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入学时间的不同,所以张训毕业的时间并不是在1930的7月份,而是在次年的一月份。

而早在他前往瑞典参加诺贝尔颁奖礼之前,张训就将自己的论文交了上去,并且因为他要参加新年宴会被国王授勋,学院还特意为他延迟了答辩的时间。

将本该在一月份的答辩改在了二月份。

不过这些对张训来说都是小意思,毕竟他在剑桥大学的这三年也不是在吃干饭,现在的他出去与人交谈也能称得上一句学识渊博了。

在答辩顺利完成之后,张训也收到了一封封来自国内的信件。

有的是已经回国的杜佑安和苏青等人恭喜他的信件,也有家中亲人过来询问的信件,张训全都一一回了。

尤其是给家里的回信,他写的尤其厚。

有的能说的张训就说的详细点,不能说的就给略了过去,毕竟这些事他们知道了也是徒增烦恼,还不如轻松一点。

这些年家中也隐隐约约知道他写书的事情,毕竟寄回去的钱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因为张训说的含混,所以家里对他到底成绩如何并不是十分清楚。

而张训也早就过了跟家人炫耀的心思,毕竟要是写信特意说自己又写了什么什么书,多少让人觉得羞耻。

在给家里的信写完之后,张训就拿起了最后一封没有开封的信件。

这封信不是某个人写的,而是商务印书馆寄给他的。

信里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因为张训在国内的讨论度一下子高了起来,所以他们也趁此机会搞了点活动。

虽然相比其他书卖的没那么火爆,但因为国内体量大,所以最后也得了不少的利润。

本来是该一年一给的,但由于去年才刚开始售卖,年底的时候便没有结算。

但现在有了盈利,为了图个吉利,这才将挣得第一笔版税给张训打了过去。

信件的最后,商务印书馆还委婉的表示想要让张训再帮他们同那几名文豪牵一下线,在中间说和说和,让他们能多考虑一下在华国出版的事情。

那几个人张训都认识,他也给他们打了电话希望他们能够多考虑一下。

这些人看在张训是查尔斯·道格学生的份上说的已经十分温和了,但就是拒绝自己的书在华国出版。

毕竟对于这些纯粹的学术型的作者,金钱对他们来说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他们的成果能不能被尊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可惜由于某位名作家在华国那几天体验实在不佳,加上对方还是诺贝尔文学奖曾经的得主,因此在晚宴上那么一宣扬,基本上所有作家都知道了华国盗版猖獗的问题。

那些同意在华出版的作家也是因为商务印书馆给的太多了,远远超过他们在欧洲挣到的版税,这才捏着鼻子同意了。

奈何不是所有作家都是缺钱的,那些贵族出身的不说大富大贵,也基本上是吃穿不愁的。

对此张训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了。

看完信之后张训就带着那些回信坐上车去了伦敦。

随后便去到渣打银行位于伦敦的总部查看汇款明细。

在看到上面的数字之后张训就知道商务印书馆这么早把钱打来就是为了讨好他的。

这笔钱一看就是把版税全都提前给他打了过来,一共十二本书,每本书平均定价一元,印刷一千册,张训当时签的是20%的版税,他不相信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他能挣到大概合计两千银元的版税。

但就算对方这么讨好他,张训对此也是无能为力,毕竟人家就不在乎钱,要的就是一个尊重。

就国内那个出版环境,张训还真的没办法逼人家把书放在国内出版。

在数完自己的余额之后张训便将随身带着的信件寄了出去,然后便坐车回了学校。

剑桥大学的学制其实是三年制,在你完成论文答辩之后其实就可以跟着最新一期的毕业生一起毕业了,当然,你也可以等上一年,最后再享受一下愉快的大学生活。

虽然按照入学的时间张训应该在次年的一月份毕业,但他如今已经将全部课程都完成了,所以他参加今年七月份的夏季毕业典礼也是可以的。

但张训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做,所以他还是决定按照惯例参加明年一月份的毕业典礼。

由于还要在欧洲待上将近一年的时间,张训又挑了两本书准备最后再刷一波名气。

由于这两本书可能是他在欧洲发表的最后两本书,所以张训决定挑两本重磅的书籍,一本是哲学性书籍《局外人》的第二部《局外人·鼠疫》,另一本张训则是打算再挑一本经典儿童奇幻故事——《狮子、女巫与魔衣橱》。

它还有一个别名,那就是《纳尼亚传奇》。

张训并没有将书稿给亚历山大·伍德的打算,为了让英国人不忘记自己,张训决定这最后两本书用连载的方式发表,这样等他回到英国的时候,张训也不至于因为没有长时间在公众面前露面而被遗忘。

是的,张训并不打算一直在英国待着。

这些年他虽然收集了不少的书籍用来兑换能量点,但只局限于英国这一个国家还是有些少了。

虽然剑桥和牛津可以说的上是整个欧洲藏书数一数二的学校了,但这几年张训收集的书籍数量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以后他还有更多需要用到能量点的地方,国内又安生不了几年,张训只能能找多少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