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旁支贵族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臣的确与老师探讨过变革之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六十二章 臣的确与老师探讨过变革之法

“傻丫头……我几时不要你了!“

贾璘看着哭的梨花带雨的晴雯,捏了捏她脸颊。

拉着她坐在了自己腿上,笑道:“你倒成了爱哭鬼了,不是说好了,要给我当一辈子贴身丫头的吗?”

听到这话,晴雯微微一愣,哼了一声,反驳道:“公子如今有了瑞珠,哪里还要晴雯……”

呃……

这话倒是让贾璘一愣,随即想起来,这几日因为秦可卿的缘故。

几乎都是她身边的丫头伺候着自己。

如今被晴雯这么一说,倒还真是……

这般看来,是自己冷落了这几个丫头?

金钏和香菱两人多半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唯有晴雯是个直性子的,也不怕得罪人……

“明儿你来屋里,伺候我和大奶奶的起居,你可做得到?”

贾璘沉默了一阵,笑着揉了揉晴雯的螓首,出声说道。

相比于不怎么熟悉的瑞珠,他其实还是比较希望晴雯伺候自己。

“真的?”

晴雯顿时眼睛一亮,立马抹了抹眼泪不哭了。

她其实最怕的就是公子不要自己了,至于其他的她才不管那么多呢。

尤其是那个瑞珠,从进了府里之后,便明里暗里的防着她们。

“真的,这下可乖了?”

贾璘见晴雯这般模样,哑然失笑。

“公子……那今晚我伺候你可好……”

晴雯闻言,狐媚子脸微微一红,低着头主动凑近贾璘脖子处,丁香灵活的饶了绕……小声的在贾璘耳边轻语了几句。

贾璘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这丫头谁学的?

“再过几日吧。”

贾璘回过神来,伸手将晴雯揽入怀里。

他和秦可卿正值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如今瞒着她宠幸晴雯,倒是有些不大好。等过些时日,再提出来比较合适。

“可是……”

晴雯一听又是这话,顿时小嘴微微撅,有些不高兴起来。

贾璘笑着拍了拍她的浑圆,柔声说道:“放心吧,到时候你可别后悔才是!”

“公子……晴雯不会的。”

晴雯连连摇头,脸颊微微羞红,将螓首贴近贾璘心口,喃喃自语道:“晴雯等这一天,都等好几年了!”

看着怀里晴雯,脸颊紧紧贴着自己,如同小猫一般。贾璘楞了几许,忍不住伸手捏住了晴雯的光洁的下颌。

晴雯嘤咛了一声,脸颊红扑扑的,微微闭上美眸。

似乎是在等着贾璘的下一步动作……

“公子……宫里头来人了!”

就在这时,只见小丫头玉钏,急匆匆的跑了进来,看到这一幕脸颊顿时一红。

忍不住别身子,急切的解释道:“宫里的戴公公,带着人过来宣公子入宫面圣………”

戴权?

他找自己做什么?

贾璘眉头一皱,此时倒也顾不得其他。

将瘫软如泥的晴雯扶起,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

“公子,我帮你……”

玉钏见状,连忙忍住羞意,几步上前,给贾璘理顺了衣服。贾璘微微一愣,心中倒是暗赞一声。到底是王夫人调教过的,眼力的确不错。

……

贾璘府上,后院。

丫鬟瑞珠大步来到了书房。

秦可卿此时正拿着贾璘写下的一首诗,认真的揣摩着。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夫君作诗很厉害。但她也没想到,会高到这个层次!

以至于随手之作,都会让她震惊不已。

“小姐,宫里头来人了,说是要让姑爷入宫觐见圣上……”

这时,瑞珠小跑着进来,喘着气将宫里头来人,召贾璘入宫的事情说了一遍。

秦可卿美眸微怔,她若是没记错。

今日夫君才是去了宫里,怎么刚回来,便又要进去。还是去见天子……

这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可有说是什么事?”

秦可卿脸色微变,忍不住有些担忧道。

她虽然不懂政治,但好歹也是出声官宦之家,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圣上召见有时候可不是一定是好事。

“这奴婢就不知了,只是见姑爷出府之时,有些……有些脸色凝重。”

瑞珠犹豫了一下,抬头说道。她倒不是故意说这话吓秦可卿。贾璘方才随戴权出府去时,的确是脸色不对劲。

听到这话,秦可卿柳眉微蹙,若是如此,那……

“大奶奶,荣国府的琏二奶奶也来了……”

这时,便见外头一名丫鬟走了进来,禀报道。

秦可卿正思索着贾璘入宫的事情,心中始终放心不下,此刻又听到荣国府的人来找,一时间也愣住了。

不过好在听到是王熙凤。秦可卿倒是松了口气。

她与凤姐儿极为投缘,上次便说了,若是得空,要多来串串门,如今对方头一回上门来,哪有不出去迎接的道理。

再者说,她也知道夫君正与贾家闹了一场。如今对方主动登门,也不能怠慢了。

“将琏二嫂子请入客厅,我稍后便去……”

秦可卿深吸了口气,出声说道。

……

却说贾璘这边。

一路战战兢兢随着戴权入了皇宫,沿途问了戴权几次,对方都是笑吟吟的打着太极。

就是不明说隆庆帝找自己所谓何事?

贾璘心中一时拿不定注意,只以为是因为贾家前些时日的事情,余波未消,所以暗自做好了腹稿等到隆庆帝一问,他便立马出言表忠心……

“臣贾璘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步入御书房,看着坐在龙椅上的隆庆帝,贾璘连忙上前恭敬的行了一礼。

“起来吧,不必多礼……”

隆庆帝微微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了贾璘一阵,随即淡淡的说道:“朕听闻你今日去乾清门观政了?”

“回圣上,确有此事!”

贾璘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心中却是有些诧异,难不成不是贾家的事,而是与今日观政有关?

“李子正可是你授业恩师?”

隆庆帝微微点了点头,话锋一转,又问道。

“是!”

贾璘美眸微皱,心中忽然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

李子正是他老师,这是隆庆帝想查,基本上瞒不过。

而且今日他才从李子正府邸出来……

难到是李子正哪里出了问题了?不应该啊,按理来说,李子正在翰林院呆了两年,这段时日,已经传闻说圣上要重用他。这消息可不像是假的。

隆庆帝这会儿询问自己和李子正的关系,又是何用意?

“呼……”

隆庆帝见贾璘点头承认,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最后又道:“今日李子正见朕,给朕呈上了一份变革之策,此事你可是知道?”

此话一出,贾璘顿时一惊。

连忙抬起头来,便见隆庆帝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

以及一旁的戴荃,此刻也是如此。

贾璘心中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老师他……

“贾探花?圣上问你话呢!”

这时,见贾璘许久未曾回答,戴荃忍不住出言提醒道。

其实他原本途中是想要提醒一下贾璘的,只不过此事涉及太广,在未得到圣上许可之前,

他不敢向任何人透露任何消息,即便是贾璘也是如此。

沉思良久,贾璘深吸了口气,迎着隆庆帝探究的目光,微微摇了摇头:“回圣上,臣……不知!”

他确实不知道,李子正会将摊丁入亩之策,呈上给隆庆帝!

但此时他心中已经明白,李子正此举,估计是要将他从这件事中摘出来。毕竟摊丁入亩之策,一旦实施,他这个提出策略的人,定然是会天下乡绅士族的嫉恨。一旦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无妨,你与朕说实话,此策可是与你有关?”

隆庆帝眯了眯眼睛,又问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此话一出,便是一旁的戴荃,此刻也是有些激动,目光灼灼的看向了贾璘。

这等良策,若真是出自贾璘之手,他日岂止前途无量?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贾璘不由得深吸了口气,思绪飞转。

李子正将摊丁入亩之策,献给了隆庆帝。但是隆庆帝竟然能想到自己身上。

可见是有了猜测,或者是调查过了,否则怎么会为此召见自己……

他若是装作不知,日后清算,便构成了欺君之罪!但是若是应下会不会影响了齐阁老和老师的布局?

“回圣上,臣的确与老师探讨过变革之法………”

在隆庆帝的压迫下,贾璘暗暗苦笑,只能这般居中回答道。

若是早知道提出摊丁入亩,会惹出这么多麻烦,还不如不说,这会儿完全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了。而且这隆庆帝竟为何这般笃定,变革之法与自己有关!

恐怕在李子正客厅中发生的事情,多半他已经知道了。

“摊丁入亩,将丁税并入田赋,以土地之多寡定税!乃国之良策也!”

隆庆帝闻言,深深地看了贾璘一眼,能够想出这等良策,此子果然是他的副将。

这才刚入翰林院,便直接给了他这么一份大礼。看来,上天待他不薄啊……

一旁的戴权此时也是眼睛一亮,这般年纪能够便能够想出这等惊世骇俗之策,果然不愧是大乾百年最为年纪的一甲进士。

“依你看,以大乾如今之现状,该如何实行此策?”

隆庆帝微微思索了一番,不待贾璘反应,便有继续问道。

李子正是否打算独自推行变革,将贾璘摘出去,这些事他不管,他关心一件事,那就是摊丁入亩在眼下这种环境下,能够顺利的推行。该怎么去推行?

这也是他特意召见贾璘的原因!

摊丁入亩牵扯太广,仅仅只是因为李子正的口述,他依旧无法下定决心。

贾璘闻言楞了一下。

心中暗暗叹了口了一口气,果然,隆庆帝能够召见自己,是早就摸清了情况。

多半李子正府里发生的事情,都已经传到了这位天子的耳中。

这个时候他要是继续藏拙,那就是真的蠢了。

想到这,贾璘拱了拱手,出声说道:“回圣上,此策非一朝一夕所能成,若欲实行,应当先清丈土地,普查人口,核田归税,此外还需朝廷官员配合宣传,执行,监督,持续跟进……”

摊丁入亩的实行,清丈土地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如果摸不清田地的多少,自然无法定税,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但是往往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时代,进行人口普查和田地清丈是最为复杂的。因为他动摇的乡绅地主,最为核心的利益,必然会有一些人想发设法的破坏,造谣,乃至于发动朝中的力量。

对清丈的官员进行弹劾污蔑,栽赃陷害无所不用极其。

然后还要根据土地和人口数量来计算应该征收的税额。在征收过程中,将所有税额按照田亩数统一征收,不再区分田赋、差役和丁银等项。

总的来说,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的付出的精力不是一星半点……

“配合宣传?”

隆庆帝皱了皱眉头,清丈土地他能够听懂,但是这配合宣传,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好端端为何还要宣传?

“是,底层百姓愚昧者居多,一项政策的实施,若不能由朝廷出面引导宣传,则必然会为有心人加以利用,污蔑执行官吏,乃至朝廷和圣上,与政策的推行不利。”

贾璘淡淡的回应道。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些基本东西,只不过眼下大乾根本没有重视过。

比如纸媒的传播,报纸之类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这个时代推行开来,成为良好的宣传工具。

隆庆帝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不可否认贾璘说的的确有几分道理,底层民众能明辨是非者,少之又少。

这‘政策宣传’的确不可少!

……

随着隆庆帝与贾璘一问一答,隆庆帝的脸色愈发缓和起来。

若说先前只是怀疑,但是此刻,他心中已经确信,摊丁入亩这项变革良策当真是出自这少年之手了。

想到此前内阁众臣商讨良久,都始终无法解决的难题。

竟被眼前这十六岁的少年给解决了,隆庆帝不由得深吸了口气。此子,果真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拟旨,令内阁众臣明日前往养心殿议事……”

随着贾璘的身影,缓缓走出御书房,隆庆帝收敛神色,朝着一旁的戴荃吩咐道。

虽然他心中已经迫切的想要去实施这项变革,但是作为天子,方方面面都要考虑,摊丁入亩之策,牵扯太广,不可能紧听贾璘李子正等人一家之言。

还是要召集内阁,商讨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