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外头还有些乱,晏书让小弟书杰陪着一起出门。

早膳的事情书杰也听说了。

“姐,如今家里缺粮,大家都不富裕,我想带着母亲他们搬出去住。”

外头的客栈被烧毁了大半,就算是没被烧毁的,店里的东西也都被金军破坏了,哪里能住人?

再说,这时候到处都缺粮,搬出去住哪里去找吃喝去?

想到这里,晏书忙劝道:“太太的性格我太了解了,嘴巴不饶人,只会小打小闹,可真要让她做些伤天害理的,她也没有那个胆量。她的话,你不用太放在心上。金军虽然退了,可族学还没有恢复,这些日子你就在家里教教家铭少爷、磊儿、小木头他们读书,这样有事情做了,太太也不会说什么了。”

书杰知道姐姐的好意,也就答应了。

到了府衙门口,书杰陪着晏书等在门口,小厮则进去请家垚出来。

不一会一位胡子拉碴,形容瘦削的男子跟着小厮出来了。

“夫人,书杰,你们怎么过来了?”

晏书瞅了半天,方才发现说话的是夫君家垚。

眼见他消瘦如此,她很是心疼,赶紧将夫君请到马车里,将藏得妥帖的细面炊饼拿了出来,“看你瘦的,每日里吃睡都不好吧?这几个细面炊饼是老太太特意吩咐单独做给你吃的。快,拿着吃罢!”

这几日在府衙里吃的是杂面饼子,突然见到暄软的白面炊饼,家垚的眼睛都直了。咽了咽口水,家垚方才先拿了一个,撕下一小块放在口中咀嚼,真是香甜。

晏书赶紧倒了杯水给他,家垚就着温水,很快就吃完了一块炊饼。

此时,他才想起来,“你们在家吃的什么?家里的粮食还够吃吗?”

晏书忙宽慰他道:“早晚喝的粥。好在从严州带了不少腊肉、咸鸭和干菜回来,将这些细细的切碎了,在同野菜和在一起做菜肉饭吃可香了。”

说是菜肉饭,其实大半都是野菜和干菜,只有一小半才是米,腊肉或咸鸭丁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块,平日里富贵人家谁吃这个?可在非常时期,这样的饭食就很不错的了。

家垚听了晏书的话:“你们辛苦了,在坚持些日子就好了。几日前,知府大人已经给下面几个未被战火波及的县下了公函,让他们从官仓里取出一半粮食和稻种送过来。知府大人给严州也送了公函,向他们借五万石粮食,日后加倍奉还,严州知府也答应了。等粮食一到,就能解决百姓最基本的果腹问题。”

“只是州府要开仓放粮,严州借粮给咱们是要上头允许的,否则就是私开官仓,可是大罪!”

“放心吧,知府大人已经派人往官家的御驾那里递了折子,也得到中枢的批复。”

晏书点点头,“虽说事急从权,可还是要谨慎些才好。”

家垚道:“这几日我还要在府衙待着,等稻种一到,就得下乡督促春耕。若是影响了农事,今年秋大家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吃罢炊饼,家垚从马车上出来,晏书将换洗衣裳拿给他,“抽空还是回趟家吧,老太太想你了,可又怕耽误你的公事,不敢明说。”

家垚答应了,走到书杰跟前:“家里一屋子的妇孺,这几日外头的事情你多承担些。”

书杰忙应道:“放心吧,姐夫。”

家垚不再多话,赶紧进了府衙,还有一堆公事要处置,譬如整理被金军弄乱的户籍资料,查看运漕码头重建进度,还要配合司马参军的人去各街市做人口摸排,安排人下乡督促逃到山野的农户回村备耕等事宜,真是一刻都不得闲。

晏书顺路让马车往韩府驶去,她准备去看看秋菊和小木头他们。

到了韩府,只见门头的牌匾不见了。进了府邸,略贵重些的也都被金军抢走了,院子里空荡荡的,只剩下些桌椅板凳等日常使用的家具,这让晏书很是奇怪。

“秋菊,我看你们府门前韩府的牌匾怎的没有悬挂起来?家里怎的如此空旷?”

秋菊笑道:“当初临走前,我是特地将牌匾取下的,若是被金人知晓这是大人的宅邸,恐怕会破坏烧毁的更严重,说不定还要连累邻里。如今回到家里,牌匾也找不到了,大勇昨日刚让匠人们打造新的牌匾,过两日就能悬挂起来。家里破坏的物件,暂时都归到库房里去了。”

如此,晏书就解了疑惑,“今日我来是想看看你们吃的东西可还有?若是没有,稍后我就让管事的给你们送过来。”

“多谢夫子!临走前,家里也储备了粮食,足够我们几人吃用几个月的了!”

原来,秋菊他们久在边关,经常会遇到敌袭,早就形成了储备粮草的习惯。当初逃出城的时候,他们将家里带不走的粮食统统用油布裹好,深埋起来。如今回到城内正好用的上。

晏书眼见库房里摆着接近二十袋的米粮,满眼都是羡慕。

秋菊忙让大勇扛了四麻袋的粮食悄悄送到马车里,“夫子,前些日子跟着你们住在青溪很是叨扰,这些拿回去给老太太他们吃,就当是我家姑娘的一片心意。若是吃完了,再来我这里取。”

晏书眼见秋菊这里粮食多的很,也就不客气了。

临走前,晏书又道:“刚才,我同小弟说了,让他继续教几个小的读书,到时候你将小木头也送来。”

韩大人原本就想让小木头以后转文职,那读书写字自然是不能少的。

秋菊很是爽快的答应了。

回去的路上,街上行走的人也多了起来,陆陆续续看到街边有人卖儿鬻女,那些个孩子衣着单薄,头上插着个草标,哆哆嗦嗦的跪在街边,很是可怜。

那些卖儿鬻女的父母,大多都不要钱,只要给一两斗粮食就能将人领走。可如今粮食是金贵物品,是救命粮,有钱都买不到,非必要谁会轻易拿粮食买人回家?

只盼着州府调运的救命粮赶紧送到,如此百姓也就有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