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424章 惊闻麦种出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这就是倍数的魅力。

按照原先计算,以目前大唐人口来说,随着大索貌阅的开展,隐藏的人口逐渐显现,预估大唐人口最少有两千万至两千六百万。

以两千万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口粮四百公斤,只需要一百六十亿斤即可满足全国所需。

等李世民和李长河心情逐渐放松后,司农官邱文极说话了。

“圣人,李参议,臣有话要讲。”

“这麦中情况有变。”

李长河顿时脸色微变,眼前的司农官邱文极,是他在开始在长安实验种植时期找的农学方面最杰出的人。

在第二批种植六十斤麦种时,邱文极可是全力把控。

最终收获麦子一万斤多一点。

而经过他照看的麦田确实很完善,如此功劳必有他一份。

所以在封关政策后,他也是跟着来南阳负责这一万斤种子的种植。

“哦!出了什么事?”李世民笑着问道。

邱文极道:“臣,臣...”

李长河心里一个咯噔,而后道:“邱司农,说吧,这批麦苗出了什么事!”

李世民也察觉到了不对,“说,只要你没犯错,无罪。”

听此保证,司农官邱文极顿时大哭。

而后将缘故说来。

听后,李世民顿时脸色阴沉,而李长河则是叹息,心中石头落地。

也是,之前他也期待过,按照原先的计算方式和现在的繁殖方式,一两年便可天下富足。

而实际情况是,邱文极说这一批一万斤的麦种,种了三千亩地,每亩大概三斤多点,种植非常稀疏,一二粒一穴。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麦苗生长速度依旧很快,但是对比经验,邱文极敏锐发现,这一次的麦苗结果量将会不及预期。

虽然这三千亩也是肥力拉满,借河水滋养,以最高标准照顾。

按照邱文极计算,这一批麦苗亩产预计三百斤至四百斤。

整个万亩田地总计收成预计:一百万斤。

“一百万斤。”

李世民和李长河嘴里不停嘀咕这个词。

这个数字与他们的预期相差甚远。

且看时代,大唐现在雨热条件极佳,长安冬天都不冷,南阳这个地方更是算南方,全年无雪。

按照这里算。

十二月种植一波冬小麦,来年三月中旬后收割,这还要保证产量不继续减少,那么预计一亿斤。

六月,一百亿斤。

九月,一万亿斤。

看着似乎也很快啊。

但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而且是目前这种肥料和水源完全充足的情况下。

继续计算。

一万斤,三千亩。

这次后,一百万斤种子,那么就不能按照一万斤三千亩的水准了。

而是要按照最普通的土地形式,即:水浇田和旱田。

水浇田,每亩十到十五斤,取个平均数,那就是十三。

旱田,十五到三十斤,中间数二十五斤。

如今的南阳和汉中都是水文条件非常好的地方,水量充足。

以现代条件,南阳能够浇上水的大概三千五百万亩。旱田五百万,总计四千万亩。

汉中四百五十万亩水浇田,五十万亩旱田。

两地总计四千五百万亩能够耕种。

但如今的唐朝,目前全国能够种植的土地也就差不多三亿亩。

这两地也就三千万亩浇水田左右。

先紧着水田种植,一百万斤,预计需要八万五亩土地。

而后六月份需要七百七十万亩。

九月份那就不用说了,因为种植土地汉中和南阳已经不够了。

而且这个时候,两地出产的粮食已经足够全国吃了。

多想一想,李世民和李长河也就释然了,是啊,好事怎能都被他们占了。

就算后续产量继续下降,但繁殖力在这里,成熟的快啊。

三年之内,有信心大唐初步脱离吃不饱饭。

不过是些许时光罢了。

而李长河和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事实也确实如此。

后续此种子产量是每亩种植十五斤,产量三百斤至一千五百斤。

这还有赖于种子超强的抗旱抗病虫害和抗盐碱化,抗贫瘠能力。

如果一切都跟得上,其亩产量将恢复到四代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