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听了,眼中掠过一丝惊讶。他仔细端详着那种行楷字体,仿佛在探寻其中的奥秘。行楷字体既有楷书的端庄规整,又有行书的灵动流畅,这种独特的融合让王羲之感到既新奇又兴奋。
他轻轻地翻动着《书道华章论》的书页,那行楷字体犹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在他眼前奏响了一首全新的艺术乐章。
王羲之不禁陷入沉思,他在思索这种新字体的可能性以及发展的前景。
对于王羲之这般的书法大师而言,新的字体犹如一片尚未开发的疆土,充满着无尽的可能与挑战。他开始构想如何将这种行楷字体融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如何借助它来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感与想法。
刘正轩看着王羲之专注的模样,心中满是期待。他知晓,自己所创造的行楷字体,在王羲之这样的大师跟前,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与提升。他期盼着王羲之能够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眼光与创造力,为行楷字体注入全新的活力。
这一日,李矩、卫夫人、李充、王羲之、李舜华这些人,在一天当中见识到了瘦金体和行楷字体,并且皆是刘正轩所创作。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仿若引领他们踏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天地。众人相互对视,眼中尽是惊叹与思考。
李矩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感慨道:“今日着实大开眼界,这两种新字体,前所未见,实乃惊人之作。刘公子的才华,令人钦佩。”
卫夫人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说道:“这瘦金体,笔画虽细却颇具力量,字体的结构独特,为书法艺术开辟了新的境地。而这行楷,既具楷书的端庄,又有行书的灵动,实乃创新之举。”
李充接着说道:“刘公子的礼物,让我深感荣幸。这新字体,必定会为书法界带来新的变革。”
王羲之则深深地思索了片刻,缓缓说道:“书法艺术的发展需要持续地创新与突破,这行楷字体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瘦金体亦很特别。这两种字体,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书法艺术前行的道路。”
李舜华眨着明亮的双眸,满怀好奇地说道:“这两种字体皆美极了,从未见过如此新奇的字呢。不知往后还会有怎样的惊喜。”接着她又道“刘公子给父母兄长皆送了礼物,不知是否有我的。”
刘正轩听了赶忙让福来取礼物,一个精美的首饰盒里,装着一串金项链,下面是和田玉的叶子吊坠,寓意金枝玉叶。
李舜华看到那漂亮的项链,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轻轻拿起项链,金色的链子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暖的光芒,和田玉的叶子吊坠温润细腻,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温柔。她将项链握在手中,感受着那份精致与美丽,心中甚是欢喜。
接着刘正轩又接过福来递来的一个木匣子,打开木匣子,取出里面的匕首,递给李舜华。
这把现代军事匕首整体看上去坚硬且美观。刀身修长且稍带弯曲,宛如一道灵动的闪电,线条流畅自然,兼具实用的简约与独特的艺术美感。
它由优质的钢材精心打造而成,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质地异常坚硬,胜过晋朝的任何武器。
刀背稍厚,逐渐向锋利的刀刃变薄,刀刃寒光闪闪,似乎能够轻易地切开任何坚硬之物。匕首的刀尖极其尖锐,仿若一颗闪耀的星星,透着凌厉与坚决。
刀柄的设计贴合手掌的曲线,采用了防滑的材质,握在手中既舒适又稳固,即便在激烈的使用过程中也不会轻易滑落。刀柄的颜色与刀身相匹配,要么是低调的黑色,要么是冷冽的银色,增添了匕首的神秘与威严。
在刀身和刀柄的连接处,工艺精湛,毫无缝隙,彰显出高超的制作水平。整把匕首既有现代科技的精致,又有一种古老的力量感,仿佛是一件穿越时光的神兵利器,等待着李舜华在练武之途上挥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李舜华握着这把匕首,行至院子里的空地。她眼神坚定,手腕轻轻转动,匕首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而刺出,犹如灵活的蛇猛然窜出,又快又准,匕首划过之处,空气仿佛都被割裂,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打得兴起,李舜华对她的女侍卫喊道“肖静岚,来试试我的武器。”
肖静岚拔出随身的长剑与李舜华对打起来。两人交手之际,肖静岚的长剑在这把现代匕首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难以招架。在一次强烈的撞击下,肖静岚的长剑出现了裂缝,接着在李舜华又一次迅猛的攻击下,肖静岚的长剑瞬间断裂。而李舜华手中的匕首毫无损伤,依旧寒光逼人。
李舜华紧握着手中的匕首,满心欢喜,她深知自己获得了一件绝世神兵。
一旁的李矩见此情形,不禁高声喝彩:“好兵器!”他的脸上满是赞赏的笑意,为李舜华能拥有如此厉害的武器而由衷高兴。
随后,侯爷决定在府中的花园设宴款待刘正轩。花园中百花争艳,绿树成荫,微风轻拂,送来阵阵花香。侯爷携夫人、卫夫人、李充、李舜华、王羲之等人一同陪席,众人围坐在精美的桌案前,气氛融洽而热烈。
侯爷端起酒杯,微笑着对刘正轩说道:“刘公子,今日设宴,一则为你接风洗尘,感激你打造的那些连弩和武器,使我军实力大增;二则是感谢你送来这般珍贵且独特的礼物。”
刘正轩赶忙起身,恭敬地回应:“侯爷过奖了,能为侯爷效力,乃正轩之福。侯爷直呼我正轩即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侯爷又提及上次司马尚回来所讲之事。“上次司马尚回来,言及你欲在司州开酒楼,位置皆已找好,随时可去查看。还说你要与我合作搞产业,不知你所言之合作,涉及哪些产业?”
刘正轩放下酒杯,神色郑重地说道:“侯爷,您一生征战,守护晋朝,常年抵御外敌入侵,令人敬仰。如今为侯爷打造武器,铁矿石有所短缺,望侯爷能提供铁矿区,如此便能为侯爷打造更多精良武器,装备军队。再者,打仗耗费巨大,正轩想尽些绵薄之力。与侯爷合作搞产业,可为侯爷筹集银两,用以装备军队。”
此时,卫夫人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此子心怀大义,实属难得。”一旁的李舜华美目流转,眼中满是赞赏。李充则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这合作的可行性。而王羲之则抱臂微微点头,显然对刘正轩的举动颇为认同。
侯爷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你具体讲讲合作内容。”
刘正轩清了清嗓子,说道:“侯爷,不知洛阳附近可有铁矿山?”
侯爷笑着回答:“洛阳西郊有座铁矿,可以开采用于打造武器。”
刘正轩接着说道:“小人可以出工钱聘请流民和百姓来开采铁矿。若有战俘,也可收纳他们采矿,管吃住但只给他们微薄工钱。”
李充说道:“此举既能解百姓之困,又能助力军事,甚好。”
刘正轩继续说道:“在矿区附近,可建立水泥厂、砖厂、钢铁厂和纺织厂,在洛阳城西郊建立商业广场。侯爷只需提供场地,建厂、管理运行等皆由我负责投资。小人出钱招收大量百姓进行生产。钢铁厂未建好前,开采的铁矿我买了先运回清河县钢铁厂生产武器。等钢铁厂建好后,便可在洛阳生产武器了。铁矿和武器仍按照之前的方式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