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父皇唯一一次凶我,是在我十二岁的那年。
那天母后像往常那般唤了我一声“小慕辞”,可我不知怎的,心里有些恼怒。
于是我便顶嘴:“母后,儿臣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再这样唤儿臣了!”
结果母后没有生气,父皇倒是生气了。
“既然你都不是小孩子了,那你还跟你母后计较什么?”
他一把将母后夺入怀里,目光有些凌厉地盯着我,“你是长大了,但是你母后还小啊。”
那一眼,看得我有些脊背发凉,甚至来不及思考父皇说的话究竟在不在理。
我似乎隐隐感受到,外边那些有关我父皇的传闻......兴许是真的了。
后来,母后还是喜欢管我和妹妹叫小慕辞、小卿辞,但我再也没有一点怨言了。
因为母后笑起来真的好美,好好看;嗯,当然也有别的原因。
在我十六岁那年开始,父皇便渐渐开始把朝堂上的政务交到我的手上。
这时的父皇已经年过四十了,但我却觉得他一点儿也不显老,依旧生得风度翩翩,俊美的面容上沉淀着一种说不清的韵味。
母后就更加离谱了。
古书云:人老珠黄,色衰爱弛。
但是这种现象似乎并没有发生在母后身上,她的脸色总是那么红润有光,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
甚至还会管父皇叫做大哥哥......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多年前父皇那样呵责我确实是有原因的。
因为母后在他眼里,永远都是最需要疼爱的小公主。
母后常常跟我和妹妹说:一辈人,有一辈人要做的事情,她和父皇要做的事情都已经了却得差不多了,未来都是属于我们的。
后来父皇又告诉我,要成为一国之君,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学。
我现在要是遇见不会的事情,他还能出手教导。
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勤奋一些、多学一些,因为再晚些遇到麻烦,父皇就不会帮我了。
结果就是,在我十八岁的那年,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晚上,我的父皇和母后突然连夜逃出京城,浪迹天涯去了。
只留下传国玉玺和一封禅位诏书,还让我照顾好妹妹......
其实对于这一天的事情,我并没有很意外。
父皇为母后精心创造好的盛世江山,我一定会为他们紧紧守护好的。
可是我该怎么照顾妹妹嘛?妹妹耍起刀枪来,我真是一点胜算都没有啊......
只不过,父皇和母后出去玩了一年多的时间便回来了。
我便安排他们在韵阳宫安心颐养天年。
而妹妹也在她十七岁的那年,与虞家其他晚辈比试时脱颖而出,隔代继承了舅爷爷的衣钵,拿到了虞家军祖传的那柄长枪。
大颐八十四年,我将妹妹册封为镇国燕阳公主。她终于夺下了隔壁苟延残喘的西丹国,居然还把西丹国太子据为己有。
又历经几年,周边野心勃勃的小倭国也被她平定,至此,天下太平大统......
母后是在她六十多岁的时候,身体开始变差的。
父皇分明还年长母后八岁,身体却依旧硬朗。
但是自从母后病弱后,他的身体也如同山倾般,每况愈下。
在一年冬季,京城像往常那般飘起了雪。
我和妹妹却突然收到了,父皇让我们一大早带着所有皇子皇孙前来韵阳宫的消息。
我下意识地知道大事不好,即刻带着我的皇后还有皇子们前来韵阳宫......
母后安逸地躺在父皇怀里,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
我和妹妹刹那间跪在床榻前,和我身后的皇儿们哭成了一片。
父皇颤抖地摸着母后的脸颊,却是一滴泪都没有落。
他状态有些消沉,一边喝着温酒,一边告诉我们当年他和母后恩爱的那些往事......
但我们发现,他的目光总是时不时地落在他拇指上的扳指那儿。
我们就在榻前听了一个时辰,突然察觉到他的气息变得有些急促。
父皇低头看着怀里的人,倏而绽出一抹微笑,唇角流出一丝鲜血......
他掩饰着痛苦的神色,顿了顿,闭上眼睛,苍老的面颊竟然漾着幸福:
“愿愿,天那么冷,臣来陪你了。”
我和妹妹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父皇在酒里给自己下了毒!
“传太医!快传太医!父皇......父皇您再坚持一下!父皇!!”
他摇了摇头,又笑道:“我和你们母后,又要重逢了......”
......
韵阳宫外,丧钟沉响。
【大颐一百零七年,韵阳长公主病逝韵阳宫,武帝哀恸,抱于怀中,宣一切皇子公主于宫中诀别,遂饮鸩自尽。】
——《颐书·颐武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