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在大京开坟捡骨三十年 > 第48章 冒籍科考引人生巨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章 冒籍科考引人生巨变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生意场上摸爬打滚多年的李伯华坚信一条真理:遇事不决,用钱开路。

这世界上,只要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儿。

于是他通过朋友关系,结识县城衙门里面的人脉,上下打点,左右通融,花了大半年时间,终于把户籍搞了下来。

等到明年,他儿子李九官便可去参加县试。

而李九官,也不负他老爹的厚望。

第二年,他直接以县试、府试双料第一的好成绩,取得童生名号。

童生尚无科举功名,算是一个科举入门资格。

唯有通过省级学政主持的“院试”考核之后,成为“生员”,也就是所谓的“秀才”,才能获得最低级的科举功名特权。

大京朝明文法律规定,秀才以上,见县官不跪、免除徭役、不可随便用刑。

且大京朝皇权不下县,县级行政单位,多以地方乡绅管理,而秀才,便是地方乡绅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然,这些乡绅之中,也有像钱三守那样的“绅二代”,是不需要功名,就能获得特权的。

话归正题,李九官县试、府试都取得出色成绩,可谓是一鸣惊人,所有人都认为,接下来的院试,李九官那是手拿把撺,能够轻易考取秀才功名!

毕竟童生考秀才,就如小学升初中,录取率还算比较高。

只有举人以上,对李九官才会有点难度。

就算如此,李九官中举的可能性,依旧极大,他很有可能会成为,长乐县近十年来,唯一的一个举人。

果然,李九官还就真如人们所猜测的那样,轻轻松松就成了秀才。

接下来是三年一次的“秋闱”,秋闱对所有考取功名的读书人而言,都是重中之重,就好比地球上的高考。

在秋闱中成绩出色的秀才,可获得“举人”称号。

举人所获得的特权,比秀才要多许多。

除了能进入仕途当官之外,还可永久获得京城会考的资格。

可正当李九官为秋闱发起冲击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

此事直接就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

原来,有长乐县土族科举人士,见李九官成绩优异,风头无两,便心生嫉妒,竟写信给前来秋闱监考的钦差大臣,举报李九官学籍作假!

科举乃是大京朝大事,上到天子,下至子民,无不关心。

其公平性,关乎大京朝之根基。

所以,这封举报信,迅速引起了粤省督抚和都察院的注意。

粤省总督亲自下令,一定要查明真相,不冤枉任何一个无辜的考生,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徇私舞弊的考生。

省城大怒,立即震惊整个长乐县城。

一时间,上至县令,下至衙役兵勇,人人自危。

其实,违背大京律法,暗地里买卖学籍之事,早有发生,至今已存在了几十年时间,县城里头所有收了钱的人,都觉得这事儿无伤大雅。

毕竟皇权不下县,只要不直接在科举考场作弊,无论是京城那边,还是省、道两级地方政权,应该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无视。

只可惜,这次出了意外。

此次前来粤省监考的钦差大臣邬鸿辰,出自粤省第一书香世家邬氏家族,其饱读圣贤书,刚入仕途不久,行事作风颇具理想主义风格,不念人间疾苦,更不懂得世故变通。

且其早年在粤省参加科举,早有听闻客族读书人冒籍科考之事,并且认为此等歪风邪气不可助长,因为这对粤地土人是极其不公平的。

于是,当他听闻有人冒籍科举,便立即下令,一定要严查重查。

结果将整个长乐县都翻了个遍,抓出了十几个冒籍参加科考的客族人。

而李九官,便是其中之一。

这十几个冒籍科考之人,当即就被宣判,剥夺秀才功名,永久取消科举资格,并且重打八十大板,发配粤西徭役三年,重罚钱银三百两。

除此之外,那些和冒籍者沆瀣一气的县衙官员,上至县令,下至乡绅,革职的革职,坐牢的坐牢。

此事可谓是撼动整个长乐县,让长乐县大换血。

同时也加剧了长乐县土族和客族之间的矛盾,土族怪客族冒籍取巧,坑害了整个长乐县,客族则怨土族手段下作,竟然向钦差大臣写举报信,断了客族读书人的仕途之路。

而最惨的,还是那十几个被发配粤西徭役的读书人。

他们本是读圣贤书的人上人,如今却成为了做苦力的阶下囚。

三年徭役还不是最痛苦的,永久取消科举资格,对他们才是摧毁性的。

李九官徭役三年回来,早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他变得意志消沉,终日饮酒作乐,沉迷青楼。

他爹见仕途之路已不通,便想要他接手家族生意,还劝他说,做一个家财万贯的商人,也并非不是一条出路,不必在科举这一棵树上吊死。

然而,李九官却对他爹心生怨恨,心说要是当初你不给我冒籍,让我老老实实回闽地参加科举,我也不至于落到如此下场。

所以他表面上答应李伯华,愿意接手家族生意,可却无心经营,结果导致,他所经手的买卖,不是这里亏本,就是那里亏本。

李伯华见他如此无能败家,气个半死。

不过他也知道,不是他这个儿子不懂得经商,而是他不愿意做这一行,毕竟在大京朝里头,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商人赚的钱不少,但是社会地位却很低,往往会被人看不起,甚至被视作贼眉鼠眼的奸诈小人。

李伯华就想:

得,不想经商是吧,那就别经商,在家里呆着,只要不到处霍霍,这偌大的李家,还是能够管你一辈子衣食无忧的。

年纪到了,赶紧给我娶妻生子就好,你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孙子。

可是,当李伯华兴致勃勃,正要去给儿子物色媳妇,这时候,李九官却从青楼里带回了一个姑娘:

“爹,孩儿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翠春楼的秋花。”

“今生难登皇城殿,不如醉做柳三变。”

“爹,孩儿已经找到人生的目标了,孩儿要做一位诗人!”

“自古名与利,转眼都成尘,唯有名诗篇,万古永流传。”

李九官确实颇有文才,出口就成诗。

可在他老爹李伯华眼里,他这就是不务正业。

做柳三变有什么好?一辈子靠着青楼女人养活,无能至极,还有脸了?

于是当即就摔杯大怒:

“你特么给我滚!”

“要是再敢混迹青楼,我打断你的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