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对嫡长子赵桓极为失望的消息很快便为朝臣们所知晓。
谁都知道赵桓肯定已无缘太子之位,郓王赵楷的府上便热闹了许多。
政治投机自古就存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听完袁松辉的密报,赵佶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倒是关心起另外一件事的结果来。
“你是说三哥府上的那十位女子都还是完璧之身?”
袁松辉点了点头,应道:“是的,五位成年的皇子中,只有定王与郓王殿下府中的十位女子均未破身。”
赵佶苦笑道:“一个是真的没那意思,一个是看穿了我的意思。现在想来,这样的测试实在是无趣的很。”
“算了,去帮我把三哥叫过来吧!”赵佶坐回御案后,想了想,准备叫赵楷来聊聊天。
袁松辉不露声色的应声退了下去。
稍倾,郓王赵楷走进御书房,躬身揖礼,恭敬的说道:“不知爹爹唤儿臣前来有何吩咐。”
赵佶看了眼这个长得高大英武的儿子一眼,随口问道:“三哥最近可有满意的字画让爹爹欣赏欣赏?”
赵楷将头低下去一些,告罪道:“儿臣有些日子没有写字画画了,还请爹爹恕罪。”
“哦,那三哥最近都忙些什么呢?”赵佶瞟了他一眼,有些好奇的问道。
“最近我大宋征伐金国,大哥又去了军中,儿臣既忧战事,又担心大哥安危,也没什么心思做什么事。”赵楷躬身回答道。
赵佶目光一凝,闪过一丝异色旋即恢复如常,笑道:“难得你有这份心。那你便说说自己对宋金之战的看法吧?”
“那儿臣就放肆了,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便与塞外的异族是生死大敌。从秦汉时的匈奴,到隋唐时的突厥、吐蕃,到我朝时的契丹。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异族地处恶地,时刻惦记着中原的繁华富庶。只要中原王朝一出现疲弱之态,他们便会如狼似虎的扑过来。”
赵佶哦了一声,颇有兴趣的问道:“塞外这些游牧渔猎民族,在苦寒之地生长,韧性十足,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更别说消除祸患了。三哥可有良策?”
“若中原王朝国富兵强,如汉唐之雄,自不惧塞外异族。便是本朝,与契丹、党项旗鼓相当之时,也能有长久的和平。说到底,还是个自身实力的问题。塞外异族众多,彼此征伐不休,若中原王朝能利用得当,也能阻止或拖廷强敌的出现。”赵楷知道赵佶有心考较自己,这时自不会藏着掖着。
赵佶脸上一直挂着和煦的微笑,又问道:“单就宋金之战说说看法吧。”
赵楷最近一直在关注宋金的战局变化,确实认真思考过战事,当下回道:“儿臣认真了解过阿骨打与他底下的那些人,的确称得上是一时人杰也,恕儿臣直言,要想彻底击败金军,很难。”
说到这里,偷偷看了下赵佶。却见赵佶脸色如常,不起波澜。
“正因为很难,儿臣才愈发明白爹爹为何要下定决心伐金。如今我大宋正是国力最盛之时,西夏、高丽、北虏继灭,军心民心正是高涨可用之时,若不能趁此良机将金国彻底削弱。以后此消彼长,怕是很快会成我大宋心腹之患。”
“三哥以为我们无法彻底消灭金人?”赵佶注意到赵楷用的是彻底削弱而不是剿灭。
“爹爹的沙盘很好用,儿臣仔细看过。女真旧地,在辽东更北的苦寒之地,就算我们能一时攻进那里,却无法久据,代价太大。最好的办法,便是如旧日北虏对付女真的办法,对其分而治之。而这一点,对漠北的游牧民族同样有用。”
不得不说,赵楷在宏观上的大局把握上已经远超于时人。
赵佶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三哥很不错,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暂时到这吧。对了,若是韩世忠败了,到时我们怎么办?”
赵楷一愣,想了想,说道:“一时之败也没什么,我们有输得起的本钱。”
赵佶赞道:“好一句我们有输得起的本钱。”
“阿骨打主力已经南下,三哥认为他会在沈州与韩世忠决战吗?”赵佶问道。
赵楷摇了摇头,说道:“阿骨打用兵一向大胆,善于集中兵力攻敌一点,先以某一处的优势击败敌人,从而最后以少胜多。沈州离辽阳府太近,对我们太过有利,本来并不适合金人的选择。不过对手是阿骨打,他这个人用兵灵活,每有奇招,更何况,这个人骨子里骄傲的很,对金军的战力也十分自信,或许他偏选在沈州决战也未可知。”
“既无法确定,那该如何破局呢?”赵佶问道。
“马上便是秋高马肥的时节,这一点,对骑兵处于弱势的我们十分不利。耶律将军如今采取的占领一地,巩固一地的策略,儿臣深以为然。韩将军此时不宜妄动,他以沈州为诱饵引诱敌人救援,再寻机歼灭,这战术很高明。但阿骨打主力一至,我们在兵力上已不占优,在骑兵上反而居于弱势。在秋季与兵强马壮的金军决战于野外,反而对我们很不利。”赵楷说到这里,露出担忧之色。
既有大处的全局把握,又有细处的敏锐思维,至少,赵楷有成为一名优秀将领的潜质。
有空再看看他的内政能力与治国理念吧。
赵佶对赵楷今天的表现十分满意。
“三哥先回去歇着吧,过两天我们父子再好好聊聊。”赵佶伸了个懒腰,又说道:“到时带凤英入宫用午膳,我与娘子们一起见见她。”
赵楷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暗自告诫自己要镇静。
赵佶回到后宫坤宁殿,与郑皇后说起过两天赵楷夫妇进宫用膳之事。
“官家已经下定决心了?”郑皇后笑着问道。
她与淑妃王氏同为向太后身边押班,又一同被赐予赵佶。后宫之初,也曾各有心计,自被赵佶常常一起传授姐妹情深的诸般法门后,早已赤诚相对,心无芥蒂。若是赵楷立为太子,想来有这般情份,以后自己的处境也不会太差。
当然,以赵桓为太子,对自己来说最为理想,王皇后早丧,自然也不会再凭空多个太后来与自己并立。
只是赵桓明显不满意赵桓,那么立赵楷为太子反而对自己最为理想。
“还得再看看,也不急在这一年半载的。”赵佶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