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请到一位国家认可的大神,刘正茂已经很满足,没想到周长庚提出,他还要带一位搭档,也是当年支援三线来内地的专家,开始他们两人都在平塘水泥厂,后来某县要办水泥厂,那个搭档又被政府调到那里去支援,现在也退休在家。
经周长庚解释,原来他的搭档在煤炭坝水泥厂。因平塘水泥厂领导把这事当成政治任务,当即派车送周长庚和刘正茂去煤炭坝找人。
到达煤炭坝水泥厂干部宿舍时,已经是中午,见到了周长庚的搭档邓又田老人,两位老友见面甚是高兴,邓又田把他们请回家,让家里做饭招待,还去水泥厂食堂打来当天的荤菜。
席间,周长庚对邓又田讲,国家又要启用他们出山,去高岭县帮忙创办一家新水泥厂,邓又田还没回答,邓妻抢先讲,老邓身体不行,不能出山了。
邓又田听后,把筷子往桌上一扔,吼道:“谁讲老子不能出山,只要是国家召唤,那是政府看得起老子,老子爬也要爬去。”
老邓的话吓得老婆和子女都不敢再开口反对。刘正茂连忙解围说:“婶子,我们请老邓去做顾问,不会让他们去一线干活,主要是把把关。我们也会安排专人照顾他们。”
引发邓家矛盾,,周长庚很尴尬,吃完饭,三言两语约定,两天后,由刘正茂派人来接邓又田。然后大家就匆匆离开了煤炭坝。坐车到平塘,跟周长庚分手,刘正茂骑上自行车直接会火车南站仓库等候刘敏。
在家里,刘敏是个无所事事的人,盲流出来几年,并没赚多少钱回家。今年遇到刘正茂,有稳定的紧俏货源后,他的收入猛增。这次回家带回去几百块现金和粮票,还有一些省城才能买到的东西。
国人的习惯,有钱后第一件事整房子,刘敏也不例外,他回家第一件事即翻修扩建房子,在家忙了十几天后,才想起刘正茂交代的事。通过亲戚和朋友拐弯抹角的介绍,搭上了县供销社主任杜红的关系,可对方不管他怎么讲,就是不相信他在省城有关系能搞到紧俏商品指标。
最后实在跟杜红主任解释不清,刘敏拍胸脯讲,到省城的费用和来去车票由自己负责,只耽误杜红几天时间,请杜到省城走一趟。
虽是供销社的主任,杜红从没到过省城,他想借机到省城看看,恰好有个熟人在省城某机关做事,可以找那个熟人的关系搞点紧俏品。
昨天中午到达省城后,用杜红的介绍信,刘敏出钱住进了招待所后,杜红就让刘敏自己去忙,他丢下刘敏独自去找在机关做事的熟人。
满怀希望找个那个熟人,对方很客气地请他在机关食堂吃饭,谈到请对方帮忙搞紧俏商品时,对方很尴尬的回答,自己只是小办事员,现在想买辆上下班用的自行车,都苦于没有指标而没买。
杜红失望的从熟人那里出来,又跑省、市供销社去碰运气,得到的答复是,紧俏商品都有各自的渠道流通,比如:交电公司、百货公司,供销社只负责农产品调度,他们对于杜红的需求也爱莫能助。
杜红在外面跑了一天铩羽而归,刘敏也自个生了一下午闷气,他恨杜红看不起人,利用自己到达省城后就翻脸不认人。
晚上,刘敏还是去招待所见了杜红,而杜红在四处碰壁后,只能把刘敏当成最后的希望。
早上,刘敏带杜红到银苑喝茶,鹿青替刘正茂转告,下午五点后,去南站仓库见面。
接到刘正茂承若,刘敏知道的自己面子可以找回来了,他上午没做事,就带杜红去岳麓山和橘州玩,中午回到银苑,因回家花钱太多,刘敏打算请杜红、鹿青、洪胜到新华楼吃刀削面。
最后鹿青请客,省城饭店吃的本土菜,算是给刘敏撑了面子。约定时间是下午5点后,刘敏时间观念很强,吃完中饭,他又带杜红在市区内四处走走,临近约定时间时,才带杜红坐上一路公交车前往火车南站。
从平塘水泥厂赶回仓库,刚缓口气,就听到仓库门口有人喊刘队长,刘正茂只见刘敏一脸媚笑着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个不到40岁的人,把瞧不起刘敏的神情挂在脸上。
刘正茂上前,故意做出很尊敬刘敏的样子,双手伸向刘敏道:“刘哥,回家一趟,更加精神焕发了,欢迎你来指导工作。”
这一套操作把刘敏搞懵,毕竟是出来混社会的人,反应很快,马上接到刘正茂抛来的善意,也伸双手握住刘正茂,使劲摇晃一下,大笑着说:“还不是靠刘队长关照,赚了些钱回家把房子重新翻修一遍,对了,这位是我们县供销社杜红主任,在老家对我也很关照。”
旁边的杜红,今天昨天自己去找关系碰了钉子,他根本不信刘敏会认识什么大领导,今天刘敏好吃好喝招呼,他跟着过来是想戳穿刘敏的谎言。
年轻得不像话的刘队长跟刘敏很熟络的样子,见面就互相吹捧,他老杜见过的世面多了去,这种套路还唬不住自己。
刘正茂不知道杜红心里的想法,刘敏介绍后,刘正茂礼节性地对杜红说:“杜主任,欢迎欢迎,仓库简陋,还请谅解。”
就在这时,仓库门口又有人问:“请问这里是江麓厂仓库吗?”
这边刘正茂在接待客人,赵明慧主动上前答:“是江麓仓,请问你有什么事?”
来人摆出一副很自信的态度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递给赵明慧,然后说:“这是江麓毛奇处长亲自批的条子,我来提一辆恒久牌自行车。”
赵明慧接过条子看一眼,对来人讲:“你跟我来。”
说完,她坐到仓库唯一的办公桌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纸上有个红色私章印,赵明慧把来人纸上的私章和仓库留存的私章比对后,说:“请缴165块钱。”
来人立马从口袋里掏出钱交给赵明慧,赵接钱数清楚,开一张收据给来人,然后让来人推一辆装配好的恒久自行车出门。
来人提到新车,使劲掰响自行车板铃一路高歌而去。
杜红观看提车流程,尤其是来人那句江处长写的条子,他是听进去了。
道县最高级别领导的行政级别才是处级,杜红是供销社主任,在道县也能横着走,但要讲行政级别,充其量是股级。
有刚才那个提自行车的人做捧哏,给刘正茂和刘敏省了很多介绍的口舌。
“杜主任来省城,也还顺利?”刘正茂问。
“嗯,还算顺利吧。”杜红死鸭子嘴硬。
“那就好,你是刘敏家乡的领导,我们有缘见面,今晚由我做东,找个饭店为杜主任接风。”刘正茂作势往外走。
“刘队长,你们真是太客气了,刘敏的朋友中午已经请我吃了饭,我想找你帮个忙。”看到仓库堆着成箱的自行车、缝纫机、还有其他东西,杜红想的是,刘敏这个二流子在省城还真有关系,没吹牛。
“杜主任,你是刘敏老家的领导,也就是我的领导,有事你讲,我能帮到的绝不含糊。”刘正茂说话时还带上刘敏,意思是,我看在刘敏面子上才帮你。
“你这里有这么多自行车,缝纫机啥的,能否帮我们供销社搞点指标?”杜红指着仓库的货物问。
顺杜红指的方向看了看,刘正茂回头面露难色的讲:“杜主任,不瞒你讲,这些货都是国家拨给江麓厂职工的福利,刚才你也看到了,要处级以上的干部批条才能发货。”
杜红被刘正茂回答搞懵,既然来了省城,又看到自己需要的紧俏品现货,肯定要想法搞点回去。刘敏吹牛讲过有关系,杜红看向刘敏,其实刘敏也没想到刘正茂会这样讲。
自己在老家吹牛,讲在省里认识人有关系,还花钱带杜红来省城,如果杜红空着手回去,那自己以后还回不回家?丢人丢到姥姥家。
“刘哥,刘队长,杜主住在老家对我关照最多,这是请你一定要帮帮忙。”刘敏神情上没掺一丝假,着急的请求。
“刘敏哥,你也知道,我只是大队干部,这里虽然属我姐管,我做事也不能太出格,让我姐在厂里不好做人,对吧?”
“但你的面子在这里,搞个折中的办法,杜主任,你看行不行?”刘正茂强行加戏,就是突出刘敏的重要性。
见对方看在刘敏的面子给出商量的余地,杜红立马问:“刘队长,什么折中方法?”
“这仓库的货都是江麓厂的,你也知道江麓是军工大厂,有几万人,需要的物资多,你是供销社主任,我替我姐做个主,用部分指标换你们县的特色农产品,这样她跟厂里也有个交代。”刘正茂讲。
“可以,我们县最有名的是灰鹅和橘子,正好由供销社收购,我可做主调拨部分支援军工建设。”杜红听刘正茂可用农产品换指标,只能讲太合适了,供销社的职能就是收购农产品,对自己来讲没点难度。
“那行,杜主任,你想要那些东西?仓库里只有自行车、缝纫机、照相机、手表、皮鞋、台灯,你自己盘算下,给个清单。”刘正茂问。
“刘队长,你能给多少?”杜红老狐狸,他怕开口开大了,刘正茂没权批,开小了口又错机会。毕竟这是军工厂的物资,杜红认为刘正茂凭着姐姐的关系谋私,也不可能有太大权利的空间。
“赵姐,你按国家调拨价给杜主任2箱恒久、2箱飞鸟自行车,杜主任,这两种牌子各12辆,是我最大权限了,其他的物资,仓库里也不多,你想要就拿点,都是国家调拨价。”刘正茂装出自己尽最大能力的样子。
本来杜红想着能搞到10辆自行车就满足了,道县五交化公司全年从地区交电公司能拿到的指标都只40多个,刘正茂一开口就给了县专业公司半年的指标,杜红心里暗喜。
“谢谢刘队长,你真够朋友,供销社支援军工的橘子和灰鹅,我也按收购价供应。军工物资不宽裕,那我就要5架缝纫机,5块手表,一架照相机,沪产皮鞋每个码能否给我一箱,台灯要二箱。可以吗?”杜红义气地抛出优惠,又赶紧报出要货数额。
“有刘敏哥的面子在这,杜主任又是豪爽人,可交。赵姐,你按杜主任报的量开单吧,都按国家调拨价给。”手一挥,杜红心里一热,这事办成,有关系户找自己帮忙买紧俏工业品,自己再不需要舔着脸去找别人了。
“刘队长、刘敏、这位赵姐,晚上由我请客。”杜红是真高兴,经过昨天找熟人帮忙碰到钉子后,他也想在省城建立关系。
“你远来是客,怎么能让你做东?杜主任,你是现在付货款,还是提货时再付?”刘正茂做事一是一,二是二,请客归请客,货款的事必须清楚。
“刘队长,这次出来得急,没带货款。另外,省城的运输公司会接单送货吗?”开始杜红根本不相信刘敏能搞到紧俏品,所以来省城时,他根本没准备货款。
“杜主任,我们是好朋友没错,但公对公调货时,钱账一定要清楚。这是原则问题,请你理解。”刘正茂把丑话讲在前面,立下规矩,以后好办事。
“你放心,我向伟人保证,你帮了我这样大的忙,我一定不会让你为难。”杜红真拍胸保证。
“杜主任,你刚讲要请省城运输对吗?”刘正茂问。
“是的,我们供销社没有货车,只能请运输公司运货。”杜红回答。
“要不,等几天,我让江麓厂的车送这些货,你方出点汽油钱?”刘正茂想到杜红答应了橘子和灰鹅,萧长民他们反正要去拉一趟货。
“那行,刘队长,能否帮我请一个会装配自行车的师傅过去,我们不但给装配费,还包吃住和往还车票。”供销社的主业是购销农产品和农资,工业品不在他们经营范围。
在省城搞到了工业品的事,杜红不想让县五交化公司知道,所以不能请五交化公司的职工帮忙装配自行车。
刘正茂想了一下,说:“这个好解决,我找个装配师傅随货到你那里,装配完自行车后,麻烦你买张车票让他回来。我们这装配费是一块钱每辆。”
“刘队长,如果你去道县,我保证招待好。你太够朋友了。”杜红讲。
事情落妥,刘正茂带着他们又回到市中心,在老字号玉楼东请杜红吃了一顿。
第二天早上,刘敏送杜红到长途车站。
这次回城,刘正茂要办的事,都已经办好,他也搭大队给江麓送菜的早班拖拉机回到大队。
刘正茂回城的两天,古大仲带队给粮站缴了二十万斤爱国粮。金树大队由大队长文昌带队,派出150名青壮社员,带上工具和三付压路石辘轳到樟木大队支援村道建设。
刘正茂在回大队的路上,已经看到金树社员搭建的简易工棚。何福营要建的农产品销售和小吃大棚,刘昌明委派吴克强带队开始建设。
整个大队给刘正茂的感觉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根本不像冬季农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