算好当日的工钱,把孩子们高高兴兴的送走,姜月就带着大毛二毛三毛几个开始分工合作,放棉籽,封土。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进了五月,她们家旁边不远就是树林,知了已经开始鸣叫,在外面走上一圈,出的汗已能浸湿衣衫。
这时候,姜月就格外怀念后世的冰箱空调各种冷饮。
此时家家户户都磨好了镰刀,碾好了麦场,在族长又一次从田间回来后,吆喝一声可以了。
村里人便推着板车,装上农具,家家户户开始下地弯腰割麦子。
因为今年姜大河夫妻俩的缺席,姜月也拿起镰刀顶上,原主是割过麦子的,农家人大半年的辛苦都在地里,要赶在天气晴好时都割完,碾出麦粒,送入仓房,这些都是抓紧的活。
家家户户的孩子,只要能使唤,通通被带到田地里。
姜月弯着腰割麦子,刚开始还有些生疏,在一镰刀一镰刀的划下去后,很快就找到窍门,速度也就跟了上来。
赵翠英回头见闺女汗湿的头发衣衫,心里虽心疼,却也忍着没说什么,只是手下的动作更快了。
“阿爷阿奶,茶水来了。”小蝶背着个背篓,还没走到地头就大声吆喝。
听到喊声,众人都停下手头的活计,拿着镰刀走到地头的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
一阵夏风吹来,虽然裹挟着热气,但姜月觉得地头这块树荫真是最凉快的地方了。
小蝶已经倒了两碗茶水,因着水罐加上茶水背起来甚重,小蝶就带了两只碗过来,她们得轮流喝茶水。
众人便都等姜来福和老太太喝完再喝。
姜来福倒没恁多讲究,一碗温热带着丝丝凉气的茶水咕嘟咕嘟就进了口。
喝完一抹嘴把碗递给大儿。
老太太却是把茶碗给了姜月,让她先喝,姜月推辞不过,端起碗便喝了起来。
水刚进口,她就尝到了薄荷的味道,清清凉凉的很是解热,姜月把一碗水喝完。
便看向站在一旁,额头浸着一层薄汗的姜小蝶,不得不说,这姑娘很有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