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然许延寿却直接开口道:“御史大夫抬爱,水衡都尉、搜粟都尉均为两千石京中官员,臣恐无能为力。”
留在京中不是不行,但过不多久,但恐怕几个辅政的大臣为了争权夺利,斗争自然异常激烈,许延寿当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历史知识浑水摸鱼,但此时历史已经多少发生了一些改变,谁知道会不会出现变数,因此许延寿直接拒绝了。
此时霍光道:“既然瑞侯愿意牧守一方,不如就随了瑞侯之愿,诸位以为如何?”
“臣等附议。”众人听霍光如此之言,相互看了一眼,纷纷喊道。
牧守一方之事算是稳了,但这事儿本身却不算交易。
要知道各郡之间差距也是极大的,边郡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战乱入侵,失手便是掉脑袋的,而内地郡国则不然。
当然,越是这样的边郡也越容易出成绩。
但是功绩对许延寿来说有用吗?
一点用没有!
许延寿现在马上即将成为两千石大员了,而他不过才十三岁。
目前已经够惊世骇俗的了,许延寿也没想这弱冠之间当丞相,再往上根本没必要。
因此,许延寿便想着担任个内地富饶的郡担任郡守便好了。
他的目标主要是兖州、徐州及扬州三个州中任意一个郡便好了。
霍光直接问道:“先帝太初元年,全境一百零九郡国,郡九十一,国十八。截止目前尚未有增减。
拿舆图来,给瑞侯看一下,瑞侯可有中意之郡国?”
霍光说着,却瞥眼看了一下鄂邑盖长公主及左将军上官桀。
郡国虽多,但其背后势力却甚少,作为两千石的高官,其太守或者相国的位置若是想要坐稳,在京中每个后台怎么可能?
因此,这些郡国也是有势力范围的。
许延寿自然老早就打听好了那些郡属于谁的势力范围。
这一次许延寿若是想要选择自然不会选择其他势力范围的,定然是左将军上官桀和鄂邑盖长公主势力范围的。
这边是虽然未言语,但众人皆有默契的政治交易。
许延寿老早便已经选择好了想要去的郡,那就是后世的江苏、浙江一代的会稽郡。
此郡春秋之时乃是吴国、越国故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时期设立了郡,汉朝初先后是楚王韩信,荆王刘贾、吴王刘濞的封地,但是七国之乱刘濞造反,国除,置郡,又叫吴郡。
其郡的驻地乃为吴县,就是后世的江苏省苏州市。
其所处位置靠近闽越国,西汉时期,闽越多次造反,现在早已经给平了。
许延寿选择此地自然有其原因:首先,其本身是有历史根基的。春秋时期便是中原腹地的边缘。其次,现在会稽郡虽然经过战乱,但已经基本平定了;再次,远离中枢,即便是到时候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伙同鄂邑盖长公主造反,恐怕也牵涉不到许延寿;最后,此时此地乃是后世的江淮平原之所在,晋后,衣冠南渡,此地得到彻底开发后,一直便是我华夏的粮仓之一,经济更是繁华异常。
选定之后,许延寿指了指舆图道:“大将军,臣愿前往会稽郡。”
左将军上官桀一听,面色有点难看,会稽郡在此时已经恢复了元气。
上官桀也是刚刚到手没多久,现在就被许延寿给相中了,上官桀简直难受的不能再难受了。
霍光一听,瞥了一眼面色难看的上官桀,开口道:“诸位以为如何?”
此时谁都没说话,众人皆知会稽郡现任太守乃是上官桀刚刚推上去不久的,别人发言权不大,主要看上官桀的意思了。
上官桀心里万分不愿,但还得捏着鼻子开口说道:“附议。”
上官桀已经开口了,众人自然便没有意见了,纷纷附和道:“臣等附议。”
听到这句话,许延寿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此前,朝议时间有点长,汉昭帝早已经离开,他走只是,许延寿此时尚且没有议论呢。
霍光听此,开口道:“那我便将此事奏报陛下,请陛下批阅了。”
接着霍光道:“诸位可还有事要议?”
众人纷纷看了看,没有人再说。
“那就散了吧。”霍光手一挥对众人说道。
众人便纷纷散去。
许延寿自然也准备散去,他一边走着,一边思考着这次前去该带谁一起去。
刘志许延寿一定得带走了,许延寿已经准备将他培养成大科学家了。
刁德,这段时间许延寿也使唤顺手了,许延寿想要带走。
贾政道,其对危险的敏感简直就是个人形警报器,许延寿自然也有带走的想法。
孟自强此人,许延寿思索了一番,恐怕就算是许延寿有意让他随自己一起走,他同意的可能性也不大。但终究在自己手底下待了那么久,为自己做了不少事,该回报的自然也得回报,趁着这个机会,许延寿准备问问他的想法是想去外地人任一县令还是想要留在京中任个实职。
“延寿!延寿!”正思索着,许延寿却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
许延寿回头一看,发现是大将军府长史杨敞,也是自己未来岳父喊自己呢。
许延寿赶紧拜道:“岳丈,喊小婿可有何事?”
杨敞一听,黑着脸道:“黛君尚未进你许家门,你这一声岳丈,我可当不起!”
许延寿一听,一愣,看着杨敞这样子,不太明白杨敞这是咋回事。
还是杨敞先憋不住了:“延寿!你即将出京前往千里之外的会稽郡任太守,此一去上尚不知道多久才能回,你就令我家黛君干等着?
你年轻有为,不足十五便为太守了,过上几年,也不愁娶妻。
可若我家黛君过了十五,可就不好嫁了!”
许延寿一听,原来是为这事儿啊!
他此前没想过那么早结婚,后世男子不得早于二是二周岁,女子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结婚。
许延寿一直没想过这件事。
但此时若是女子十五岁再不结婚,那么赋税便要增加了。
因此,一般女子,十二三岁便已经结婚了。
许延寿看自己老丈人紧张的样子,便开口说道:“岳丈,小婿回家与父亲商议,上任之间完婚如何?”
杨敞的脸这才阴转晴,颔首道:“这才像话。”
接着杨敞道:“会稽郡山高地远,你前去任职,定要小心。”
“多谢岳丈关心。小婿自当牢记岳丈教诲。”
“嗯!一起走吧!”
两人没在多聊,一起回了家。
到家后,许延寿没有去自己的侯府,而是前往了自己大兄家中,这事儿他准备和自己父亲说一声。
庄稼人,种地种习惯了,不种点什么东西他不习惯。
此时过了年,正是到了蔬菜种植的时节了。
许父在小院之中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精耕细作,准备种点蔬果,此时正在平整土地呢。
许延寿见此,脱了衣服走过去接过自己父亲手中的农具,帮助自己父亲平整起来。
许父一看,便知道许延寿有事,因此说道:“延寿吾儿,可有何事告知为父?”
许延寿刚想说,这时候自己嫂嫂抱着闺女过来了,看到许延寿,不禁一阵惊喜道:“叔叔何时到的。”
许平君看到许延寿前来,张开两个小胖手就想让许延寿抱。
许延寿从自己嫂嫂怀里将许平君给接过来,在京中的自己家人算是齐了,许延寿这才开口说道:“见过嫂嫂。我也是刚到。”
接着许延寿继续说道:“父亲,嫂嫂。我有事和你们说。”
许父和自己大儿媳妇对视了一眼,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们心头出现。
许父还是问道:“何事?”
许延寿笑着说道:“好事。父亲,我升官了。成为两千石大员了。”
“这是好事啊!得庆祝庆祝!”许夫人喜上眉梢道。
接着许延寿道:“过些时日,任命下来,我便要前去会稽郡任太守了!”
“会稽郡?”许父皱眉,“可是昌邑向南的那会稽郡?”
许延寿颔首:“没错。”
许夫人一听,也皱起眉头,他以为在京中就近提拔成为两千石的大员了呢。
许父叹息一声道:“你大兄二兄远在西域。你也即将前往大汉东方了。”
语气之中带着不舍。
许延寿跪地对许父磕头道:“父亲,儿任太守这段时间无法再父亲面前尽孝了。还望父亲大人这段时间保重身体。
臣定当抽出时间前来看望父亲大人。”
许父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惦念我。我身体英朗着呢。”
许夫人也不知说什么,便没有多说。
三个人沉默了片刻,还是许父先打破了此事的安宁,他突然开口道:“延寿,你今年也十三了,现在你又要前往会稽郡任太守。打算何时将她娶进门?”
也巧了,自己岳父刚刚说了这个事儿。自己父亲又提。
这年代也催婚……就是有点急,一个才十三,一个刚十岁,还是个小屁孩,就催婚了。
难得遇到有情人,结婚就接吧。
许延寿道:“父亲,此前岳丈曾说过此事。不如在我任职之前将其娶进门可好?”
许父满意的点点头:“这才算个男儿所为!”
许夫人也赶紧说道:“我这就去请人算算近些日子,那些是好日子。我赶紧张罗张罗。”
一边说着许夫人一边出了门。
正聊着,门外有诏令许延寿进宫。
许延寿知道,恐怕是汉昭帝知道自己前往会稽郡任职的事情了。
和自己父亲说了两句,许延寿便跟着传诏的人入了宫。
果然如此!
看到许延寿进来,汉昭帝立刻起身。
许延寿则是向汉昭帝行了一礼,汉昭帝走下台阶将许延寿扶起来道:“瑞侯快快请起。”
许延寿赶紧起身。
汉昭帝道:“事情大将军已经给朕说了。”
许延寿沉默没有说话。
汉昭帝走到舆图旁边,看着舆图,他将手摸向了会稽郡的位置。
过了片刻才转身,汉昭帝带着一丝不解的疑问向许延寿问道:“瑞侯,你就那么希望离朕远一些么?”
许延寿这时候才说道:“陛下可曾记得臣第一次向陛下提及外放之事时候说的话?”
汉昭帝点着头道:“记着,一直都记着。平民黔首几无进身之阶,众郎官尽皆高官、富商子弟。”
许延寿点点头道:“臣曾言,臣愿调查此事,平我大汉大患。”
此事汉昭帝已经知道许延寿去意已决了。
汉昭帝叹息一声,还是十分不舍。
许延寿乃是汉昭帝自小一起长大的亲信,几个辅政大臣,名为辅佐,实际决策汉昭帝做的极少,整个朝堂,汉昭帝直属之人甚少,许延寿乃是汉昭帝最信任的一个。
过了片刻,汉昭帝道:“延寿此去会稽,日后朕还可信任谁?”
语气之中带着深深的怨念。
显然,对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做任何决定都得通过三个辅政大臣来进行,他十分的不满。
许延寿赶紧道:“陛下,且不可如此说!大将军等皆先帝给陛下留下的托孤重臣。尽皆忠诚之辈,陛下如此说臣,令大将军等置于何地?”
汉昭帝也知道自己失言了,当即改口道:“朕的意思是,瑞侯乃是朕自小玩伴,若瑞侯去了会稽郡,朕还能亲近谁。”
虽然意思比较勉强,但终究糊弄过去。
说完,汉昭帝便令众人离开,道:“朕和瑞侯叙叙旧情。你等先散去吧。”
“诺!”
众人离开。
汉昭帝这才小声开口向许延寿问道:“瑞侯。你此去会稽,朕在京中如何自处。”
许延寿拜道:“陛下,先帝为何令大将军、车骑将军等辅佐陛下?”
汉昭帝迟疑道:“皆因他们可受父皇信任。”
许延寿点着头道:“先帝雄才大略,识人善任,既然令大将军等辅政,定然是信得过大将军等人。
陛下不必担心。”
汉昭帝点点头。
想到之后的事情,许延寿接着多说了一句道:“先帝既然令原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将军。定然在先帝看来,众人最值得信任的便是大将军。
若未来辅政大臣之中产生分歧,陛下或可思考一下先帝安排的深意。”
这话许延寿即便不说,凭借汉昭帝的聪慧也能想到。
但是怎么也是自己发小,尽管历史书上汉昭帝并未做什么错的选择,但是许延寿还是不放心,冒着风险嘱咐了一句。
显然,汉昭帝听进去了,他开口重重的对许延寿点点头道:“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