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 > 第362章 手握权柄的天牢囚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2章 手握权柄的天牢囚犯

林威曾对左光斗说过,财富多寡不在于手中金银,而是你拥有多少金银支配权。

左光斗也对林威说过,权力大小不在于官职,在于你能对朝政实施多大的影响力。

两人的道理都一样,但两人万万没想到,一个囚犯能左右边患形势。

若捋一下这个囚犯的身份,虽然人人惊讶,但也不会怀疑他的能力。

他是个读书天才,十八岁高中举人,二十五岁第一次会试高中进士。

他是优秀的地方官,观政结束出任湖广南昌县、北直隶蠡县县令,政绩非凡,顺利调入中枢。

他是个钻研的法学家,御史任期平反很多刑部的冤假错案。

他是个坚韧的独立官员,因得罪上官从中枢调任云南大理做按察评事,公断裁决当地各民族很多纠纷,当世黔国公对他赞誉有加,主动为他请功。

他还是个文武双全的儒生,因西南治理大功,升任山东参政,分守辽东,负责辽东防务、行政以及边疆事务。带领辽西营兵大雪夜奇兵突袭炒花部,与李成梁一时瑜亮。

他全面管理辽东多年,从参政升为按察使、巡抚。

他与李家相交莫逆,李如松战死之后,他力主李如梅担任辽东总兵,全力支持宁远伯世镇辽东。

他还是二次援朝抗倭的经略官,总领水陆二十万大军,三名总兵麻贵、李如梅、刘綖只服从他指挥,以至文官总领战区成为明朝正式定制。

他又是权争的‘愚蠢’玩家,为了让好友李如梅在朝鲜立功,不惜放弃大好形势,结果招致蔚山之败,因此而丢官。

他是辽东将门衰落后唯一可靠的大员,李成梁致仕辽东空虚之际,鞑靼兵锋直入辽东腹地,朝廷起复他第二次任辽东巡抚,上任立刻亲自带大军奇袭,民心军威为之一振,可惜他依旧竭力运作李如梅做辽东总兵,再次被朝堂党争影响,上任半年自我解职归乡。

他是万历帝最后的希望,辽东糜烂之际,起复任命辽东经略,最终因萨尔浒大败被下狱处死。

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场生态,只要是一方主官,必然卷入权争;不管你以前有多少功绩,失土大责依旧会被论罪。

但下狱的主官并没有被立刻处死,因为皇帝没来得及批复就嘎了,泰昌还没想起这个人也嘎了。

等到天启朝,首辅韩爌认为他罪不至死,御史魏大中认为应立即处死,东林内部为他竟然吵了起来。

可能自己人吵着无聊,可能韩爌头疼与魏忠贤的权争,总之,很快所有人把他忘了。

以至于成国公当初告诉林威,天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一个坐牢却把天牢变为衙门的人,一个毫无权柄却在京城有千余忠心属下的人。

他,就是辽东参政、按察使、巡抚、经略、援朝总督杨镐。

林威怎么能想到一个‘已死’之人,李尊祖也想不到叔爷爷的朋友蹲大牢还有这样的能力。

左光斗、杨涟、魏大中、英国公、丁绍轼、关大河等所有人都一样,他们就算内心有那么一瞬考虑过杨镐,也因为他的现状给排除了。

没成想该在天牢犄角旮旯腐烂的杨大人,此刻好酒好肉,有单独房间,隐藏在京城权争的阴影下,活得滋润无比。

因为他做御史期间常驻天牢,狱卒是世袭的职位,大部分是他的朋友、属下、后辈,坐牢如同回家。

更因为魏忠贤愚蠢的把辽东败退的营兵招到北镇抚司做缇骑,其中有二百杨镐亲兵,三千缇骑有一千人被杨镐经营成了信使。

神了,若不是成国公在暗处想方设法找英国公和魏忠贤的漏洞,都发现不了天牢奇才,其他人估计到死都不知道杨大人的神奇。

杨涟和赵南星听闻杨镐暗处设局,哪还能坐得住。

四人一起来到锦衣卫正衙,此刻诏狱守卫严密,关承武带着京卫正衙两千人,协助田尔耕在审讯缇骑。

丢人啊,不仅田尔耕觉得丢人,许显纯、孙云鹤、崔应元还有远在河南的杨寰都应该觉得丢人。

关大河更觉得丢人,自己还口口声声告诉林威京城没有野狗,没想到还是躲不过‘灯下黑’。

都督值房,关大河、关承武与田尔耕在查看缇骑的口供,厚厚的口供多达二千份,看到四人联袂而来,更加觉得害臊。

丁绍轼之前已经知晓锦衣卫没什么实质性进展,只是与孙女坐下翻看口供,杨涟却急急问道,“关兄,塞外会起大战?杨镐这个国贼呢?”

关大河把手中口供扔一边,哭笑不得道,“天下人忽视了杨镐,成国公就算发现也认为他是个笑话,曾想告诉小六,又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以至于拖到现在。”

杨涟一跺脚,“哎呀,到底发展到哪一步?杨镐呢?”

“别急,杨镐还在天牢,缇骑也是今日才秘密审讯,他们只是代杨镐去土默特、察哈尔、科尔沁、辽东送信,说了什么全不清楚。”

“还有科尔沁?信使如何到辽东?”

“呵呵~”关大河再次哭笑不得,“他们不用去辽东,只需要送到登莱水师,哪里有水师一个把总帮忙送到复州,每次收获颇丰,一直没当回事。”

“为何不审讯杨镐?”

“没必要,杨镐也不可能清楚人家密谋到哪一步,他只是出主意罢了,几方通过他打通高层联系,他就没什么事了,倒是瓦剌那个盟主的眼光毒辣,令人不得不重视。”

杨涟看他的样子一点不急,疑惑问道,“关兄不担心?”

“老夫为何担心?这种阴谋都是通过战事来结束,战事哪能一蹴而就,防御作战,大宁和辽西杀一万人与杀一百万没区别,还省得上门去降服。”

杨涟总觉得哪里不对,但也说不上来,与赵南星一起翻看有价值的口供。

众人安静翻看一会,丁贤思突然举着一份口供道,“晚辈认为朝廷完全判断错了方向,杨镐之前做的一切是为了起复主政关外,但朝事变幻,起复根本不现实,那他继续联系塞外毫无作用。

如今他的想法肯定改变了,我们换个思路,他主动密谋挑起战事,也许是为了替宛平侯尽快达到目标,以通过宛平侯恢复他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