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礼部尚书王英赶紧问徐弘基发生什么事情了,是不是因为粮饷不足发生兵变了?
徐弘基只是摇头,一直哭。
最后王英恼了,大喝一声:“徐弘基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嗓子把徐弘基吓了一跳,擦擦眼泪。缓了好一会才说:“镇江大营丢了,王贼回来了!”
王英闻言颓然后退步,坐到椅子里面。
王英作为南京文臣领袖,其实清君侧本身对他来说已经意义不大了。
他已经是南京礼部尚书了,是六部之内仅次于北京礼部尚书的人物了,再混几年,等到北京那位礼部尚书致仕或者入阁,他就是大明的礼部尚书了,然后就是等着入阁走上一个大明官员的人生巅峰。
但是王英还是心中有着一团正气,对于王鼎这样软禁君上,如同曹操的乱臣贼子,极为痛恨。
借着田义太监信件,王英靠着一腔正气,团结了南京诸部大臣。他要做万历皇帝的于谦,王阳明。
于是王英带头截留了南方税银和粮草,矢志北伐,救出万历皇帝。
王英只是按照规矩漂没了几万两,自古一以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是他自己不要,还怎么让下边的人办事?而且他严加管束才将漂没控制在了四成左右。
但是他确实不懂军事,所以委任了平日关系最好的魏国公徐弘基,对于徐弘基的要钱的举动更是一次次给予支持。可是十万北伐军居然就这么没了,是的徐弘基向南京诸位大人报告的北伐军数字是十万大军。没有十万大军怎么对付那个能够攻入北京的王鼎。
王英过了好一会才算定下心神,让徐弘基说说具体发生了什么?
徐弘基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的说:“今日上午,我刚刚处理完公务(跟南京哭穷要钱要粮),突然江上出现了数百条大船,每一艘都如山一般巨大,每条船都带了数十门大炮(没说上百门大炮已经对得起他的军事素养了),二话不说就对我军大营开炮,一时间弹如雨下,北伐军立时就炸了营,我努力收拢了部队,可是那王鼎又派出火枪部队登陆,敌军火枪太多,我率领亲兵与之对战两阵,皆被火枪打散,现在十万北伐军大半逃散,余着皆被俘,大概有三万左右。”这一下所有吃的空饷,虚报的人数全部都平账了。
说完徐弘基依然哭泣不止。他哭的不是子乎虚有的七万大军,也不是他十文一天雇佣的两万五千民夫,而是他最近放在大营之中的五十多万两白银,那是他准备和刘世延一起做生意的本钱。
王英和徐弘基互相对视半晌,怎么办?
镇江十万北伐大军覆灭,现在整个南京城守军不过千人。
“要不咱们降了吧!”徐弘基在王英耳边轻声说。
王英拍案大怒:“无耻!”徐弘基第一个提出响应田义老太监提议清君侧北上救主。
这一看形势不好立刻就要投降。
徐弘基急忙解释:“王大人您看,现在十万北伐军已经全军覆没,南京城里只有不到一千守军,就算再招些民夫守城,又如何抵挡夏王大军(已经不是王贼了)。”
徐弘基又给王英跪下,额头伏地说:“此诚危急存亡之时,若是没了大人我们如何营救君上,求大人忍一时之辱,保全有用之身,以求有一日可日月幽而复明。”
王英也是泪如雨下,他若是不降,以一千南京守军防御六十里南京城墙,无异于痴人说梦。城破之时,玉石俱焚,那万历皇帝可就真的一点指望都没有了。
若是降了,自己一世名节可就毁了,日后让他如何在大明官场立足。
最后王英叹一口气,让侍从把南京兵部尚书?戴才,南京刑部侍郎?郑泰,南京吏部左侍郎?杨巍三人找来。商量对策。
一时间三人听了北伐军全军覆没的消息,都是大惊失色,而后沉默不语。
四人都是本次清君侧行动的发起者。在王鼎那里算是首恶之人了。
最后还是杨巍实在忍不住了说:“要不派个人去和夏王谈谈?大不了我们以后继续向北京交粮好了。”
其他三人都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杨巍,咱们这他妈是造反好吗!怎么谈?
但是杨巍在这种重压之下反而头脑清晰起来,又说:“年前夏王南下马尼拉,此番归来必然已经大胜,我等不过将江南税银粮草,囤积在南京以供夏王封赏有功之臣。何罪之有!”
“呃?”王英,戴才,郑泰三人都愣了一下,还可以这么解释的吗?王英皱眉:“那北伐军呢?”
“那不过是魏国公带人到江北进行的常规训练,夏王可能误会了!当成北伐军给打了,听说死伤不大,请夏王放归便是了,我们就不追究这件事情了。”杨巍侃侃而谈:“但是现在有一个大麻烦!”杨巍看着三人说。
四人一起转头看向了魏国公徐弘基,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徐弘基练兵用来二百多万两白银和二百五十万石的稻米。
王英于是和颜悦色的和徐弘基说:“还请国公组织一下退饷退粮!要不此事无法向夏王交代啊!”
“可是银子粮食都分下去了啊!”徐弘基赶紧分辩道。
“是吗?”王英似笑非笑的看着徐弘基:“要不到时候,你和夏王解释银子的去向吧!”
徐弘基怎么和王鼎解释,说徐弘基为了编练北伐军打王鼎用掉了?
徐弘基嘴唇颤抖的说:“可是我最多到手了四成,其他都漂没了啊!”
王英看了看他说:“漂没多少,我自有数,你只管返还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和一百八十万石粮食即可。”
徐弘基直接火了,站起来大声道:“确实没有这么多,要不咱们到夏王那里分辩去!”
王英等人如何敢当面和王鼎说这个。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徐弘基负责归还一百万两白银和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徐弘基自去想办法筹措银子和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