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强大学 > 三一六、三个臭皮匠(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一六、三个臭皮匠(上)

苏山月和劳新芳联袂过来的时候,楚夔正在看改革方案的初稿。

方案并不是什么密件,虽然没有挂到网上弄得路人皆知,但校内教职工几乎人手一份,最近两个月都在热烈讨论,想看的人基本上都看到了。

徐生洲介绍道:“苏老师、劳老师,这位是京城师范大学楚夔博士,研究高等院校改革发展研究的,即将加盟我们学校,今天来学校签订三方协议,以后大家都是同事。”

三人相互见礼后,徐生洲又请他们各自坐下:“今年9月学校改大之后,我们就想趁此东风,推行制度改革,以期实现从职业本科院校向普通大学的彻底转变。为此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方案初稿,广泛征求全校师生意见。你们三位都是搞高等教育学的,可谓行家里手,我想听听你们意见。谁先来?”

苏山月笑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和劳新芳都是当局者,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是先听听楚博士的高见吧!”

劳新芳也道:“对、对,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楚夔则当仁不让:“那我就抛砖引玉?不过在我献丑之前,我想先问徐校长几个问题。”

徐生洲道:“你请讲。”

楚夔问道:“首先,徐校长您的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什么样的大学?又或者说,您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徐生洲摸着下巴思索片刻:“我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小而精,美而强,高质量,研究型’十二个字,即注重学科精度,发展有限学科,建设美丽校园,培养拔尖人才,鼓励学术研究,聚焦前沿学科,致力尖端突破,推动科技进步。——至于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实现,我就不知道了。”

苏山月马上实名表示反对:“别的先不说,至少‘建设美丽校园’这个目标,我们已经提前实现。”

劳新芳补充道:“还有‘致力尖端突破’,徐校长的冰雹猜想、霍奇猜想研究,陈校长的裂银杏内酯研究,都是世界最前沿、最顶级的,也算是部分实现了目标。”

徐生洲连连摆手:“在座都是自己人,就不要自吹自擂了,免得别人笑话。”

楚夔又问:“那从学科角度来说,徐校长对学校的定位又是什么呢?”

国内高等院校按照学科划分,可以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财经类、农林类、政法类,等等。那么,神州大学属于哪一类呢?

徐生洲觉得神州大学无法定位。

以前无法定位,是因为它是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院,都谈不上学科建设,又何来学科定位?

现在无法定位,则是处在从职业本科院校向普通大学转型的十字路口,很多问题徐生洲也没想明白。

有时候他觉得学校应该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毕竟数学学科有自己、肖和平,历史学科有黄柯、严长寿、金泽河,生物学科有陈康彦、王树立,只要再加把劲,把考古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搞好,把中文系、英语系拼凑起来,这基本框架不就有了么?

有时候他又觉得学校应该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要多搞些好找工作的专业。像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只怕学生毕业后都得饿死。所以他保留了软件技术、网络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土木工程等实用性很强的老家底,还想着发展染色技术、计算机科学。

就这样,徐生洲在基础学科与实用技术之间来回摇摆,活像一个二本毕业的大学生,想找份体面的工作,又养不活自己;想去打螺丝、送外卖,又脱不下身上的长衫,只能在理想与现实中痛苦纠结。

楚夔见徐生洲沉默不语,连忙换个问题:“刚才徐校长提到学校的目标是‘小而精’,那您对学校的规模是如何考虑的?”

徐生洲倒是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学校每年招生2000人左右,维持在校生8000人的规模。”

劳新芳颇为惊讶:“我还以为学校升本、改大之后,会扩大招生规模呢!”

徐生洲一挑眉:“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劳新芳理所当然地说道:“因为国内所有民办高校想要维持收支平衡,最直接、最可靠、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扩大招生规模。而且在校生规模上来以后,可以带来校园经济的繁荣,提高学校资产承包租赁的收入,进而形成一个正向反馈。以前我们学校招生少,是因为名声不彰、吸引力不够,只能招到那么多人。如今升本、改大,名气也上去了,影响力也起来了,生源再也不成为问题,还不趁机扩大招生规模?”

徐生洲道:“还趁机?我看你是想趁火打劫。”

苏山月插话道:“我也觉得应该适当扩大学生规模,并提高学杂费用。按照在校生-人、年均学杂费-元来计算,一年稳定的收入约在2个亿左右,基本上可以覆盖学校的日常支出,如此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单纯依赖于海外捐赠。”

徐生洲摇摇头:“包括楚老师在内,很多人都跟我提及过这个问题,但我的态度比较坚决,即在校生的规模维持在8000人左右,绝不搞成那种航母巨无霸。——至于学费,既然咱们学校已经升本、改大了,确实可以稍微提高一点。”

苏山月颇为惊喜:“那你打算——”

徐生洲道:“专科生学费一年还是6800,本科生可以提高至8000多。”

苏山月顿时眼前一黑。

徐生洲笑着说道:“再苦一苦我,让学校安稳发展十年。”

楚夔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根本没有任何纠结就进入了下一个问题:“刚才徐校长提到,学校的学生规模要小、学科门类要少,同时鼓励学术研究,要建成研究型大学。我想问的是,学校的研究型目标具体有什么指标?”

“指标?”

徐生洲有些摸不着头脑。

楚夔解释道:“现在基本上所有大学建设的目标都是研究型,越是重点大学越是如此,具体体现在维持或适度压缩本科生规模的同时,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像燕京大学,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比例已经在1:1:1;同样以研究型大学定位的民办高等教育标杆西湖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比例也达到了2:3。与此同时,很多着名高校面对日益萎缩的生源、日益激烈的竞争,一反之前二十年的学科扩张战略,开始实行学科紧缩,具体表现为巩固加强优势学科,大量撤并不具有竞争力的弱势专业,提前布局新赛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学校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给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指标。”

徐生洲并不想把“神州大学”变成“神州科技研究院”。

大学就是大学。

大学不是研究所。

而且这与系统大爷的愿景也背道而驰。

他字斟句酌地说道:“现在学校刚刚升本,短期目标是逐步压缩专科生招生人数,扩大本科生招生人数,直至取消专科生。等以后学校有了硕士点、博士点,可以招收研究生,再压缩适当本科生,扩大研究生,直至本科生与研究生1:1为止。还有一个,就是普通本科学校要求生师比不高于18:1,我们学校的目标是10:1,甚至是8:1。”

劳新芳问:“那学科建设的指标呢?”

徐生洲思忖片刻:“现行学科体系不是有14大类吗?我们学校未来十年内的目标是聚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5个门类,做到控制规模、适度扩张。”

劳新芳又问:“那宗教学呢?”

在座的人都知道,宗教学属于哲学大类,并不在徐生洲列举的5个门类之中。

徐生洲挠挠头:“宗教学研究所暂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存在吧!存在就有意义,何况哪个单位还不养几个闲人?”

劳新芳忍不住说道:“徐校长,请恕我直言,我觉得咱们学校的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存在很大问题。”

徐生洲给她加了点热茶:“哦?你说说看!今天咱们开的是神仙会,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苏山月也道:“对,我们三个臭皮匠,肯定赛过诸葛亮。”

劳新芳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首先我们要明白,人才引进是为了学科建设服务的,学科建设是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学科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的。学科发展,是进一步加强原有学科,是原有学科通过发展、延伸、交叉而产生新的方向,也可以是通过引进人才从无到有建立新的门类。但无论哪种方式,落脚点都是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学科体系、增强学校的学科竞争力。而咱们学校的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呢?说的不好听一点,完全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完全没有任何规划!能挖到什么人,就围绕着这个人建一个学科,也不管这个学科在学校的学科体系处于什么位置,就盲目地建了起来。说白了,就是瞎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