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武尊曹信
过了两日,曹信收到一份用于武人的官选制度章程。
这个章程跟他在曹操面前提到的差不多,只是多了许多细节条款。
譬如在评选武人时,德行是评选的第一个标准。
有没有打过架,有没有用武力欺凌过别人,仁义忠勇几个方面做得怎么样?
生活作风怎么样,有没有骄奢淫逸?
若是仗着自身勇力欺负过别人,参加过斗殴,干过不忠不孝不义,破坏社会风气和地方稳定之事,就会被列入下三品,或者不入品级。
排在第二的是兵法谋略方面,懂得兵法,知道怎么练兵打仗,知道怎么当将军的人,品级更高。
排在第三的是战功,个人在本郡内的作为,譬如上过战场,帮助地方官府抓过贼,剿过土匪的人,有侠义名声的武人,在参加评选时,品级会更高些。
排在第四的是家世,出生于武将功勋之家,在品评时会得到照顾。
第五才是武力,弓马、骑射、刀枪剑戟等。
从这份武人选官章程来看,文人还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来控制武人,防止武人犯上作乱。
对此,曹信也表示理解。
只有典韦、李大眼几个粗人,骂骂咧咧,抱怨这种选官之策不公平。
“大王,这个选官之法太过分了,像他们这样选人,末将连九品也评不上。”
典韦怒喝道。
当初他在家乡帮朋友出头,杀了几十人,遭到地方通缉,才跑到张邈手下当兵,像他这种杀人犯,在太平年代,绝没有出头之日。
“别抱怨,我一样不入品。”
李大眼撇嘴说道。
这家伙先当反贼,再当土匪,要不是跟着曹信加入曹军,妥妥的乱世炮灰。
曹信笑了笑,“你们知道就好,在乱世你们凭借一身勇力,还有机会封候拜将,到了太平盛世,武力太高没什么卵用,有时间你们多读读兵书,学学兵法,遇到事情多用用脑子。”
“大王,伱这就为难我了,我根本不是读书的料。”
典韦挠晃着胡萝卜粗的手指说道。
曹信轻轻一笑,“没人是天生的学习的料,让你学习是给你家几个孩子做榜样,让他们别每天只知道打架惹祸。
如今天下太平了,拳头的用处越来越小,真正厉害的人靠脑子做事,你不读书学兵法,你的几个儿子也不学,将来你家的品级只会越来越低,要不了几年,没准就成了没落的寒门。”
“这么严重?”
典韦呲着牙,紧皱着黑脸。
“哈哈,老典,你家典满确实该管管了,我回许都呆几天,就听到你家典满的威名,什么许都小霸王,揍人不用第二拳,年轻人里没人打的过他。”
李大眼笑道。
“这个逆子!等回去了我就狠狠捶他一顿,再给他塞一屋书,不读完不让出来。”
典韦怒喝道。
“哈哈,这个主意不错。”
李大眼大笑起来。
“大王,陛下派人过来,问你对这份选官之法有何意见?”
鲁肃进来问道。
“本王确实有几点提议,子敬,你来帮本王写个折子。”
“是,大王!”
鲁肃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写奏折。
曹信的意见不多。
第一,文武九品中正制应该分开,负责武人的中正官,必须来自军方,大中正官必须是将军一级,上过战场,立下过大功,声誉不错,最好是德高望重之辈。
其二,从各郡挑选出来的人才,不可在本地任职,也最好不要在本州境内。
其三,在评选过程中,可以接受文人中正的监督,却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
其四,中正官在工作时需要严谨,要对挑选出来的人才负责,出了事要承受一定的连带责任....
一共十二条建议,差不多三千多字。
鲁肃写了半天,写得手指发抖。
写完之后,曹信派人送进皇宫,叫曹操陛下审阅。
曹操看了之后,又交给荀彧陈群等人评议、讨论。
最终接受了十二条中的十条建议,还命陈群借鉴这十条提议,对九品中正制进行修改完善,譬如异地为官,中正要对品评的人负责等等。
经过三四个月的折腾,九品中正制正式颁行天下,分文九品与武九品,此法作为大晋的选官之法。
诏令发布后,九品制在各地引起热议,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赞成的人认为这种选官制度比曹操的《求贤令》靠谱多了,名声败坏之人很难在仕途中有所作为,名声好有才能的人,会得到重用。
按照这种办法来选官,朝廷的风气会渐渐好转,大晋也有希望了。
反对的人认为这种制度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是大晋的世家大族们在一起分西瓜,一人一块,他们独享好处,而寒门士子越来越难出头。
对于武人九品中正制,叫好的声音更多。
从秦汉时期,武人想要做官,只能通过参军打仗这一条道路,不能打仗的人,只能当地痞流氓,或者埋没在乡野之间。
而现如今的武九品中正制,给了武人及普通百姓一条进入仕途的道路。
没有能力读书的普通人,也能通过学习武艺,参与地方剿匪,再通过品评,进入官场。
这条道路对寒门和普通人意义重大。
传闻这条路是曹太尉在陛下面前为天下武人争取到的。
天下武人皆感念曹太尉的恩德,以至于后来有人将曹太尉与孙武、白起、韩信并成为四大神将。
孙武是兵圣,白起是战神,韩信是兵仙,曹信是武尊,武人至尊。
曹信听说之后,哈哈大笑,大家这么捧场,也不枉他费心费力,为天下武人做了这些事情。
“子玉,大晋首次选官即将开始,负责文官评选的大中正由司徒任命,负责武人评选的大中正由你这个太尉负责,你挑几个人来,负责各州的武人品评。”
曹操说道。
“是,陛下!”
任命大中正,这件事不难,大晋有十四个州,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和交州,以及新设立的辽州。
每个州一名大中正,曹信安排徐庶、张辽、周瑜、夏侯渊、张白骑、文聘、颜良、臧霸、吴懿等十四个来自不同州的将领,前往各州坐镇,负责品评各地的武人。
待品评结束后,郡一级的武人,会留在地方上任用,各州评选出来的上三品武人,将会得到朝廷的征召。
经过笔试面试,表现优异者,可直接入职武官或加入军队。
对于第一届武人品评,曹信期待不多,原因很简单,这个时期最出名的武将们,早已在乱世中出人头地。
剩下的都是二流武将。
官选开始后,洛阳那边传来消息,洛阳皇城初步建立完毕,可以开始迁都了。
曹操下令各部陆续搬迁到许都,曹信也带着太尉府和琅琊王府两拨人,来到洛阳城,安排洛阳周围地区的军事布防。
曹信随后也把家眷带到洛阳,住进新建好的琅琊王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