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花开春来晚 > 第299章 上级关心刘正茂的前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9章 上级关心刘正茂的前途

上次开镰仪式时,平化书记在现场见证了杂交水稻增产奇迹,他没顾得在樟木大队吃中饭就回了省城,回到省府后,平化书记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伟定接班人,向他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伟定接班人在江南省时,重点关注过杂交水稻项目,还给谷神提供支持,现在虽在首都工作,还是很关心杂交水稻实验结果。接到实验成功的消息后,他在电话里给平化书记指示,继续扩大实验面积,尽量取得最真实的数据。

现在江南省一把手暂缺,省内几位主要领导有竞争,平化书记能跟未来最高领导接上工作关系,在竞争中已抢得先机。

近期,平化书记系统了解樟木大队发展情况,从各渠道反馈到他这里的消息,经他汇总后发现,樟木大队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时机是从今年三月底或者四月初才开始,而发展的核心理论是刘正茂知青眷写的《樟木大队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愿景计划》。

半年来,樟木大队严格按照《愿景计划》执行,就在农业、畜牧、副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樟木大队原来在粮山公社垫底的位置,一举带到了全县第一的位置。

而为樟木大队发展的设计者是年龄不满十八岁的知青。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实际情况,平化特意找省城市府杜副主任聊过。杜副主任把他所知道的内容,如实向平化书记做了汇报。

“既然这位小刘是樟木大队发展的总策划,为什么在换届时,不让他做大队支书,他做大队支书,在执行他的计划时会少很多阻力。”平化书记问。

“小刘因家庭原因,政治面貌还是群众身份,当时他自己坚持只做副大队长。他们大队的古大仲支书和郭明雄大队长都是转业军人,一位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一位参加过与毛熊的战斗,都是政治上过硬的同志。”

“正是这两位坚决执行刘知青写的《愿景计划》,樟木大队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杜主任帮樟木大队大队领导层进行了解释。

“这几位都是好干部好同志,时机成熟时都要给予重用,尤其是小刘同志,一定要让他早日靠拢组织,组织也需要他这种有理论懂实干的同志。”这几人在平化书记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刘正茂并不知道高层的想法,他正在陈刚的办公室内。陈刚:“刘知青,上次你跟我讲的事,我已经跟同学讲过,他手里还有件设计工作需要扫尾,预计在这个周日,由我带他到大队去找你。”

“陈总,大队新农村建设项目已经进入到准备阶段,急需专业设计师进场做总体规划设计,时间很紧,你一定要帮这个帮忙。”刘正茂心里真的急,这样大的项目就要开工了,没有做总体规划,脱离设计盲目施工,将会给项目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周末,我一定带他去你那里。”陈刚保证道。

时间紧任务重,落实了设计师的事,刘正茂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地点,见到肉联厂江厂长时已经是中午,不用讲客气,和江学城厂长在职工食堂吃了中午,利用吃饭的时间,两人谈了粮山公社养殖计划的事。

前面,市府周长青秘书已经打过电话,有市府这把尚皇宝剑在手,江学成就不用和厂里其他领导商议,自己做主决定由肉联厂出资,配合粮山公社罗迈副主任提出的养殖计划。具体的执行条件,完全按照刘正茂设计的思路来。

肉联厂的事情谈妥后,刘正茂骑着自行车快速赶往农校,今天沈校长有课,只能在办公室等她。一个小时后,当沈安如校长拿着讲义回到办公室时,见到刘正茂就笑着问:“小刘,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

“沈校长,您说过会有老师来樟木大队谈大棚养殖的项目,怎么我在大队等了几天,没一点音讯?”因为事情太多,刘正茂就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没有讲太多了礼仪。

“刘主任没跟你联系?”沈安如皱眉道。

“没,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初了,再晚点,今年就没必要进行大棚实验了。”刘正茂心里不爽,也没给那个刘主任留面子。

“这事是农校不对,小刘,我答应了的事,一定会办好,两天内,会有人跟你联系。”沈安如掩饰心里的不快,用笃定的语气对刘正茂讲。

这个种子系的刘主任,仗着家里有些关系,平时不太服管,这次沈安如安排他去跟樟木大队对接,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实验,刘主任口头答应,但根本没当回事,过后就忘到脑后去了。

刘正茂知道沈校长的为人,她答应的事都能做到,这次可能因其他原因有点耽误,只要赶在季节里,今年大棚蔬菜能取得经验,让何志成他们有了感官上的体念,到明年冬天时,大队自己就能大规模推广,不需要再看别人脸色。

赶在下班前,刘正茂在办公室堵到了即将下班江麓厂的毛奇处长。见到刘正茂,毛奇用手一拍刘正茂肩膀,说:“小刘,你来得正是时候,我真要找你。”

肩膀上受毛奇一拍,有点吃力不住,这毛奇手劲真大。刘正茂喘了口气,问:“毛处长,你找我是什么好事?”

“呵呵,这不是快年底了吗?我想找你要点指标用。”毛奇有点不好意思的讲。

“是放在我姐的小卖部公开卖,还是?”刘正茂问。

江麓厂有二万多人,开始时,毛奇找刘正茂要自行车指标,每次都是投放几百辆。后来经刘正茂提示,如果太快满足了职工需求,毛奇这个后勤处长就会贬值,毛奇听取意见,从六月起,每月投放到小卖部的自行车指标逐月减少,人为制造紧俏的局面。

“是厂外的关系需要打理,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都会要点。”毛奇现在也学会用指标搞关系的套路。

刘正茂在江麓厂的靠山是张鹏武副主任,张的职位太高,刘正茂不可能次次去找张办琐碎事,所以刘正茂接触最多的还是毛奇,半年多以来,毛奇给刘正茂的帮助很大,能帮到毛奇的事,刘正茂当然全力提供支持,他对毛奇说:“毛处长,我在货车南站租了仓库,只要仓库里有货,你写个条子过去,仓库就会发货,我会跟仓库管理员讲清,她只认你的签字或者私章。”

“小刘,你真够义气,老毛记住这份情了。”刘正茂都没给姐姐刘阳云这种直接写条从仓库发货的权利,毛奇确是独一份。

接下来,刘正茂把仓库的电话号码告诉毛奇,毛奇记在随身本子上,具体操作手续,刘正茂让毛奇去仓库和赵明慧商量清楚。

“小刘,你找我肯定有事?”讲完自己关心的事,毛奇才想起刘正茂过来一定是有事找自己的。

“毛处长,快年底了,到大队养殖场肉猪要出栏时,到年底时预计出栏1200头左右,先满足你们江麓厂需求,但是你要给我个数,能要多少头猪,满足你们的需求后,我在依次通知空十九厂、省城钢厂、轴承厂、船舶厂等单位。”刘正茂讲。

“小刘,我们厂只要白条猪,你们帮忙宰杀,下水和猪头你们都留下,我们厂用零售价买肉,可以吗?”毛奇不想买几百头活猪回来,自己宰杀时,热闹是热闹,最后受累的人全部后勤处这帮子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毛奇不干。

“毛处长,你的意思,由我们大队宰杀好,送白条猪给你们厂,你们厂用零售价加票证购买?”刘正茂故意带上票证发问。

“没有票证,如果有这样多的肉票,我们就不麻烦你刘副队长了,直接去找肉联买肉。”毛奇马上纠正刘正茂的话。江麓准备在年底给每位职工发几斤肉做福利,二万多人的单位,根本搞不到几万斤肉票。就算有肉票,肉联厂也不敢一次把几万斤肉拨给一个单位,他们还要满足市民需求。

“确认一下,江麓厂按8毛一斤买白条猪,估计会要多少头?”刘正茂问。

“你们的肉猪宰杀后,平均会有多重?”毛奇要估算购买数量,如是问。

“到十二月中旬,肉猪最小的都能达到180斤,重的可能是220斤,宰杀清理干净后就按平均150斤每头算吧。”刘正茂回答。

毛奇重新坐到办公桌后,拿起算盘噼噼啪啪一顿拨,然后抬头对刘正茂说:“小刘,先给我们厂留600头,如果还有多,我们还能要一些。”

毛奇心里暗喜,600头猪就是斤左右,这次又帮厂里解决大问题,还是惠及所有职工家属的好事,自己在广大职工中的口碑又能提升一截。

心算很快得出,江麓厂需要斤肉,7-8万的生意,还没算大队留下的猪头和小水,那又是一笔钱,还有猪鬃也是很好的原材料。主要是按零售价结账,比交给供销社收购,其中的收入的多了一倍,这是樟木大队和江麓厂双赢的事。

“毛处长,我们什么时候交货给厂里?”刘正茂问。

“12月20号开始交货,做五天交接完。”因江麓厂收到白条猪肉后,要分割成等量的份额发给职工,一次收600头就分割不来。

而樟木大队这边,一次也不可能宰杀600头猪,分批交接是最合适的方法。

“毛处长,其实我今天找你主要的事,因为肉猪食量大,大队需要现金购买饲料,想请江麓厂支援,预付点货款给我们买饲料。”刘正茂临时想起来可以找江麓要钱。

“只要你保证在12月下旬供应600头猪,我们可以先给你货款。”毛奇也怕樟木把库存猪卖给别人,先打款订下来更稳妥。

“好,今天已经来不及,明天你先在申请了钱,我下午派人过来拿转账单。”刘正茂马上答应,钱还是落袋为安最好。

讲完这事,刘正茂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递给毛奇,说:“毛处长,这个小东西,麻烦你找人帮我做几个。”

刘正茂手里拿的是烤蛋糕的模具,他准备让何福营做南瓜蛋糕卖。

“小刘,这事你直接派给华林老头或者你姐夫也行啊。华林老头只想巴结你,让你多给他装自行车的机会。”毛奇笑着说。

刘正茂听到惊天消息,毛奇提到自己的姐夫,姐姐回家可没讲过这事,他马上问:“毛处长,别开玩笑,我姐姐什么时候找对象了?她回家从没提过。”

“你家不知道?张鹏武的满崽,张战东对你姐姐有意思,这段时间下班都不回家,守在小卖部帮忙。”毛奇讲。

“张战东年龄多大,人品怎么样?”刘正茂心里有家里辛苦种的白菜将被猪拱的感觉。

“小张是我看着长大的,这小子幼时很淘,到初中时转了性格,见到我也能主动打招呼,平时没听到什么关于他的闲话。尤其是参加工作后,现在好像当班组长,也在组织了。记不清他是53还54年出生的,年龄跟你姐姐差不多,或者小点点。”毛奇有意给刘正茂详细介绍张战东的情况。

这件事,是毛奇暗中怂恿的,他和张鹏武都看好刘阳云,干练、有礼貌、刚进厂时嘿一点,现在慢慢恢复后,外貌也不差。毛奇刚提这事时,张鹏武的老婆偷偷到小卖部观察过好多次,最后张家一致认为,刘阳云是张家理想的儿媳妇。

“那我就去会会这个张战东。”张鹏武虽是刘正茂的靠山,但刘正茂不会因此而出卖姐姐的幸福,他要把关,如果张战东入不了刘正茂法眼,刘正茂会坚决反对这种联姻。

现在是下班时间,小卖部门口买菜的职工和家属很多,大家选好菜后,有序排队等待称重付钱。刘阳云和萧长英每人守着一台秤埋头称重收钱。

小卖部编外员工老华同志站在菜摊外,一边帮忙整理菜案的蔬菜,一边维护现场秩序,督促大家排队结算。

刘正茂站在小卖部外观察,发现真有一个以前没看到过的青年在小卖部里面帮忙,正把库房里的蔬菜往案台上摆放。

这个青年身高不到1米7,着江麓厂的工作服,小平头,看上去显得有点斯文的样子,从做事的动作上看,应该平时在工作比较干练,是年轻人应有的样子。

走到菜案边,刘正茂喊:“姐姐”。

刘阳云刚给一位顾客称完重,听到喊声抬头,对刘正茂说:“你来了,等下,我一会就忙完。”

下班这个时间段,小卖部有个小高峰,忙完这个时间段,小卖部才能下班。

今天剩下的蔬菜不多,很快就能买完。刘阳云又埋头做事。华林看到刘正茂,立马跑过来,把刘正茂拉到旁边,从自己口袋拿出香烟给刘正茂散了一支,说:“小刘,好久不见你来厂里了。”

“是啊,大队那边秋收,不能出来。老华,还要谢谢你儿子,上次加班帮我们做了藕煤炉。”刘正茂客气地跟华林聊天。

“小事,不用客气。以后只要他能帮到的事,你给我讲,我让他去做。”华林很大气的对刘正茂说。

华林了解过,刘正茂在外面租了仓库,自行车放在仓库那边装配,而装配工只有老曾夫妇,姓鹿的和姓洪的两个青年,不知什么原因,并没继续装配自行车。

现在江麓厂每月只卖几十辆自行车,虽然都报给华林在装,但华林觉得要像老曾那样,每天都有事做才好,一个月能多100多块收入。

“老华,我还真有点事想请你儿子帮忙。”刘正茂拿出一张画有图的纸给华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