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 第119章 正轩奇礼震群贤,一日三书启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9章 正轩奇礼震群贤,一日三书启新篇

“这是什么字体?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字体。” 侯爷问道。

刘正轩连忙回答道:“回侯爷,此字体为瘦金体,是正轩偶然间习得。正轩觉得此字体刚劲有力,又不失柔美,与侯爷的气质十分相符,便将其刻在了剑上。”

侯爷对这种字体赞不绝口,接着又拿起《孙子兵法》翻了翻。

“这本书是谁写的?这字体甚是独特。” 侯爷再次问道。

刘正轩回道:“回侯爷,这本书是正轩以瘦金体抄写。正轩自幼便对兵法谋略怀有浓厚兴趣,在钻研《孙子兵法》的进程中,萌生出一些个人感悟,遂将其予以记录,期望能对侯爷有所助益。”

侯爷听了刘正轩的回答,内心甚是宽慰。他对刘正轩的才华与用心深感赞赏。

“正轩,你这份礼物,本侯甚是喜爱。你有心了。” 侯爷说道。

说完,侯爷兴致勃勃地拿起宝剑,于院子中舞了起来。他的剑法凌厉,气势恢宏,仿佛重回当年征战沙场的岁月。

舞剑完毕,侯爷意犹未尽。他唤来一名亲卫,令其拔剑与自己对砍。亲卫的剑亦是一把好剑,然而在侯爷的宝剑面前,瞬间便被砍断了。

众人皆被侯爷的宝剑所震撼,纷纷赞叹不止。

卫夫人对书法极为钟爱,却从未听闻过瘦金体,心中好奇难耐,正欲拿过宝剑仔细端详。

刘正轩行至卫夫人面前,微微躬身,极有礼貌地行礼,说道:“久闻卫夫人书法造诣高深,今日特地前来拜会,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言罢,他双手将一个精致的木盒递给卫夫人。

卫夫人接过木盒,轻轻开启,只见里面放置着三块品质上佳的桐油烟墨锭。一块墨锭上刻着“墨韵流芳启书道”,一块刻着“灵秀之墨显雅风”,还有一块刻着“笔耕墨耘传千古”。这些刻字所用的字体,卫夫人亦是从未见过。

刘正轩见她一脸疑惑,赶忙解释道:“此字体乃我自创的瘦金体。”接着,他又递上一个同样精致的木盒。

卫夫人接过打开,里面是一个砚台。此砚台质地细腻,色泽宜人,一看便知是上乘之物。这砚台与寻常所见不同,带有盖子。盖子上以瘦金体刻着“砚润书华”。卫夫人打开盖子,里面同样以瘦金体刻着一首诗:“卫笔生辉映华彩,夫人妙韵墨中藏。书成锦绣才情显,法入神工逸味长。”砚台底部仍是瘦金体刻字“卫道墨心承古今”。

卫夫人心中暗暗称赞,脸上展露欣喜的笑容,说道:“刘公子太过客气,多谢你的礼物。”

接着,刘正轩又给李充送上一份礼物。李充接过精致的木盒,打开一瞧,里面装着三块中等品质的油烟墨锭。墨锭上分别以瘦金体刻着“文心墨韵,充华成章”“墨香逸才,充赋雅韵”“文渊墨海,充逸才情”。

李充见此,内心甚是欢喜。刘正轩又从福来手中接过另一个木盒,递给李充。李充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中等的洮河砚台。这个砚台形状独特,呈椭圆形,砚台底部依旧是以瘦金体刻着“墨韵晋风,充逸雅怀”。李充望着这些礼物,喜爱得难以释手。

此时,刘正轩又道:“李公子,这些书籍亦是赠予你的。”

李充抬头看去,只见刘正轩递来几本装帧精美的书籍,有《论语》、《庄子》、《老子》、《诗经》,还有《梦红楼》、《西厢记》和一本《文心雕龙》。李充表示,这三本书的名字从未听闻。刘正轩赶忙解释道,这两本书系他自己所着,两本乃小说,一本是评论。

刘正轩给卫夫人和李充送上如此众多贵重的礼物,在旁的李舜华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又听闻《梦红楼》《西厢记》为小说,且是刘正轩所写。

李舜华未等李充反应过来,一把夺过书籍,说道:“小妹看完了便还给哥哥。”李舜华生于书香之家,虽长大后更喜练武,然自幼认字,亦读过诸多书籍。

卫夫人和李充见到这些精装的书籍,皆极为惊诧。书籍的纸张与晋朝的纸张全然不同,比晋朝最优的纸还要洁白,裁剪得更是格外整齐。

卫夫人禁不住问道:“刘公子,这些书籍是从何处购置的?”

刘正轩笑着回应:“此乃我自行钻研出的新造纸技术,于自家印制的。”

众人听闻刘正轩的回答,皆倍感惊讶。在晋朝,造纸技术虽有一定发展,然而如刘正轩所展示的此类纸张,前所未见。

李矩好奇地问道:“刘公子,你这造纸技术有何特别之处?”

刘正轩不紧不慢地解释:“我这造纸技术,采用了新的材料与工艺,使得纸张更洁白、更光滑,且更为耐用。同时,印刷技术亦有改进,故而书籍看上去更为精美。”

刘正轩向前迈出一小步,双手自福来手中接过礼盒,而后郑重地递给王羲之,笑着说道:“王公子,久仰您的大名,今日特地准备了些许薄礼,望您能喜爱。”

王羲之亦笑着拱手回礼:“多谢刘公子。”随后,他缓缓接过礼盒,动作优雅从容,仿若在接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王羲之徐徐打开这个精致的锦盒,瞬间,一道淡雅且沉稳的光芒自盒中透出,仿佛历史的光辉于此刻被唤醒。只见盒中的印章乃是用中上等的青白玉精心雕琢而成,那玉的质地极为细腻,犹如羊脂般温润,在阳光的轻抚下,恰似一湾静谧的湖水,散发着深邃迷人的魅力。

印章的顶部,刻着一只极为灵动的瑞鹤。那鹤头微微上扬,仿若仰望天空,似在追求更高的境界。其翅膀舒展适度,每一根羽毛皆刻画得清晰至极,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过时它在轻轻颤动。鹤的周遭环绕着缕缕祥云,线条极为流畅,自然得犹如流水,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仿佛将人引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

印章的侧面以高超的雕刻技艺刻满了古老的篆文。这些篆文的笔画规整布局合理,每一笔画似乎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历史的沉淀。它们仿若一幅书法佳作,默默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与文化的传承,令人在欣赏之时不禁钦佩古人精湛的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印章的底部,刻着王羲之的名字。那字体刚劲有力,刻痕深邃,每一笔画皆充满力量感,彰显出书法大家独有的风格。那个名字仿佛不只是简单的刻字,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艺术的凝聚。每一笔画似乎都蕴含着无穷的神韵,让人在看到的瞬间,便能感受到王羲之非凡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当缓缓打开锦盒的那一刻,这枚印章仿若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那气息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阻隔,将来自许久之后的尊崇与赞美传递给了这位东晋的书法大师。它不单是一件礼物,更是一种对艺术的尊崇与对文化的传承。

接着,刘正轩又笑着说道:“王公子,这两本书籍,亦是赠予您的,请收下。”

王羲之再次拱手致谢,而后接过书籍。是一本以瘦金体书写的《书学迩言》,那字体瘦劲挺拔,笔画纤细却不失力度,宛如一根根坚韧的钢丝,勾勒出独特的艺术韵味,又似冬日里的寒梅,傲雪凌霜中尽显端庄秀丽,仿佛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一本是以行楷字书写的《书道华章论》,那字体端庄大气,笔画流畅,似乎在阐述书法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王羲之微微蹙了蹙眉头,眼中流露出疑惑的神情,轻声说道:“此种字体,我从未见过,甚是新奇。”

刘正轩微微一笑,拱手行礼说道:“王公子,这种行楷字体亦是我所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