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办完了,几个小伙子拉了一个板车装车给李鑫送过去。主任最后一个离开,两人说了一会话。
“是不是给多了。”主任关心的询问。
“陈奶奶定的价,我也明白钱到位也能尽心点。只要陈奶奶好好的出院健康回家,这代价也不算大,陈奶奶看好那位二大爷的妻子,说是会照顾人的。”李鑫解释这件事情。
“那就好,老太太房子倒了是个大事,已经有两位秘书过来询问了,知道你接手放心走了。”主任脸上带着后怕。
“没事没事,明天雨停了我就带着竹君去您那里办手续。明天我还得带着竹君去一趟医院看陈奶奶,今天已经要黑了。”
“行,明天上午我都在,我亲自带着办理户口和粮本,这个月东西都买了吗?”
“还没,没关系吧?”李鑫知道,但是必须选择不知道这和转户口有啥关系。
“换了户口就等于本月作废了,你明早先去买粮,然后过来换户口粮本。这样不会断了这个月的粮。”主任告诉李鑫如何办。
“谢谢您主任,我明天一早就去买粮。”
回去院子,李鑫把三个箱子放进那两间一直空着的厢房,在厢房里边又盖了一间卫生间。好在厢房里前一阵闲着没事搭了火炕玩。家具什么的都在信托公司配齐了,收拾厢房的原因很简单,感觉厨房有点大了,影响不好。把厨房转到了倒座房一间里面,两大间倒座房变成三间,一间小厨房一间餐厅。原来的餐厅和厨房厢房收拾出来搭了一个火炕,买了老家具摆放,家里以后来了客人也有地方住。这样厢房就是一个套间一客一卧。
忙活完已经快天黑了,要不是竹君还在睡,里里外外一群机器人忙活有点吓人。
李鑫看着整齐干净的厢房,一水的成套老家具,古色古香陈奶奶会喜欢的。有了两个衣柜一个梳妆台,其他的炕桌炕柜,各种摆设一应俱全。这回又有了卫生间,上个厕所洗个衣服都不会再遭罪。
饭菜端上桌,去房间里招呼竹君起来吃饭。
竹君跟着李鑫走在游廊里,套着李鑫的白衬衣随着风在飘荡。
“哥哥奶奶真的没事?”
“没事,就是骨头断了,有些砸伤。过一阵就会出院回到家里。”李鑫看着风雨夜。
“嗯,好久没有吃鸡蛋了。”竹君看着眼前一盘厚厚的鸡蛋饼。
“竹君,明天跟我去街道,把你和奶奶的户口转我这里。”李鑫夹起一筷子拍黄瓜放进嘴里咔咔的嚼着。
“嗯?”这萌萌又懵懵的表情太可爱了,
“想什么哪?房子塌了回不去了,让奶奶和你搬这边来,我这房子多。”李鑫一筷子敲竹君头上。
“欧欧,知道了。会敲笨的。奶奶同意了?”
“不用说也同意,你想睡碎砖头上?”
“不想,以前就想搬过来住,奶奶说不想麻烦你。”
“这下房子没了,不搬也得搬了。明天一早咱们去买粮食,然后去街道转户口。下午去买东西,晚饭前带着晚饭去看奶奶。”李鑫安排着明天的事情。
“还有就是家里东西很多损坏了,家里三口箱子和一些杂物都在厢房里,一会看看缺了多少东西,小镜子就算了,学习用品很多都湿了不知道能不没用,书本回头去书店买。厢房有梳妆台。倒座房里还有两张床放着暂时用不上,睡床有罗汉床。”
“嗯嗯,哥哥我是不是得换个称呼?”这大眼睛也挡不住鼓鼓囊囊腮帮子的突出。
“叫哥哥。”
“嗯,嗯,哈,哥哥。”竹君努力咽下嘴里的鸡蛋饼。
“吃饱了去刷碗,我俩去看看你和奶奶的东西。”李鑫是真的喜欢这个呆萌实则很聪明的丫头。
湿漉漉的被子褥子已经在零那里重组,两人各自一套软软的被褥新是必须的,尤其陈奶奶岁数大了又瘦,软一些的褥子才能入眠。老人怕冷,两床薄厚不同被子也是需要的。这个想个办法找时间放进来就行。
书本无一幸免全部湿透,晾干了能不能粘成一坨不好说。本子作业也都废了,这几天买了新的作业有的补了。文具不多得买新的,钢笔已经不能用了,半瓶墨水还是好的。
三个箱子非常好的没有湿透,架在木方上过几天就干了,没想到的是三个漆面箱子都是樟木的,真的不能光看外表。
小箱子没有开,钥匙给了竹君。两个大箱子里面有一个是竹君的衣服,都是半箱不满,衣服也都没有好的。
“都在这里了,好久好久没有新衣服穿了。”竹君歪头抿嘴想想回答。
“嗯,知道了,回头去量量竹君的尺寸,做几件衣服。还要长身体,先不做太多。”李鑫不翻了。
“衣服够的,不用买了。”竹君挑出一身应该是补丁最少的拿在手里。
“我知道了,赶紧休息,这两天需要买很多东西,书本课本文具都需要买新的,开学没有用的就很麻烦。”李鑫看着竹君抱了衣服跟着,想想有问题,忘记在厢房里给小丫头准备被褥,失误失误自己一个人习惯了。赶紧让她在房间里等着,说是回正房实际上是转一圈拿回来一床新的被褥抱到厢房给铺好,告诉竹君这里哪里是灯开关,哪里是卫生间开关。晚上起夜方便很多。
雨声渐歇,一阵阵滚雷预示着明天会是个晴天,微凉的风吹拂带走房内闷热。安静平稳的呼吸声让瞌睡虫早早进入工作状态。
清晨起来第一件,洗漱完毕吃了一碗粥和饼子,拿着口袋瓶子去粮店购买粮油。陈奶奶粮本上粗粮细粮都不多,全买下来篮子都不一定装满,油倒是没有买,二两油能有多少?排队人很多,幸亏来的早排在前面,等着粮店开门,排队进入把粮本上的粮食油都买了。
拎着篮子来到街道门口,等了一会主任,里面汇报工作的离开,李鑫才轻轻敲了两下进去。
“来的挺早,走吧。东西都带着?”主任起身笑盈盈的看着两人。
“嗯,都带着哪。”李鑫扬扬挎包。
办理很顺利,竹君和陈兴淑陈奶奶的户口落在李鑫的户口里面。重新办理了粮油煤食品本,原来的票可以继续使用,下个月就要自己来街道领新的了。本来是应该李鑫住的大院管事来领,两家比较特殊,李鑫和竹君两家的定量和他人有点区别。所以一般都是自己来领。
户口落下,各种本子领好,感谢了主任两人回家。竹君有点小高兴,总算是又有一个很大的家不是那个小小的小房间。
“哥哥,一会去看奶奶吗?”
“先不急,有很多东西先买回家。主要是你的文具和书本。要不上学作业都没发交。”李鑫先是回去放好篮子,带着竹君去书店购买这两年的课本,没有这两年的课本,想要往回翻看知识都是个问题。
书店里营业员看着全套的课本,练习册,成套文具草纸,今年的作业本,询问为什么买这么多。
李鑫回答,昨天房子倒了所有的课本练习册稿纸,格子纸全部被水泡了,不买新的没办法开学上课。
唉…可怜的孩子。营业员帮着挑选捆好书本,把文具放在带过来的布兜里。看着两个大孩子拎着离开。嗯,八卦又有了一个内容。
回家的路上,路过裁缝铺拉着竹君进去量了尺寸,说好明天过来送布。做两身衣服先过夏天和秋天,秋天看看身高再说冬装。这属于过一下明路,以后的冬装就不用过来了。
回家送东西,这一上午给竹君累到了。两人绕道在菜市场买了一些没有肉的骨头,回到家清洗一下,斩成小段煮了一锅,没啥肉,从回来就开始炖。告诉竹君看一下火和水,自己就出去了。
竹君和陈奶奶没啥梳洗用品,李鑫要去买一些回来。倒塌的房子里也没看到什么珍贵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既然两人都缺,那就去买一些配齐,新的买不了只能去已经去了很多次的信托商店。
“呦,小哥又来了。今天想要掏弄点什么?”年轻营业员看到了李鑫进来。这位虽然不算大客户,却是识货认货的。家里的家具都是从这里买的,好在有街道的条子知道是烈士家属,安家买旧家具太正常了。
“烈属陈奶奶家里房子塌了,搬我家去了。没有梳洗用品,什么梳子脸盆什么的。还有家里也没有什么瓶瓶罐罐,也需要买点碗碟。”李鑫随口说着。
“您是这个。这些东西都有,不过没什么好的。”营业员一竖拇指。“我知道有人有一整套景泰蓝的家伙事,具体是哪的别问。相当的漂亮,一般人还真压不住。还有一些杂玉瓷器的小件,生活上都能用得上。笔墨纸砚要不?”
“要,正好教陈奶奶小孙女写字。”
“东西全下来需要不少钱,都是几个遗老遗少手里的。要是其他人我不会说,也就小哥你拿了没事。真要你就稍等,我去给你找个人,店里东西真的贵。”店员低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