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玄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位谦逊有礼的年轻人,只见他面容俊朗,气质不凡,心中不禁暗自赞许。此时,郑玄脸上绽放出慈祥的笑容,犹如春风拂面般温暖人心,郑玄缓缓开口道:“无妨无妨,安定贤侄如此知书达理,实乃难得。快快入座吧!”

张固望着眼前这位和蔼可亲、慈眉善目的老者,心情愈发激动起来。能得郑玄这般人物青眼相加,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鼓舞。

眼前这位老人一生刚正不阿,不贪权势,却又饱受权势欺压。其从四十五岁起受党锢之祸,被禁锢家乡长达十四年之久。

郑玄晚年回归高密之后,袁潭攻打北海,围困孔融于昌都。郑玄独子郑益恩前去救援,却被袁谭杀害。独子被害,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能唯一能安慰郑玄的,也只有独子留下了遗腹子郑小同。

时间来到建安五年,袁绍与曹操爆发官渡之战。袁绍为彰显自身功绩,强行征召时年七十四岁的郑玄前来。

郑玄虽为当世大儒,但是面对天下首屈一指的强势诸侯。面对权势自然也是无法反抗,只能抱病前行,于途中病逝于元城。而郑玄的孙子郑小同最后也是被司马昭以可笑的理由杀害。

郑玄眼见着张固一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的模样,不禁微微一笑,缓声道:“二位贤侄不辞辛劳,远道而来,不知此番所为何事啊?”

张固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他下意识地瞥了身旁的郭嘉一眼,但见郭嘉这位平素里时而放浪形骸、不拘小节,且又自视甚高、颇为傲慢的人物,此时此刻竟然也流露出一丝紧张的神色。

张固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抱拳施礼,恭恭敬敬地答道:“晚生此次前来,实乃恳请老大人移驾广陵,有大事望能得您相助一二。”

郑玄闻听此言,脸色骤然变得凝重起来,沉声道:“若刺史大人仅是为此事而来,那就无需多言了。老夫此生志在注解并弘扬圣人之言论,对仕途官场毫无兴趣可言!”

张固心中一急,忙不迭地解释道:“夫子切莫误会晚辈!晚生此来绝非是邀夫子入朝为官,而是诚心想请夫子出山,为天下黎民百姓传播圣人的学说大义!”

郑玄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抚掌大笑起来,乐呵呵地道:“哈哈,原来是老夫误解了安定贤侄的一片赤诚之心,真是失礼失礼!不过嘛,老夫在此处同样能够讲学授业,缘何非得远赴广陵不可呢?”

张固连忙用胳膊捅了郭嘉一下,郭嘉如梦方醒,从怀中掏出三本书籍。递给张固,张固接过之后,连忙将三本书籍恭敬的递给郑玄。

郑玄接过书籍,随即看了一眼。只见第一本书册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礼记注》。

郑玄随即翻开书册,阅读起来。随即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这《礼记注》是我受到禁锢时,选《周礼》《仪礼》《小戴礼记》三篇,耗14年之功方才着成。”

“安定贤侄,老夫观书上笔迹不似誊抄。却似拓印而成。此为何故?”

张固随即说道:“这便是晚辈此行请夫子远赴广陵的原因。晚辈时常感叹无数典籍因为数量稀少。或毁于人祸,或毁于战火。为此晚辈于广陵发明了一种可以大量拓印书籍的工具,起名曰‘活字印刷术’!又建书院一座。”

“所以晚辈想请夫子前往广陵,广招好友大儒,如韩元长,孔文举,管幼安这些世间大儒。共同整理儒家典籍,由广陵书院负责大量拓印,将那些圣人书籍可以传播开来。”

郑玄听后,情绪瞬间变得激动起来,他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地问道:“安定贤侄所言当真?当真有如此神物现世?”郑玄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着。

站在一旁的张固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说道:“自然,晚辈怎敢欺骗夫子您?晚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要做成这件大事,非得由像夫子这样德高望重、备受尊崇之人来牵头方可成功啊!而且,这世间的大儒们手中必定藏有不少已经失传的珍贵孤本。我们唯有将这些孤本收集起来,加以精心整理和归纳成册,然后再大规模地进行拓印工作,如此一来,方能避免这些孤本彻底失传于世呀!”

说到此处,张固顿了一顿,接着又道:“就拿夫子您所作的《礼记注》为例吧,夫子在为经文作注释之时,不仅精准地阐释了经文本身的含义,更是补充了诸多经文之外的重要资料。这些补充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经文原本的内涵和意义。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补充资料的出处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失传。但幸运的是,如今多亏了夫子您的辛勤付出与努力,使得其中一部分得以在礼记中保存下来。这无疑是夫子您的一大功绩啊!”

郑玄欣慰道:“好,好,好。既然如此,这广陵我自然是非去不可了!此事我倒是做定了!”

随即,郑玄拿起礼记。对着张固说道:“安定既然拿来一篇礼记,老夫就要考考安定!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是何意啊?”

张固瞬间有了一种后世面对老师抽查课文背诵的感觉,还好自己当初看过礼记的注释。于是张固连忙起身回答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

郑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安定既然说是以晚辈之礼前来。那老夫就要叨扰几句,安定如今为一方诸侯。治下之民百万。更是要知礼守礼!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安宁。”

“如今,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俨然一副秦末乱象!而若想要平定乱世,更要做一个谦谦君子,知礼而守礼。如此才能诚其心,诚其心方可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平后天下。”

郑玄教导张固的这一席话,正是礼记中被后世人最为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张固赶忙再次躬身施礼,声音洪亮地应道:“安定谢夫子教诲!学生定当铭记于心!”他直起身子后,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郑玄继续发话。

郑玄微笑着摆了摆手,语重心长地接着说道:“安定贤侄啊,你需时刻谨记,身为君子,应当行走于大道之上。偶尔耍些小聪明或许能获得短暂的胜利,但绝无可能赢得长久。这其中的道理,你可明白了?”

话音刚落,只见郑玄那双原本就透着睿智光芒的苍老眼眸,突然迸射出一道锐利无比的精芒。张固只觉得那目光犹如两道闪电直直地劈向自己,刹那间,他浑身一颤,额头冷汗涔涔而下。

此时此刻,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感觉自己内心深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心思,在此刻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面前已然无所遁形,被看得通通透透。

然而,郑玄很快又恢复了和蔼可亲的笑容,轻声说道:“安定贤侄莫要紧张,老夫也只是随口提点一二罢了。眼下老夫这里还有诸多典籍亟待整理。人手不够,待到全部整理妥当之后,老夫便会立刻启程,动身前往广陵。如此还需贤侄多多协助才是啊。”

张固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后,才缓缓回答道:“晚辈知晓了,这便去着手安排相关事宜,定会派遣得力之人前来协助护送夫子。”说罢,他向在座众人拱手示意。

接下来,几个人重新坐定,开始漫无边际地闲聊起来。时间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流逝。没过多久,张固和郭嘉相互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站起身来,一同向众人抱拳辞别,然后转身踏上归程之路,直奔郯县而去。

一路上,张固与郭嘉并肩骑着骏马,马蹄声哒哒作响。张固端坐在马背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刚才郑玄所说的那些话语,不禁苦笑着摇头叹息:“奉孝啊,看起来我心中那点小九九,早就被康成公瞧得明明白白、彻彻底底啊。”

郭嘉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宽慰道:“主公不必如此忧心忡忡。想那康成公历经一生风雨,无数大起大落都未能将其击倒,还有什么什么大风大浪未曾经历呢?主公您虽然存有那么一点点私心,但从大局出发,您所采取的行动对于整个天下的黎民百姓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之事。想来康成公定然也洞察到了此节!”

张固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缓声道:“此事既已妥善安排,且东海亦成功收入囊中,吾总算能松一口气!如此一来,便可全心全意地去筹谋其他要事!”

站在一旁的郭嘉面露疑惑之色,拱手问道:“主公啊,虽说如今东海已然拿下,但琅琊国这个郡尚未完全掌控于我们手中。以嘉之浅见,主公似乎并无谋取此地之意?不知主公有何深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