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辰叹了一口气,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已然明了当前的局势。沉默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我知晓其中利害,但事已至此,恐怕已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入这宫门了。”他的话语虽然平静,但其中却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决绝。
只见青璃那绝美的面庞之上,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不耐之色,轻声说道:“你这一去,真不知那些人究竟会使出何等手段来算计于你。”
周生辰,则缓缓地伸出了自己宽厚的手掌,缓声道:“在此等候。”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坚定之色。
周天行望着眼前这一幕,深知已然无法劝阻周生辰前行的决心,只得默默地将手中紧握的宝剑递到了周生辰的面前。
周生辰毫不犹豫地接过宝剑,只见他右手紧紧握住剑柄,他左手轻轻拉起青璃那柔若无骨的小手,感受着掌心传来的丝丝温暖与柔软。
随后,周生辰抬起脚步,坚定地朝着城内一步步走去。他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坚实的大地上,发出轻微却又清晰可闻的声响。
而被他拉着手的青璃,则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他的身影,两人就这样一同消失在了城门之内。
——
没过多久,他们就已经抵达了那座宏伟壮观的大殿门前。
站在殿前的大太监迎上前去,恭恭敬敬地说道:“殿下,请卸剑。”
周生辰微微低下头,目光落在自己手中紧握的剑柄之上,稍作犹豫后,他还是将剑递了过去。
随后,他抬起脚步,与身旁的青璃一同缓缓走进了大殿之中。
一进入大殿,青璃便小心翼翼地用余光扫视着殿中的大臣们。她发现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侧身而立,脸上流露出忌惮之色,目光更是时不时地投向他们二人。
周生辰走到殿前,双膝跪地,双手抱拳,朗声道:“臣周生辰叩见陛下。”其声如洪钟,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开来。
紧接着,青璃也赶忙屈膝行礼道:“臣妾叩见陛下。”她的动作优雅而端庄。
坐在龙椅之上的幼帝刘徽见状,连忙开口说道:“皇叔、皇婶快快请起。”言语之间透露出对周生辰和青璃的敬重之情。
周生辰与青璃齐声应道:“谢陛下。”而后站起身来,垂手立于一旁。
这时,太妃戚真真轻咳一声,缓缓说道:“今日迫不得已让你违背誓言进宫面圣,实在并非孤的本意。只是近日坊间传闻四起......”
周生辰面色平静地打断她的话语,沉声道:“如今坊间盛传微臣怀有谋逆篡位之野心,因此太妃您特召臣入宫,意在向天下昭示,我与朝廷之间君臣关系和睦,朝堂局势稳定无虞。”
话音未落,只见戚真真霍然起身,款步走到周生辰跟前,郑重说道:“多谢南辰王能够以大局为重,还请受孤这一拜。”言罢,她便作势要躬身施礼。
周生辰见状,连忙伸手阻拦道:“太妃不可如此,您贵为君主,而我只是臣子,怎敢承受您这一拜啊!”
戚真真微微摇头,叹气道:“为了这天下苍生,孤又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既然当年的誓言已然废弃,那么不知南辰王是否愿意留在中州,辅佐君上?”
周生辰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不愿,臣早已远离中州多时,心中对这片土地已再无留恋之意,故而实在不愿意归来。相比之下,还是那遥远的西州更适合我。”
戚真真沉默着看着周生辰,又将目光转向一旁的青璃,打量着她。
周生辰看着戚真真的目光,眼神微闪,若有所思地说道:“其实,本王深受这些流言蜚语的困扰已有数年之久,时至今日,也是时候该做一个彻底的了结了。”
戚真真面露疑惑之色,追问道:“不知王爷打算如何了结此事?”
周生辰深深地看了青璃一眼后,目光坚定地朗声道:“本王在此当众立下誓言,今生今世必将一心驻守边关,永不生二心。日后我的子嗣皆随其母姓氏,并且不得列入家族族谱之中。如此一来,不仅陛下可以高枕无忧,满朝文武大臣们亦可安心,而本王亦无需再受那些无端流言的困扰了。”
戚真真心思一动道“殿下此话当真?”
周生辰一脸平静道“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