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子,我们本来是四兄弟,现在阿辉走了,只剩下我们三兄弟了。
我虽然去湖南插队了,可你们知道我有多想能经常像现在一样我们还都在一起吗?
要真是能恢复高考,我希望我们还能在大学里再一起度过几年大学时光。
钢子,你的基础其实也并不差,你想想,现在的这些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学了文化知识呢?
假如是明年就恢复高考,那些没有准备的人临时抱佛脚,能考得过我们平时认真学了的人吗?”
叶卫东一方面打感情牌,一方面给予王建刚信心,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
“钢子,如果到明年才恢复高考,那我们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认真学习。
只要你能一心一意认真学,把不懂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我认为还是完全有机会把没学好的补起来的。
不过,你最好还是把当兵的那一条退路暂时放下。”
王建钢认为叶卫东说的有道理,可一时之间,他仍然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毕竟他对于当兵还是有着较强的执念的。
叶卫东见状,又对王建钢说道:“钢子,你要是实在想去当兵,我给你提一个建议,或者说是一个约定。”
“什么约定?”
王建钢疑惑地问道。
“钢子,我们都是今年才十六岁,明年也才十七岁,我建议你明年不要去报名当兵,要去也是后年去。
后年你才十八岁,国家不是规定征兵年龄是十八岁吗,你就正式到了年龄才去报名。”
那个年代,虽然国家规定十八岁才能当兵,但由于户籍管理不够严谨,不少人十六岁或者十七岁就可以改了年龄去报名参军的。
张国庆听叶卫东这么一说,立即反应过来了,问道:
“东子,你的意思是明年很可能就会恢复高考,让钢子先参加高考后再说,对吗?”
叶卫东点了点头:“对!”
王建钢这一次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这主意倒是真不错,要是明年真能恢复高考,那我自然还是想要去读大学的。行,我决定了,明年就不报名当兵了,暂时一心一意搞好学习!”
王建钢这话一说出来,叶卫东感觉心里一阵轻松。
不过,这让叶卫东心里也多了一重压力,那就是他要如何帮助王建钢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学。
接下来的两天,叶卫东开始系统地帮张国庆和王建钢复习功课。
他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两人尽量多做题,然后通过分析他们不会的试题再给他们讲解那道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
时间到了叶卫东约定去陈家这一天的下午四点半。
等叶卫东赶到红星大院之时,竟发现陈红舞已经等在大院门口了。
于是,叶卫东手里提着礼物,跟着陈红舞一起走进了陈家。
一进屋,陈家沙发上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就主动站了起来。
这人的国字脸犹如刀刻一般,每一道纹路都彰显着岁月留下的坚毅。
他的眼神犀利而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间一切,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你就是卫东同志吧?”
陈铁柱的声音洪亮,在屋内回响,虽是微笑着说的,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红舞连忙介绍道:“爸,这就是卫东同志。”
“陈伯伯好!”
叶卫东礼貌地回应道,他的目光坚定地迎向陈铁柱的注视,没有丝毫的闪躲,心中虽有些紧张,但面上依然保持着镇定。
“不必拘谨,随便坐!”
正在这时,就见陈红舞的妈妈夏露也从里面走了出来,满脸笑容。
“卫东同志来了啊,红舞,快给客人泡茶。”
“好咧!”
叶卫东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更加得体,而后再次挺直了腰杆,双手恭敬地捧着礼物,向前递上,眼中透着诚挚,说道:
“阿姨好!这是我第一次来您家,也不知道带些什么合适,就给您买了点麦乳精,给伯伯买了两瓶酒,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心意,希望您别嫌弃。”
“你这个小伙子啊,” 阿姨眉头微蹙,眼中却满是慈爱,“阿姨可得说说你了。
你还在下乡插队呢,那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多不容易呀。
今天请你过来,本就是我们想好好感谢你对舞儿的帮助,可现在倒好,你还破费了。舞儿这孩子也是,怎么就没拦住你呢?”
“妈,我拦了呀,” 陈红舞急忙解释道,脸蛋因为着急而微微泛红,“可卫东说他要是空着手来,会不好意思,我实在是没拦住呢!”
“哈哈哈!” 陈红舞的话让陈铁柱不禁开怀大笑,那笑声爽朗得如同洪钟大吕,“收下吧,我今天刚看了《中青报》上关于这孩子的报道,可不简单呐!
他和外国人一起修汽车,外国友人肯定给了他不少报酬,他呀,应该不缺钱。”
夏露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接过了礼物。
叶卫东这才松了口气,走到陈铁柱身旁坐下,那姿态既有些拘谨,又带着几分自信。
“你这个小同志啊,可真是不简单呢!”
陈铁柱目光炯炯地看着叶卫东,眼中满是探究,“上次你救舞儿,竟然能躲过敌人的子弹,你是练过功夫吗?”
“伯父,我没专门练过什么功夫,” 叶卫东微微欠身,谦逊地回答道,“不过我小时候就梦想着当兵,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也时常找军营里的军人指导过我。”
“不错,不错,” 陈铁柱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其实啊,我和你父亲聊过你。你应该知道,他在我手下做事。
据他的意思,你和你哥只能有一个去当兵,另一个得去插队,结果你们通过抓阄,决定了你去插队,是这样吧?”
“是的。” 叶卫东回答得很平静,可眼神深处还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就在这时,陈红舞泡好茶端了过来。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兴奋:“爸,我那天和卫东一起去了新华书店,你猜我看到什么了?卫东翻译的书发行啦!我这就拿给你看。”
“哦?” 陈铁柱有些惊讶地挑起眉毛,看向叶卫东,“你还能翻译外国人的书?”
“我对英语还算有点心得,都是自学的。”
叶卫东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湖南出版社当时想翻译一本外文书,找我去试了一下,没想到被选中了,于是就由我来翻译这本书了。”
陈铁柱从女儿手中接过那本《百年孤独》,当他看到封面上叶卫东的名字时,眼中的惊讶更甚。
一旁的夏露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忍不住插了句话:
“老陈,这翻译外国文学可不光是英语好就行的呀,还得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呢。卫东这孩子,能翻译外文书,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阿姨,您过奖了。” 叶卫东红着脸说道。
陈铁柱一边轻轻翻着书,一边缓缓开口道:“卫东啊,其实呢,我让丫头请你来吃这顿饭,一是要感谢你上次帮了我家丫头。二来呢,我家丫头总是在我耳边念叨,说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连我在星城的那些老战友都对你赞赏有加呢。
有个事啊,我想亲耳听你说说。
我听丫头讲,你现在特别看重数理化,还说学好数理化对提高我国的军事力量有很大帮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想亲自听听你讲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叶卫东心里想打听那个被抓的人怎么样了,没想到说了这么多,他们都没提到那件事上面,反而像是出了题目要考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