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理论上,清朝对防疫,尤其是天花防治是重视的。在主世界,清军入关后不久,便设立“查痘章京”一职主理防疫事务,在康熙年间更是于宫中推行种人痘以之法防止天花传播,因此宫中应是有一整套应对痘疫的完整流程的。

然而三人组却发现,在这个世界,除了皇子公主种痘,病死者火化,其他的防治之法基本是一片空白。

容音只好循着自己前世的记忆,让人把阿哥公主都抱回生母处,免了晨昏定省,已经开府的皇子公主近期也不必回宫请安,又派太医驻守府中,尤其是永璜的嫡福晋和侧福晋分别于七月、八月各自诞下一子,如今这两个孩子尚在襁褓,更得小心;而紫禁城中,所有妃嫔宫人无事不得出自己的宫殿,一旦宫人中有发现发烧、身上长疮者,立即挪到郊外义庄,一面命人加紧制作用药水煮过的面纱、手套等物,分发到妃嫔宫人手中,并命太医院每日熬制有解毒效用的药汤分发下去。

傅恒、永琏、裘曰修等人提出将宫中病人挪到皇庄安置,另外在京郊征用寺院、民房、义庄、善堂等,设立避痘所,以安置民间病患的方略。

柔淑长公主则提出将善堂暂时用作患病者的隔离、治疗之处,略尽绵力。

黄元御等一众太医也加紧研究痘疫药方。

三人组除了忧心痘疫,便是担忧永琮的安危。

上一世永琮就死在乾隆十二年末,而这个世界又在这个时候爆发痘疫这种致命的疾病,可谓危机重重。

三人也问了元一,有没有彻底解决痘疫,让永琮永无得病风险的法子。

元一回道:“后世有一种东西叫做疫苗,其原理与种痘类似,只要将此物注入体内,便能让人体免于某种疾病,如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也就是痨病,牛痘苗,可以预防天花。但是减毒牛痘苗要到四十九年后才由琴纳医生发明,我们不能提前将此物拿出来,否则对物质世界的干预会让这个世界更加混乱。”

璎珞问:“这牛痘不会是牛的痘疫吧?我记得小时候见过牧人得过这病,并不严重。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像种人痘一样把牛的痘痂粉给人种上,人就不得天花了?”

元一道:“您已经触及了疫苗的本质,但不要尝试,第一,虽然主世界已经有大量病例证明人类感染牛痘的症状大多不严重,但未减轻毒性的牛痘对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也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第二,物质决定意识,在真正意义上的疫苗出现前,你们是无法说服对此毫无认知的人的。对其他妃嫔来说,把牛身上的痘痂种进她们孩子的身体,和预防比起来显然更像是谋杀吧。”

璎珞沉吟,这么看来,只能靠她们自己多加防备了。

为了防止如懿趁机捣乱,她们商议过后,容音以重华宫乃潜龙之所,如今疫病横行更要好好看守为由,请求皇帝增加守卫,并且上奏皇帝,如懿已是答应之位,按例不该有两名太监伺候,将双喜调到坤宁宫伺候。

皇帝要增加守卫时,忽然头疼起来,于是只将双喜调出,看守一如往常。

三人组从VcR中发现皇帝头痛发作,更加确定如懿和她身边那些非人之物会借着这次痘疫下手。

就在这时,她们脑中的光屏忽然如风中残烛一般闪了几下,接着黑屏了。

元一肃然道:“可能是因为现在靠近关键节点,不可名状之物又有警觉之兆了。”

璎珞问:“所以,又要出现灾厄了吗?”

元一道:“是的。不过气运之子的气运这几年来不增反减,现在非人之物也被削弱,这次灾厄,也许反而是一次机会。”

这时,赵一泰狂奔而入,慌张道:“不好了皇后娘娘,鄂贵人和八阿哥染了痘疫!”

容音一惊,璎珞忙问道:“何时染上的?怎么染上的?现下病得如何?婉嫔娘娘那边怎么样?皇上知道了吗?”

赵一泰道:“是八阿哥身边的嬷嬷染上痘疫,传给了八阿哥,八阿哥又传给了鄂贵人,那嬷嬷是茉心的额娘。现下鄂贵人和八阿哥母子都出了疹子,高烧不退,太医说,八阿哥才一岁多,鄂贵人生下八阿哥后本就有些体虚,又没种过痘,只怕是,有些凶险。幸而婉嫔娘娘没有染上,已经叫了个小时候得过痘疫的宫女去报给皇上了。”

容音冷静下来,下令道:“既然病势沉重,就是挪动不得了。传本宫懿旨,翊坤宫即刻封宫,让婉嫔紧闭正殿大门,这几日先委屈婉嫔,叫她不要出房门,饭食由专人送去。翊坤宫的所有宫人都挪到皇庄,分隔开居住,由太医一一彻查,若有染病者立即挪到专门处所。派太医到翊坤宫诊治,让内务府挑从前患过痘疫的宫人去伺候,把鄂贵人和八阿哥穿过的衣裳和经手过的东西全部烧掉。”

她想了想,补充道:“那嬷嬷和她接触过的人,尤其是茉心,也挪出去。”

庑房中,茉心眼睁睁地看着额娘像溺水之人般张大嘴喘息着,然后喘息声慢下来,不多时,便听不到了。

她木然地合上额娘的双眼和大张的嘴,额娘和其他病人不一样,面上未起红疹,胸腹后背却是起了一片一片的红紫斑痕。

太医说这是痘疫中最凶险的症候,出了这种斑痕,代表病人五脏六腑都出血不止,就是大罗金仙也无力回天了。

她强撑着为额娘盖上被褥,回到自己房中,换上一身白衣,用一支素银平簪挽住头发,簪上一朵白色绢花,忽然感到一阵晕眩,软倒在床边,手下意识扶住床沿,袖子落下,臂上赫然是一片红疹。

这时大门打开,如懿由海兰和容佩扶着走进来,三人都没有戴上宫中分发的面纱。

她看见茉心这身打扮,语气轻松地问:“家里出白事啦?”

茉心虽然意外于三人的到来,此时已经被丧母之痛抽干了心力,也没有计较许多,木然回道:“奴婢的额娘过身了。”

如懿便略略往后偏过头,吩咐容佩:“去取五十两银,给茉心的额娘办丧事。”

容佩答应道:“奴婢这就回宫去取。”

如果不是正伤着心,茉心简直要笑出来了:宫中早有命令,为防疫病传开,所有因痘疫而死的人都要送去火场烧化,最多许家人捡回骨殖暂时收殓,娴答应却仿佛毫无认知,还以为自己能拿这五十两巨款请亲朋好友吃豆腐饭,再给额娘叫一队乐手吹唢呐不成?

还不是得了消息来看她这个慧贤皇贵妃昔日宠婢的笑话,再打肿脸充胖子做个姿态,显出她如懿恩泽惠下,不计前嫌。

她甚至忍不住想当初要是多给如懿几个嘴巴子,是不是今天如懿还能多给一些。

而如懿的到来,反而给茉心提了个醒。

她麻木混沌的脑中忽然浮现出高曦月临终前枯槁的面容,心下忽然浮现出一个念头:她此时唯一亲人过世,自己也染了痘疫,只怕是命不久矣,在这个当口,如懿却敢像当初假传口谕去咸福宫气皇贵妃娘娘一般,再一次违背皇后娘娘的命令随意走动犯到自己面前,那就算出了事,也只能怪如懿自己了。

于是她跪了下来,向前膝行几步靠近如懿,才叩首道:“难得娴答应肯给一些赏赐,倒不计较奴婢,曾是帮着慧贤皇贵妃对付过您。”(台词引用自原剧)

如懿道:“你不过是慧贤皇贵妃的侍女,顶多也是奉命行事,我何必跟你计较。”(台词引用自原剧)

茉心惨笑一声,道:“只是娴答应既然赏赐,五十两银子怎么够。奴婢给额娘办完丧事,很快要给另一个人办丧事了,要给也是一百两啊。”

如懿唇角微微勾起,问道:“此话怎讲?”

茉心心中暗道,给过你机会了,说到这一步了你还不走,可见确实是天要亡你了。那么娴答应,就请您,和奴婢待得久一些吧。

因此她没有回答,只是抬起脸,满面哀戚之色,缓缓道:“慧贤皇贵妃薨逝前,因奴婢年岁大了,便给奴婢在宫中安排了份清闲差事,另赏了二百两银,本是想着让奴婢余生有靠,奴婢也正好安心在宫中奉养额娘,不想,慧贤皇贵妃才薨了几年,一场痘疫,就使奴婢与额娘天人永隔,真真是阴差阳错。奴婢如今孤身一人,没什么可说的,只是辜负慧贤皇贵妃生前寄望,心中有愧。如今这宫里啊,个个赫赫扬扬的,还有几个人记得慧贤皇贵妃呢?恐怕只有奴婢,还记得慧贤皇贵妃去之前,有多恨那些害了她的人。”说罢再度伏地叩首,却暗暗用力压破了袖子下的红疹。

如懿暗暗赞叹茉心事主忠心,又觉得曦月饮恨离世,而这几年来号称在她生前与她交好的皇后却春风得意,煊赫一时,成年的子女出尽风头,幼子也渐渐长大,因嫡出身份很得皇上喜爱,茉心必是深恨皇后。

还有炩贵妃,曦月生前就瞧不上炩贵妃见识短浅,如今炩贵妃却是深受宠爱,曦月若是活着,也一定把她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海兰喉咙中发出呜呜的声音,手上比着手势。

如懿皱皱眉,海兰无法,只得凑近茉心,费劲地用气声说道:“你想对六阿哥与和静公主出手,向皇后、炩贵妃报仇?毕竟如今他们俩还没到种痘的年纪,又都是年幼体弱,经不起痘疫一击。”

茉心心中一惊,她只想拖拖时间,阴阳怪气几句,哪知道海兰用心如此险恶,而且莫名其妙!皇后娘娘那些年对失宠幽居的慧贤皇贵妃是何等上心照看,她都看在眼里,炩贵妃与慧贤皇贵妃的合作虽隐秘,但明面上也不曾因慧贤皇贵妃失宠就失了尊敬礼数,与如懿的态度可谓天差地别,只怕除了如懿,任谁都不会觉得慧贤皇贵妃会恨皇后娘娘和炩贵妃娘娘吧。

却听如懿道:“茉心,这件事,我做不得。”

海兰听得这话顿时大急,一下子弹起来,附在如懿耳边,用破风箱般的嗓子吐出气音:“主儿别忘了,皇后当年是怎么害你的!主儿是从冷宫捞出一条命的人,千万不能再有妇人之仁了!主儿若怕,我做便是!”(台词引用自原剧)

也许是因为海兰凑得太近,如懿嫌弃地转过脸,走了出去,边走边说:“你做和我做有什么分别,五阿哥虽然不由我抚养,但你说过要他认我为母。你我已为人母,这事我们不能做。”

海兰一瘸一拐,踉踉跄跄地跟了出去,还想说什么,就见一排太监和侍卫,个个戴着面纱,走了进来,将她们团团围住。

他们似乎很害怕,每个人都与如懿、海兰隔了近一丈远。

那为首的太监打个千儿,道:“奴才请娴答应安。娴答应,您方才是不是去了宫女茉心和她额娘的住处?”

如懿不语,海兰激烈地打着手势,但无人理睬他。

两名小太监进了庑房,很快出来,作势要靠近他耳语。

为首的太监退了一步,喝道:“什么时候了还凑近本公公,就给我在那儿说!”

小太监恐惧道:“公公,茉心姑娘的额娘已经去了,还有茉心姑娘,她,她已经染上痘疫,那身上的疹子都破了!”

为首的太监面色顿时凝重,下令道:“都快些挪出去,立刻把嬷嬷抬到火场烧化!还有娴答应,既然到了这儿,保不齐也有染上的风险,这儿得封上,奴才只能得罪了,请您就在这待着,奴才这就让人收拾房间给您暂住,回头让人给您送衣裳炭火来。”

这时容佩回来,听到这太监所言,立刻冲上前,扬起手大声道:“你满嘴诅咒,以下犯上,奴婢就替娴答应教训你!”

如懿失宠早就是内务府心照不宣之事,此人麻烦但雷声大雨点小的特征也是人尽皆知,何况此时事态紧急,因此那太监丝毫不怵,对领头的侍卫道声麻烦大人,领头的侍卫一扬手,立刻有人抽出刀来,将容佩押到一旁。

那太监沉声道:“容佩姑姑这话,奴才当不起。这痘疫是什么病,咱们心里有数,共处一室者皆有可能染病,奴才这话可论不上什么诅咒。原是娴答应不遵皇后娘娘之命,那些看门的又无能,不能管住娴答应,这才让娴答应撞到此处。今日娴答应若以为奴才有所得罪,那就等痘疫平息后,到皇后娘娘面前告奴才一状,该怎么罚,奴才绝无二话!但如今,这儿必须封上,一个人都不许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