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开平六年的京察结束,许多当年受阉党迫害,在开平初年被重新启用的官员,陆续致仕,其中就有吏部尚书王永光、刑部尚书王在晋,因年迈致仕。
温体仁由礼部尚书,调任吏部尚书。
升南京礼部右左侍郎掌尚书事的钱士升,为北京礼部尚书。
召南京吏部尚书郑三俊,为北京刑部尚书。
左都御史朱燮元,以太子少师身份致仕,擢升南京左都御史唐济世,为左都御史。
与这些人事调动一起,袁崇焕和毛文龙的任命,也正式下达,二人于四月初八抵达北京,觐见太后,接受任命。
袁崇焕一进京,先递帖子拜见老上司孙承宗,孙承宗年前从辽东回来,年后又参与京察,被太后特旨批准,到西山温泉山庄休养去了。
袁崇焕一离开孙府,就去了户部右侍郎王家彦的府邸拜访,当初是王家彦在辽东支招,他才另辟蹊径提议组建辽东水师,得到如今的官职,他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王家彦。
袁崇焕站在王家彦府邸门前,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抬手轻轻叩响了门环。
门房见是一位二品大员的贴子,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行礼:“袁大人,您稍候,小的这就去通报。”
片刻之后,王家彦亲自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拱手道:“袁大人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快请进!”
袁崇焕连忙还礼,笑道:“王大人客气了,元素冒昧来访,还望见谅。”
两人并肩走进正厅,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热茶,茶香袅袅,氤氲在两人之间。
袁崇焕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茶面上的热气,慢慢饮了一口茶,细品之后,感叹道:“好茶!是雨前的龙井。”
王家彦微微一笑,也饮了一口茶,抱歉地道:“京城流行喝江西产的茉莉花茶,只是那是去年的茶,没有这龙井新鲜,不好拿来待客。”
又道:“下官先恭贺袁大人心意达成,此去鲸海,建不世之功,名标青史!”
袁崇焕放下茶杯,神情中带着十分感激:“若非王大人当初指点迷津,元素也不会有今日之机遇。此次特来拜谢,还望王大人不吝赐教。”
王家彦摆了摆手,笑道:“袁大人言重了。你我同为朝廷效力,自当互相扶持。况且,袁大人熟悉辽事,又有胆识,太后选中您,也是情理之中。”
袁崇焕苦笑一声,摇了摇头:“王大人过誉了。元素虽有些许经验,但辽东水师一事,千头万绪,实在不知从何下手。今日前来,正是想向王大人请教一二。”
王家彦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辽东水师之事,确实不易。不过,袁大人也不必过于忧虑。太后既然将此重任交给您,必然是对您寄予厚望。也说明大人在奏折中提出的方案,太后是认可的。
下官还是那句老话,袁大人不妨先从船厂、码头和兵员入手。”
袁崇焕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问道:“王大人是说,先建船厂和码头,再招募水师兵员?”
王家彦点头道:“正是,辽东地域广阔,江河纵横,若无足够的船只,水师便无从谈起。
大人还看不出来么?太后已经将目光,从大明内陆,转到了海上。南海上的佛郎机人,驾驶的是船舷装有火炮的武装商船,装有二十到三十门火炮!
要知道,这是红夷大炮!而大明水师的福船,只能安装一门红夷大炮,和六门大明火炮。
前朝的俞大猷,包括太后刚提拔的那个沈寿崇他爹沈有容,能打败佛郎机人,都是靠蚁多咬死象的法子,最多也只是赶跑西方人,并不能消灭他们。
鲸海远在辽东,袁大人要造船,就要造这世上最先进的远洋大船……”
王家彦是福建人,对佛朗机人的武装商船,比其他官员更了解。
袁崇焕听了,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冲着王家彦拱手致礼:“开美大才!您才是水师提督的道选之人啊……本官要向太后举荐开美……”
王家彦只好起向还礼,他哈哈一笑,道:“袁大人谬矣,本官纸上谈兵而已,赞成别行举荐之事,影响太后决策……”
他虽然只是户部侍郎,却手握户部名下的官店、央行两大系统,还有众多的央企,可谓掌握着大明的经济命脉。
在自然灾害不断,田税越收越少的这些年,官店和央行,不仅能为中央财政赚钱,还为赈济灾民,稳定地方,做出了突出贡献。
袁崇焕不明白,这么重要的权力,太后怎么就选中了王家彦呢,他今年才四十五岁!
“非矣非矣,开美言之有理,”袁崇焕道,“是本官孟浪,户部比水师更需要开美……”
王家彦冲着紫禁城的方向拱拱手:“承蒙太后抬爱。”
袁崇焕又道:“太后将东江水师,调入鲸海水师……所谓的东江水师,不过是毛文龙组织的一帮渔民,要变成水师官兵,还得花大力气整改训练……”
做为统兵的文人,在面对毛文龙的时候,他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总之心里不痛快。
“渔民也好啊,”王家彦说,“辽东本地渔民众多,熟悉水性,稍加训练便可成军。此外,还可从福建、广东等地招募有经验的水师官兵,充实力量。”
袁崇焕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显然对王家彦的建议颇为认同。他微微前倾身子,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开美的建议,本官记下了。只是,船厂选址一事,不知王大人可有高见?”
王家彦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缓说道:“松花江畔地势开阔,水流平缓,正是建船厂的理想之地。况且,当年亦失哈巡视奴儿干,也是从此处出发。袁大人若能在松花江畔建起船厂,大船建好后,就能顺着松花江一路东去,最终到达苦夷岛。可谓一举两得。”
袁崇焕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开美高见!受教了!”
王家彦推辞道:“何来的高见,只因户部也在要辽东组建官店和央行网络,本官做了一点功课而已,惹袁大人见笑了。”
袁崇焕闻言,立即道:“开美放心,在辽东遇到问题,只管来找本官,本官一定鼎力相助!”
官场上都是利益交换,王家彦帮他,也是希望他在辽东,能保护户部的官店和央行网络,于大家都有利。
对这样一位朝廷重臣,袁崇焕却不想只打一次两次交道,他斟酌着问:“开美膝下,有几个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