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321章 兵工厂工具改造,大批新武器装备独立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1章 兵工厂工具改造,大批新武器装备独立团

精准弹药的补充也因为定量工具的使用而变得更加准确无误,不再出现弹药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看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工具竟然带来如此显着的成效,兵工厂的制造厂长瞬间两眼放光。他们之前从未想过,还能通过这样巧妙的方式来提升效率。

原本他们以为,只是一个人依据生产经验逐步进行安装和填充,然而有了这些定量工具和容器之后,直接进行灌装就行,完全不用再纠结装弹药的多少。

就这样,陈振华日复一日地在黄崖洞兵工厂和广大的工人制造人员展开了密切且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他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寻求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就拿扳手的制造来说,陈振华没有丝毫的马虎。他先对现有的材料进行了精心的筛选,每一块钢材都被他如同鉴赏珍宝般反复掂量,他用手指轻轻触摸钢材的表面,感受其纹理的细微差别,用专业的工具测量其硬度和韧性,确保所选钢材不仅质地优良,而且硬度适中,能够承受高强度的使用。

在设计环节,陈振华更是全神贯注,他坐在桌前,灯光洒在图纸上,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扳手的各种可能形状和尺寸。

他一次次地修改完善,每一条线条都经过深思熟虑。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扳手的受力点和最佳的握持方式;时而微微点头,为自己想到的巧妙设计而感到满意。

当设计图最终敲定,陈振华满怀期待地走进车间,准备亲自操刀制造。他站在机床前,调整好呼吸,仿佛即将迎接一场重要的挑战。

启动机床的那一刻,轰鸣声瞬间充斥整个车间,但陈振华的眼神却始终坚定而专注。他熟练地调整着刀具的位置和切削速度,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果断。

随着刀具与钢材的激烈碰撞,金属的碎屑如金色的雪花般飞溅而出,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一场绚烂的金属之舞。

陈振华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刀具的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扳手的雏形逐渐显现,陈振华却没有丝毫的松懈,他停下机床,拿起一把精细的锉刀,开始对扳手的边缘进行修整。

他的手腕灵活地转动着,锉刀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一般,一点点地将扳手的边缘打磨得更加平滑,每一次锉动,都伴随着轻微的摩擦声,仿佛在诉说着陈振华对完美的执着追求。

接着,他又拿起砂纸,轻柔而有力地打磨着扳手的表面,他的动作细腻而均匀,从一端到另一端,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砂纸与金属的接触,发出沙沙的声音,渐渐地,扳手的表面变得愈发光滑,如同镜面一般反射着光芒。

为了让扳手更加耐用,陈振华还对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他将扳手放入加热炉中,仔细控制着温度和时间,使扳手达到最佳的热处理效果。

当扳手从炉中取出时,那炽热的红色仿佛是陈振华心中燃烧的热情。他迅速将其放入冷却剂中,伴随着一阵“滋滋”声,扳手完成了最后的蜕变。

经过这一系列精心的制造过程,一把完美的扳手终于呈现在陈振华的手中。它不仅外形精致,而且坚固耐用,仿佛是一件凝聚了智慧和汗水的艺术品。

当陈振华从黄崖洞兵工厂离开时,他给独立团团部带回了丰硕的成果,包括 50 具掷弹筒、20 具 81 毫米的迫击炮以及大量的迫击炮炮弹,以及50把mp28冲锋枪和上百具捷克式轻机枪,这让炮兵炮营营长李有才和特战营营长李战龙兴奋不已。

在炮兵刻苦训练的日子里,炮营营长李有才迎来了一次重大的装备补给。那 30 具掷弹筒和 10 门迫击炮,以及大量的炮弹,犹如久旱后的甘霖,为独立团注入了新的力量。

原本,李有才一直忧心忡忡,担心掷弹筒的数量不够,无法为班排一级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但现在,随着陈振华带回来的50 具掷弹筒,情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整个独立团现有的排级作战单位,每个作战单位至少能够配备两门掷弹筒了,而迫击炮的数量也达到了三十六门,这对于李有才建设的一个加强型的迫击炮连来说,条件已经相当充足。

当这批宝贵的装备抵达时,李有才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深知,这些武器将成为独立团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他迅速组织人员,对装备进行清点和整理,同时开始思考如何进行合理的部署,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要知道,一个常规的迫击炮炮连通常由三个排组成,每个排又分为三个班。按照每个班配备两门迫击炮来计算,总共需要十八门迫击炮就足以满足基本需求。

然而,李有才可不是那种会浪费资源的人,他果断决定,特战营的官兵直接配备一个迫击炮连,而所有剩余的迫击炮,则再给三个新兵营建设一个迫击炮连,等于每个新兵营增加了一个迫击炮排,这样多增设一个迫击炮连,从而组建了两个迫击炮连。

如此一来,十八个迫击炮班,总共拥有三十六门迫击炮,每个班都能配备两门迫击炮,完美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极大的加强了特战营的火力攻击和独立团新兵营的攻击。

为了让这两个迫击炮连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李有才对迫击炮连的建设和安排进行了精心的规划。

他首先对人员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将经验丰富的老兵和充满朝气的新兵相互搭配,以老带新,确保每个班都有核心的骨干力量。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独立团,团里的各级干部们无不欢欣鼓舞。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批武器的到来,更是战斗力提升的希望。尤其是孔捷、周卫国和邢志国,他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匆匆地赶到炮营。

孔捷望着那些崭新的掷弹筒和迫击炮,激动地说道:“老邢啊,有了这些家伙,咱们独立团的火力可就大大增强了!”

邢志国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是啊,这可真是雪中送炭,以前咱们在火力上总是吃小鬼子的亏,现在有了这些,我觉得七亘村完全可以全歼日军,咱们386旅也可以减少一半的伤亡。”

而在基层连队中,张大彪、李勇、李大福等老红军战士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经历过无数次战斗,深知武器装备对于战斗胜负的重要性。

张大彪挥舞着拳头,大声说道:“弟兄们,咱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些好家伙。以后在战场上,咱们可不能让小鬼子再嚣张了!”

李振勇则抚摸着掷弹筒,仿佛在抚摸着一件珍贵的宝贝:“这掷弹筒轻便灵活,咱们在战斗中可以出其不意地给小鬼子来上一下子。”

孙大福笑着说:“还有那迫击炮,威力可不小,能给小鬼子的阵地造成不小的打击,从此以后咱们可以硬刚小鬼子了。”

战士们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如何使用这些新装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欣喜。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在战场上,这些武器大发神威,将小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的场景。

接下来,李有才还对武器装备进行了细致的维护和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检查制度,确保每一门迫击炮都处于最佳的战斗状态。

在迫击炮连的训练方面,李有才更是下足了功夫。他深知,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才能在战场上熟练操作迫击炮,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

他要求所有的迫击炮官兵进行集中训练,每一名士兵,无论是负责警戒,还是搬运,亦或是操作,都必须全面掌握系统的迫击炮使用知识。

训练场上,李有才亲自监督指导,他对士兵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严格要求,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

从迫击炮的组装、瞄准,到弹药的装填、发射,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士兵们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刻苦训练,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在操作训练的同时,李有才还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他给士兵们讲解迫击炮的工作原理、战术运用以及在不同战场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他让士兵们明白,迫击炮不仅仅是一种武器,更是一种战术手段,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除了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李有才还特别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他组织士兵们进行模拟战斗,让他们在实战中体会相互配合的关键。

在他的精心训练下,迫击炮连的士兵们逐渐成长为一支技术精湛、配合默契的战斗队伍,同时还将王承柱直接提拔为特战营迫击炮炮兵连长,直接来带动特战营迫击炮炮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