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们心中暗道,来了,于是齐刷刷的看向宣平侯。
宣平侯出列,手持笏板道:
“回陛下,臣尚未收到军机处的调令和委任书,故而并未擅离职守。”
嘶!
文官们倒吸一口凉气,奉天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众人的吸气声过后,大殿内静的可怕,落针可闻。
武将不遵从皇上的旨意,而是军机处的调令。此例一开,军权岂不是脱离皇家的掌控了。
历史上只有霍光、梁冀、王莽、曹操等权倾朝野的权臣才能架空皇帝,而后面二人都成了君主。
宣平侯未遵旨离京,皇上想过很多理由,诸如装病,家中父母老年病危需要侍疾等,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理由!
皇上感觉脑袋一下懵了,公然抗旨不尊,这是要造反,还是逼宫?!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皇上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右胸上方的旧疾(箭伤)忽然抽痛起来,想要用手去按住,终究是忍住了。
皇上下意识的看了眼大殿外,没有军队打进宫啊。
又看了眼一旁的戴权,还有那位中年太监(龙一),没有异常。殿外的侍卫若是换了,他二人应该很清楚。
武勋就这样和朕摊牌?
大殿内上百双眼看向龙椅上的皇上,皇上回过神来,看了眼一众武勋,他们一个个神情肃穆,不像造反的样子。
皇上看向最前头的西宁郡王,质问道:
“军机处是何意?”
军机处首辅西宁郡王出列,道:
“军机处并未收到陛下的旨意,要调宣平侯出京。”
调宣平侯去榆林卫本就是太上皇的旨意,皇上只是默许了此事,并未下旨。
皇上听闻松了口气,原来不是抗旨不遵,军机处抗的是太上皇的旨,而非朕的旨意。
皇上定了定神,道:
“嗯,朕确实没下这个旨,是父皇的旨意。”
文官一列众人长出了一口气,军机处四位军机大臣都倒向了皇上?屏风旁那位替太上皇听政的老太监,抽了抽嘴角。
皇上接着道:
“虽是父皇的旨意,不过,朕也认为蒙古是大楚的心腹大患。
前一二年还有为姓殷的千户外出打猎时,被鞑子杀害,只剩家中孤儿寡母二人。说起来,那寡妇还是英国公的姑母。
(贾攸的丈夫殷天森,其实是贾琮派人所杀。见282、287章)
可见北疆不稳。
宣平侯,你……”
“陛下”
皇上一话未了,去榆林卫几个字还没说出来,竟然被贾琮打断了!
这奉天殿里,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打断皇上说话。
皇上惊怒之下,只见贾琮缓缓走出列,道: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一年多前,京城以北与蒙古大军一战后,蒙古精锐损失殆尽,国力大损,剩余的部族大都退至大漠以北苦寒之地。
臣以为北疆维持现有布局即可,无需再囤积大军。”
贾琮说完,在皇上和一众文官震惊的目光下,平津侯、忠靖侯、一等伯牛继宗等人领着众武勋走到了贾琮身后,齐声道:
“我等附议。”
又是一阵“嘶”声,大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比先前更甚,因为,
武将一列全都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