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秦业回到家中,连忙命人唤来女儿,将这一消息告知了秦可卿。
秦可卿当即一惊,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一旁的丫鬟瑞珠,此时也惊呆了,姑爷……不是,贾公子是新科进士,还是三鼎甲的探花……
“父亲可曾听错?”
秦可卿美眸激动,声音微颤的询问道。
少年探花,她即将嫁之人,竟然是新科探花,这换成任何一位女子。
都不可能不动容吧,这个时代,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的夫婿是一位前途无量的新科进士?
即便是她,此前对贾璘没什么要求,但心中仍然有一丝期盼。
而如今,贾璘高中探花,则是填满了她心中对夫君最完美的幻想。
三鼎甲的探花,这等年纪,若是嫁给他,这辈子自己还有何所求?
“如此大事,为父岂能草率?”
秦业笑着抚了抚须,眼中全是得意之色。
他的女婿是新科探花,自己这位岳父自然脸上有光。
也多亏了自己女儿有眼光,否则自己险些错过了这等女婿!
短短三年时光。便从一位无父母护持的旁支子弟,成为了顶门立户的少年探花!这是何等的能为?称一句人中龙凤不为过!
“那……那贾公子何时……”
秦可卿心中激动,一时间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起来,她是想问贾璘何时才能过来娶她,但瞬间便意识到,自己一个女儿家,在父亲面前说出这等羞人的话。
岂不是叫人尴尬,瞬间便脸红不已了。
秦业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在意女儿的这般神态,笑着出声说道:“此前为父与李大人有过商议,璘儿殿试之后,便会来府上纳征,随后你二人自可择黄道吉日,及时成婚!”
秦可卿闻言脸颊微红,螓首低垂,羞涩不已。
但一想到自己将来的夫君,是新科探花,心中也是一阵激动。
“放心吧,可儿,眼下最紧要的便是你的婚事,为父自会将一切嫁妆备好,不会让你夫家轻看了你!”
秦业抚了抚须,笑着出声说道。
眼下贾璘高中探花,说起来,他们家还是高攀了。
这等佳婿,他又岂能草率……
“爹爹……女儿先告退了!”
秦可卿听到秦业这般谈论自己的婚事,面色燥红,不敢再呆下去了。连忙拉着还沉浸在幻想当中的瑞珠,出了客厅往后院去了。
秦业见状深吸了口气。其实说起来,他的压力也挺大的,毕竟如今贾璘高中探花,还这般年少。
这朝廷里不少大员们可都盯着,想要召他为婿。他不过是区区一名五品官员,若是再不抓紧一些将婚事办了,恐怕夜长梦多,耽误了女儿。
……
却说另外一边。
荣国府内,林黛玉的房间里。
紫鹃坐在床头的一角,担忧的看着床上坐着的林黛玉。少女双臂抱膝,蜷缩在一处,一双星眸闪烁着丝丝泪光。
看着林黛玉可怜兮兮的模样,一旁的紫鹃颇为不忍的叹了口气,劝说道:“小姐,璘大爷还未回来,何不等他回来,亲自问问他,说不定其中有误会呢?”
自打黛玉在荣庆堂内听说了贾璘有婚事在身后,整个人当场便气昏了回去,如今醒来之后,便在蜷缩在床头的一角,抱着被子发呆。
看着让紫鹃担心不已。
林黛玉微微摇头,红润的樱唇微微抿着,几行泪珠儿顺着天仙一般的脸颊,滚滚滑落……如豆子般落在被子上。
她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骗人!璘大哥骗人!都是骗自己的……自己就是个傻子,白白被他骗了……
林黛玉越想越委屈,微微抽泣了几声,伸出纤细玉指擦了擦眼泪,怄气道:“紫鹃,收拾东西,我们回扬州去!”
“啊……小姐,我们不等林老爷了吗?”
紫鹃顿时一愣,怎么好端端的,又要回扬州去,她们才上京多久?
更何况过阵子林老爷又要上京了,她们这个时候回去,岂不是错开了?
“走,明儿就走……”
林黛玉抽泣了一声,呜咽的将脑袋埋进双膝,大哭起来。
她从来没有对一个男子这般动心过,以前和宝玉玩的好,最多也就是兄妹情意,直到贾璘的出现,才让她青春懵懂的内心,掀起了阵阵涟漪。
他的诗词,他的相貌,以及他与众不同的气度,完全符合她心中最美好的幻想。
原本想着,她这一辈子都离不开这个这个男人了,却没想到对方完全在哄着自己……
说什么只爱自己一人,全是骗自己的!
“小姐,你……你快别哭了……小心气出病来!”
紫鹃见状,心疼不已,方才宝钗,迎春,探春,几个姑娘们都过来探视。
众人只以为林姑娘身体不好,却不知,全是因为璘大爷婚事闹的。唉,这璘大爷也是,怎么好端端的,竟还有婚约在身。
这等事竟然还瞒着林姑娘,这让向来心高气傲的林姑娘,怎么能不难受。
“气出病来……也合该是我的命罢了!”
林黛玉怄了一句,委屈的起身将贾璘的诗词,通通拿过来,全部揉成了一团,想了想,却又不甘心,将纸张一张张的摊开,眼眶一红,泪珠儿不争气的往下落着。
瞧见这一幕,紫鹃心中愈发急了。
心中只得盼望着贾璘早些回府,收到她的传信,过来和林姑娘解释解释……
荣庆堂内。
贾母虽然有些担忧林黛玉的病情,但总归心情是不错的。
尤其是旁边还有一群开国一脉的夫人们,围着她不断的恭贺着,说着各种好听的话,让贾母的心情再次好了起来。
“老夫人,何时办喜宴,也好让我们沾沾光,瞻仰一下这位少年探花的风采?”
此时,众人皆满脸笑意的看着贾母,贾家这等大族,族里出了一位三鼎甲探花,若是按照以往的排场,少说也得办个宴席。
请开国一脉的几家老亲过来,热闹热闹。这些年几家没怎么走动,已经生疏了。如今贾家既出了一位宫里的娘娘,又有这么一个进士及第的族中子弟。
自然也该恢复一下往年的排场才是。
听闻此话,贾母一时间有些意动。
贾家沉默了这些年,前阵子虽有元春封妃的喜事,但是碍于宫里的情况,所以想要热闹,也不敢太张扬。
如今贾璘中了探花,这等事情,无论怎么打办,都不会有人说闲话。
毕竟眼下朝堂内外,都以读书人为重,圣上哪里也不会对贾家有其他看法……相反的,还能涨一涨贾家的声势。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探花,对眼下的贾家来说,便是崛起的象征!
“母亲,璘哥儿殿试之后,应当是有婚事要办,此事会不会相撞……”
这时,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贾政,忽然抬头看了一眼贾母,出声说道。
他其实也是想要办一场宴席,也好让贾家在一众开国一脉的老亲面前,风光风光,只是他听秦业说过,贾璘的老师,已经与秦家有过约定。
贾璘殿试之后,便会与秦家女儿完婚。
此事恐怕还是要和璘哥儿商量一下为好。
“这……你速派人去璘哥儿府上看看,看他何时回来……”
贾母闻言,不由得深吸了口气,清醒过来,那少年向来是个有主见的,这等事还是和他商量一下为好,免得到时候生出嫌隙来。
唉……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对贾家不太亲……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想到这贾母不由得暗暗叹息了一阵。
若是这璘哥儿,是自己的嫡系的亲孙子,或者对贾家能够再亲一些,那就好了!
贾政闻言应了一声,转身吩咐人去了。
开国一脉的众位夫人们,闻言面面相觑。
这……殿试完后便要完婚,这也太快了!完全不给她们机会啊。
她们原本还想着,此番回去能和自家老爷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尽力的和贾家争取一下。毕竟召一位少年探花做姑爷。
她们做梦都要笑醒了!至于秦家她们反倒没怎么放眼里……
此时,王夫人,邢夫人等人看着荣庆堂内,各怀鬼胎的几位开国一脉的夫人,神色也是颇为复杂。
她们越是这般,越是让贾璘这个旁支少年,出尽了风头!宝玉也是神色颇为黯淡,往年,像这种后宅妇人的聚会。
他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如今反倒是贾璘,成为了众人热议的话题了!
一宝玉内心的复杂,可想而知了……
“娘,璘大叔若是中了探花,那是不是我以后可以有一位探花做老师了?”
荣庆堂的角落里,被李纨高兴的搂在怀里的贾兰,忽然歪着脑袋询问道。
这话一出,让原本略显嘈杂的荣庆堂顿时一静。
众人微微愣了一下,贾母,贾政,王夫人几人纷纷看向了角落的李纨和贾兰。
王熙凤此时凤眸微微闪烁了几番,这对母子往日里,在贾家几乎就和透明人一般,平日里也从不出声说话。
今日倒是一反常态起来。
李纨见众人目光纷纷看了过来,不由得俏脸一红,尴尬的伸手捂住了贾兰的嘴。
璘兄弟可还没有答应要收兰儿为弟子呢,如今兰儿这话说了出去,到时候岂不是丢了人……
贾母目光微微闪烁了一番,看了贾兰母子一眼。
忽然想起了前阵子的事情来,脸上露出了一丝慈爱之色,出声说道:“倒是险些忘了,前阵子兰儿也参加了县试,成绩如何?可有中?”
贾政闻言,也回过神来,他平日里都关注宝玉去了,对贾兰倒是关心的不多,只以为贾兰年纪小,参加县试锻炼一下,中不中都无所谓,倒是没有过多关注。
如今听到贾母问询,自然也反应过来,低头看着个子小小,却如同小大人一般的贾兰,抚须笑了笑问道:“兰儿,你去参加县试,可有成绩?”
此时,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等人的目光也都看向了贾兰和李纨。
李纨素手攥着贾兰衣袖子,脸色微红,心中却是略微有些激动。
其实贾兰县试已经过了,这几日她原本是准备找个机会,当中说出来,好为贾兰博一番关注的。
没想到今日阴差阳错,贾母因为璘兄弟的事情,问道兰儿身上来了。
“兰儿,快和老祖宗说说……”
李纨含笑看了一眼儿子,美眸中满是鼓舞之色。
在整个荣国府里,宝玉才是众人的心肝宝贝,无论是贾母还是王夫人贾政,都对其寄予厚望,反倒是自己儿子,自小便是陪衬,不起眼。
如今儿子终于取得一番成绩,她心中激动之情,自然难以言喻了……
听到她这般说,众人微微一愣,贾母和贾政王夫人皆是眼睛一亮。
莫非……兰儿县试考中了?
“曾祖母,兰儿这回县试也过了……还是县前十呢!”
贾兰在李纨鼓励一下,鼓足了勇气站出来,小小的个子站在李纨身前,声音不大,却是让众人为之一愣。
“兰儿县试过了!还是县前十?”
贾政先是一惊,随即面露喜色。
县前十这项荣誉,可不是谁都能拿到的,当年贾珠便也只是通过了县试,并且取得前十的名次。如今兰儿不但过了县试,还拿到了前十的荣誉。
可见是读书有些天分!若是继续通过府试院试,那他们家便多了一位读书人了。
这可是大大的喜事啊。
“好,好,兰儿有志气!”
贾母此时也是大喜,先是贾璘高中三鼎甲探花,而后又是自己重孙贾兰过了县试。
这好事都是一桩桩的来,让她一时间都笑的合不拢嘴了。
旁边开国一脉的几位夫人,此时也是纷纷上前恭贺,说好话,捡些贾母喜欢听的,这是她们的拿手好戏。
自然哄的贾母越发高兴起来,命人赏赐了贾兰五十两银子。
王夫人心中也是欣喜,贾兰毕竟是她的亲孙子,这等事她如何不高兴?攥着佛珠,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过似是想起了贾兰方才开口说的那话,眼睛又微微眯了起来。
方才兰儿好像说,璘哥儿收他为弟子了?
贾政此时也反应过来,得意过后,又想起贾兰刚才的话来,连忙激动的追问道:“兰儿,你方才说璘哥儿是你老师,是璘哥儿教了你?”
贾璘科举三年,一路逢考必过!
如今是大乾历史上最为年轻的三鼎甲探花!
他若是指点了一番贾兰,贾兰能够拿下县试前十,倒也是有可能的。
此言一出,荣庆堂内,众人也不禁纷纷侧目。
王熙凤更是凤眸微微闪烁着,难怪她那日听到有人传言,贾璘去过李纨院子里,起先她还有些怀疑,如今原来是这事。
这兰哥儿倒是有些造化!
那色胚的旁的本事没有,读书和做营生却是最为拔尖的!
若是这兰哥儿能得到他指点,将来想必也能在读书一道有些作为……
贾兰见众人目光都看向自己,微微有些露怯,回头看了一眼李纨。
见她面露鼓励之色,这才鼓起勇气,奶声奶气的说道:“是璘大叔,给我书中划出了重点……还给了我指点……”
他倒是没说谎,这次县试,里头考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贾璘给他画出来的。
他之前反复背诵过,所以考试的时候,得心应手,自然也就是顺利的拿到了前十的名次。
听完这话,众人微微一愣,贾璘在读书一道的成就,自然没人怀疑,毕竟殿试第三的成绩摆在那里。
倒是有人略微有些羡慕的看了一眼贾兰。
能有一个大乾最为年轻的探花做老师,将来在科举之路上,可不知比别人要顺畅的多少呢…
“如此甚好,你可要跟着他好好学才是……”
贾母闻言,当即面色一喜,贾璘读书的本事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他愿意教贾兰……
有了贾璘的教导,贾兰将来也定能有出息。
贾政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微微有些激动。
今日贾兰算是给了他一个大的惊喜,原本对于家中子弟读书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没想到璘哥儿指点了一番兰儿,却是让他考了个县前十出来,若是继续跟着璘哥儿学,将来岂不是也有可能……
“老太太,璘大爷来府上了……”
就在这时,便见管家林之孝,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小声禀报道。
众人闻言,顿时一惊,这才说着这位呢,如今便来了?
李纨心情有些激动,她前几日去找贾璘,都没有找到,如今他倒是过来了,过阵子便是府试了,她还指望着贾璘能够指点一下自家儿子……
“还不快请进来!”
贾母闻言,顿时一喜,连忙起身激动的吩咐道。
一旁的开国一脉的众位夫人,此时也纷纷眼睛一亮,目露好奇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