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御兽谱 > 第673章 生死难缚时 大义化情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3章 生死难缚时 大义化情怀

chapter 673: when interests and life and death cannot bind, the noble sentiment touches people's hearts.

“困兽诱援”的精妙之处,在于巧妙伪装,佯装以雷霆万钧之势全力猛攻海盗联盟的某一处据点,营造出升平帝国王师急于破阵的紧张氛围。

这假象,能诱使海盗联盟误判局势。待被攻据点向周边据点发出求援信号,周边海盗援军定会匆匆赶来驰援。

而王师再在其必经海域布下天罗地网,静候猎物归位。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将其歼灭,成就一场辉煌的胜利。

颜推听闻此计,眸光发亮,瞬间被这绝妙的谋略所点燃。他抱拳行礼,言辞中满是钦佩与赞叹:“殿下此计,堪称神来之笔,实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典范之作。海盗联盟各据点相互呼应,紧密相连。我师若强攻一处,那被围困的据点便如落单的野兽,必将向同伴发出求救信号。其援军在匆忙赶来的途中,因仓促应战,必定无暇顾及周全,防备松懈。而我师伏兵必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获全胜。”

毕竟,海盗即便再凶悍,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缺乏系统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帝国王师相比,他们在实力上终究是相形见绌,难以抗衡。

平江远微微点头,再次投向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海面。他深知,现在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帝国的兴衰荣辱,关乎着万千将士的生死存亡。

且说当世海战,与陆战截然不同,就像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挑战。海战中,诸多复杂因素相互交织,需要将领们细致入微地考量——

战船的精良程度,不仅关乎着航行的速度和稳定性,更决定了在激烈战斗中的生存能力;

火炮的射程与威力,直接影响着攻击的效果和杀伤力;

舟师的操船技艺,是海战中的关键所在,精湛的技艺能够使战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灵活自如地穿梭,避敌锋芒,寻机出击;

而对风向水流的精准把握,更加能够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以上诸般因素,无一不关乎战事的胜负成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

相对应的,这海盗联盟常年在海上劫掠为生,对海上的形势了如指掌。他们凭借着对海洋的熟悉和经验,精心打造了轻便灵活的战船,这些战船在海战中,常常能凭借其卓越的机动性占得先机,给帝国王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而平江远所率的王师,虽装备精良、甲胄鲜明,但初来乍到这片陌生的海域,对这里的情况尚需时日熟悉。

在这胶着难分的战局之下,只有谨慎前行,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方有破敌制胜的可能。

“好了,二位。我们无需在此过多纠结于那些无益之事。”平江远神色坚毅,“这一场关乎国家命运走向、朝堂激烈博弈,以及各方错综复杂势力相互角逐的宏大战争,不过才刚刚拉开那神秘的帷幕。后续的发展态势充满了无尽的未知与难以预料的变数。但我们身为帝国的将士,肩负着保卫国家、守护百姓的神圣使命,绝不能有丝毫的保留与懈怠。武帅,你速去按照计划精心部署,不得有误!”

武杨让神情庄重,领命而去。

待他刚一离开,颜推的面色陡然一变。他直言不讳地对平江远道:“殿下,此人虽颇具才能,但末将实在难以确定,大战结束之后,他能否真心实意、毫无保留地效忠于您?”

平江远轻轻点头。他自知颜推所言不虚,也明白人心的变数往往是最难以捉摸。随即,他认同道:“将军说得不错,那你可有什么良策,能确保他在战后坚定不移地为我所用?不妨与本殿一同探讨,共商良策,为帝国的未来谋划一条稳固的道路。”

武杨让是平皇的心腹和嫡系,连同整支王师,都是对平江门绝对忠心的存在。如何确保他们在战后依旧对自己唯命是从,成为了平江远心中的一道难题。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殿下,当利益与生死都无法束缚一个人时,唯有天下大义和家国情怀,方能感化其心。”颜推解释道,“如今,能让他死心塌地追随殿下的,唯有这崇高的大义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了。”

正所谓:当人心自世俗的泥沼中拔足,名利的桎梏便如残絮曼舞,不堪一击;当灵魂于生死的惊涛间泅渡,存亡的恫吓亦似流萤飞旋,转瞬即逝;当精神从虚妄的迷障里突围,虚幻的蛊惑犹若浮尘现空,微不足道。

唯大义如炬,洞穿混沌,照亮迢迢前路;唯家国似根,深植心田,唤起拳拳担当;唯信仰作翼,冲破枷锁,引领深深归航。

故而,这样的坚守,无关乎利益与生死,只系于心中那片赤诚的家国情怀,让人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而武杨让,正是这样一位心怀大义的人。他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需要平江远这样的人物,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以大义相劝,以真情触动,助其思想升华,描绘出理想的宏伟蓝图,引领他走向更高的境界。

“此话有理,但具体该如何实施呢?”平江远追问道。

“甚是简单。既然没有契机,那我们便创造契机。”颜推答道,“现今,最好的办法便是置其于危境,而后解其危难;置百姓于困苦,而后救民于水火;置城池于凋敝,而后复其繁荣;置国家于动荡,而后解国之困局……”

颜推言辞急切,滔滔不绝,话语中带着一丝焦灼。

不料,话说到一半,颜推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好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硬生生截断,空气中徒留一片突兀的寂静,令平江远心头一紧。

而平江远向来行事果断,雷厉风行。他右手轻轻抬起,在空中不紧不慢地摆动几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散发着不容置疑的王者威严,举手投足间尽显掌控乾坤、决定生死的气势。紧接着,他不住摇头,沉声道:“此计虽妙,但若如此行事,我便有负帝国万千黎民,心中实在于心不忍啊!”

颜推望着平江远的举动,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平江远的内心正经历着激烈的天人交战,纠结与挣扎如同困兽般难以解脱。

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其心中的痛苦、矛盾与挣扎可想而知。

于是,颜推言辞恳切地劝说道:“殿下宅心仁厚,实令末将钦佩至极。但若再这般犹豫不决,必将导致海上战况愈发胶着激烈。到那时,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啊!”

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唯有以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的手段,速战速决,早日平息这场海上动乱,才是护佑百姓的良策。这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更何况,升平帝国欲开疆拓土,壮大国威,而普通百姓则渴望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此时此刻,唯有一举结束这场海域争夺的惨烈鏖战,方为上策——

若能如此,说不定还能顺势将平江远的声望推向巅峰,使其名震四海,功高望重,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

相反,一旦错失良机,他极有可能沦为升平帝国的千古罪人,遭人唾弃,遗臭万年。他的名字将成为历史的耻辱,被人们永远铭记。

这番话犹若一颗重磅巨石,重重地砸在平江远的心头,令他心头一颤。他沉默良久,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隐有千军万马在其眼眸中奔腾厮杀,风云变幻。

诚如颜推所言,举国之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倘若因自己的优柔寡断而导致战事恶化,自己必将成为众矢之的,被千夫所指,百姓也将陷入更深的苦难深渊,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那将是何等凄惨的景象!

许久过后,平江远深吸一口气,悠悠叹出。这一叹,便将心中所有的纠结与迟疑一并驱散而出,“罢了,事已至此,就依你所言去办吧!”

他终究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既然不能再踌躇不前,那就索性做得干脆利落,一不做二不休,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绝不退缩!”

颜推闻言,心中大喜,赶忙满脸感激地说道:“殿下英明神武,果敢决断!只要我等王师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必能战胜来敌,守护帝国的和平与繁荣,保我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平江远心里清楚,即将到来的,必将是一场艰苦卓绝、惨烈无比的恶战。他将置身于刀山火海之中,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处处都是生死考验。

同样,为了帝国的百姓,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别无选择,唯有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哪怕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为百姓杀出一条血路。

恰在此时,武杨让复命归来。

只见他面色凝重,三步并作两步,匆匆向平江远禀报:“殿下,属下已将诸事部署完毕。为保殿下安危,还望您即刻移驾战船。”

转移战船,意在迷惑敌手,使其难以捉摸,隐匿自身目标,以便在海战中神出鬼没,灵活应变,关键时刻迅速转移,保存实力。

这是兵家常用的策略。

这一次,平江远并未像往常那样提出异议,而是一脸肃穆,道:“武帅心思缜密,虑事周全,本殿自当依言行事。不过,此役危机四伏,凶险万分,本殿特令你切勿贸然涉险。若遇强敌,当以保命为重,切不可逞匹夫之勇。”

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武杨让先是微微一怔,不过面色并未有太大变化。片刻后,他拱手作揖,神色肃穆地应道:“明白,殿下。我等生而为战,自当为帝国荣耀而战,为帝国存亡而存,虽万死不辞。但帝国的尊严和百姓的幸福,更需我等抗战到底!”

“保重!”平江远重重地拍了拍武杨让的肩膀,目光中满是期许与关切,“若能成功击退海寇,化险为夷,待下一战,本殿定将携你们纵横海疆,一同成就无上伟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让后人永远铭记我们的功绩!”

待平江远和颜推转移战船后,统帅武杨让一声怒吼,“备战!”

那慷慨激昂的声音在战船上空回荡,将压抑许久的斗志瞬间点燃,士气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