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闻老师,今天的沙龙只有四中的学生才能进来吗?”闻语秋掠过一道道视线,直直对上最前方的闻天放。

闻天放对她点了点头,随后环顾全场,“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老师,我觉得只要对英语感兴趣,不破坏活动的都可以旁听!”熟悉的面孔又“腾”地站起来,闻语秋愿称他为全场最佳捧哏,今儿这是多少次了?果然少年意气。

“闻某亦深以为然,诸君,子曰有教无类,我们这里也该畅所欲言,思想没有交流就是一潭死水,观点不经辩论弗如空中楼阁。”

学生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闻天放看见于莺来不服气的脸,这样的孩子他见得太多了。

因为生活优渥,不曾经历半分风雨,所以在与人交往中很难顾及到别人的感受,更难体会到自己对他人的伤害。在他们看来只是玩笑而已,不值一提。

闻天放不是保姆,不负责为学生的交际问题擦屁股,他只在意学生是否有所得,无论是从学习还是生活。

明白来说,如果你遭受到侮辱,那么要学会怎样有效反击,倘若暂时不能,要么避而远之要么积蓄力量。他过往的人生也是这么过来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一片掌声中,闻语秋对闻天放深深鞠了一躬,为他的一视同仁。

“我不是四中的学生,学习英语也只有两个月,要问我为什么学英语的话,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读到的故事……”

“先辈有言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难以望其项背。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故事,难道我们没有吗?”

“外国有诺亚方舟,我们有大禹治水,他们传颂天神盗火,我们讲述钻木取火,他们欢庆圣诞是为上帝耶稣的诞生,我们除夕相聚是因以人力打败了年兽,为何而学英语?于我而言,我希望能用英语将我们的故事传颂世界,如汉时明月照千古,盛唐威赫耀万国!”

闻语秋的声音并不洪亮,个别用词在专业的学生看来还有些不够地道,但那迸发的灵气,那思想的火花,震慑住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台下过于安静,当不知道谁的掌声响起,听众们才回过神,真心实意地奉上雷鸣般的掌声。

此前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解读文化与语言,但是这分明无比重要!如果论文化与历史的厚度、深度,世上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我泱泱中华!

闻语秋这一席话,像一剂强心针打进了这些年轻男女的心脏,每个人都兴奋地交换着自己的观点,虽然没有一个人能说服彼此,但也没有任何人能一言不发!

“天放,好苗子啊,学习两个月就有这样的表达,你不珍惜我可要收入门下了!”杨旭急哄哄地开口。

“语言天赋是不错,难得的是有这样的巧思和深度,我们的学生们还是太学院派了,少了一些机变和灵活。”闻天放说的很中肯,但眼中也丝毫不掩饰他的欣赏。

杨明岚在台下鼓的手掌通红,一副与有荣焉的自豪表情,闻语秋也有些激动,难得乱了呼吸,心中砰砰直跳,要是她现在搭自个的脉,一定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疾了。

“这乡下丫头到底什么来路?”于莺来懊恼地低声抱怨,这已经是第二回下他脸子了,他这脸哪怕是牛皮做的呢,也经不住这样的摧残来着。

闻语秋经过他的身边,头也不回丢下一句“我就是个平平无奇的乡下丫头啊。”

一口一个乡下丫头,闻语秋真是够反感的了,别跟她说什么以德报怨,气量格局,别人扇你一巴掌难道还要把另一张脸凑过去吗?

“嗨,你这乡巴佬……””于莺来气了个倒仰,大背头都激动地落下几根杂毛,刚要站起来破口大骂,闻天放隔空冷哼一声,两个跟班赶紧把他拉着坐下了。

“老大别生气,大男人不和女人一般见识!”

“就是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咱多撑几条,多撑几条……”

不拉着不行啊,闻天放是出了名的谁的面子也不给,校长都撅回去好几回,指望权势能让他低头折腰,那是不大可能的。

再说不学无术如他们,也知道闻天放在外交翻译界的地位,于莺来一向对这方面上心,眼下怒火上头顶撞了闻天放,回头冷静下来捶胸顿足,倒霉的还得是他们俩。

读书难,陪太子读书,难上加难!

……

沙龙最后,闻语秋去向闻天放致谢,对方摆出足够和善的姿态,“院子住的可还习惯?”

刚刚在后面,杨明岚给她科普了一下闻天放,原来他不仅是四中的老师,还是北平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闻天放当年留学归国,接到陪同总理会面英吉利大使的任务,多少人质疑他是否能担此大任,闻天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他的翻译老辣地道,一语中的,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最后合影时,闻天放随手摘下总理头上的礼帽。

总理大笑的瞬间恰好被摄像机捕捉到,定格成了一张敲开国门的名片,总理也被称为数十年来最亲切开明的领导人,一扫清政府在国际上的保守腐朽印象。

这也让闻天放那张俊脸登上了各国报纸的头条。

才华已经足够让人心醉,何况他还有那样迷人的面庞和优雅的举止。

消息传回国内,闻天放在赞誉和吹捧,诋毁与谩骂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位,四十不惑,他依旧称得上年轻,却再也没有人敢嘲讽他一句哗众取宠。

“好极了,”闻语秋绽开笑容,想到那一地下室的英文书,再次郑重地道谢,“感谢您留在地下室里的书,语秋受益匪浅。”

“书的意义是遇到珍惜他们的人,与你也算相得益彰。实际上,这是我们第三次见面了。”闻天放对上闻语秋疑惑的小脸,并没有多做解释。

直到坐上电车,闻天放的声音还在闻语秋脑子里回响。

“上次我说期待在四中看见你,”闻天放对她眨了眨眼睛,“这一次,北平大学的推荐信,老家伙我随时准备着。”

命运不曾善待她,却也没有剥夺她仅有的机会。

钢笔用力,重重写下北平大学四个字,闻语秋的眼泪浸透了整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