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魂者之魂 > 第141章 在这儿先打个基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长启拿了一个架子,宁可低价盘给倒卖伽南香和麝香发家的一李户人家,也不典给河那边的白家。哪知长启过了一日去药行配一味清肠胃药,竟是白家人在柜台里嘻笑相迎,一时把长启气了个半死。

原来那李家只是给白家圆了个过场啊!

实际世事总是在变化中,在那个多事的年代,有时变化的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处。

这些日子,先是北山根仓廪兵丁换了服装让人吃了一惊,看惯了的无领伞帽蓝黑背心前后着一“兵” 字或“勇” 字的山里人,突然有一天看到那些兵丁着一身青色制服、衣领还缀了标章确实叫人新鲜,更叫他们惊讶的是,这些换了新装的兵娃后脑勺没了辫子,接着的事更叫人不敢想,开始是出外好些年的林长启二儿的老大明志突然回来了,就穿的是这样的新兵服,没曾想他还是北山根仓廪兵的新兵头,但己不叫捕头,那些兵都喊他“班长” 。就是这明志没几日领了他一班人各拿了把剪子,到百庙河两岸看到人就抓住把辫子剪了。山里人开始讨厌明志,后来都高兴了,因辫子剪了省去梳洗,做事也利索多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北山根成立了个机构,名叫“三岔口仓” 。机构里最大的头是仓约,这仓约不单管仓廪和收粮,更管了三岔口百里山里的政务,如抓丁派捐追异党,治河疏路治盗娼等事物都管着。

近日原来的仓约调走了,住在青州城的白盛前重孙白安宗回来当了新仓约。安宗一回来就把山里划了六大块,每一块设了分仓,每个分仓也有一个头,取名分仓约,分仓约管理他那一片的一应事物。从此山里真正建起了行政区划管理网格,从某个角度看它代替了以前那种祠堂管理的偏狭模式,应该是进步了。可是把这山里一下子也控制得没了自由。

这段时间不见了林家明志的影儿,后来才听说他被安宗告了密,被青州县国民党县党部查揖,原来他加入了共产党组织。从那以后林家就遭了殃,先是明志爹林凡海被安宗派的兵娃抓到白山根拷问,追查明志到哪儿去了,林凡海不知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反正啥也没有说,安宗就把他交给了县党部,送到青州城死在了监牢里。接着是派壮丁,林家各房年年都有额数,壮男子基本都被抓走,有的逃回来又被抓去,无论又抓去的还是去了没回的,后来基本都没了音信。再接着就是完税,北山根派给林家各房的捐税常有繁多名目的虚数,如印花税、完丁税。完丁税就是派给那家的应征壮丁跑了,或因其他原因完不成应拉走的壮丁任务,就以交粮交钱抵数,当时跑走一个壮丁交粮两石,交钱需大洋三十。这就造成林家少有壮男下地,地里的庄稼全靠小脚女人弱病老者免强种上,可想那庄稼能长成啥样儿,免强收回几斗几升,税粮交后就不剩啥了,只好靠借挪度日,后来账债还不上只好将田或地作价抵给债主,一年抵出去一亩二亩,没出几年田也没了地也没了,日子再也继续不下去,还有把气力能出去帮工的就到处找富户当长工打短工,没力气的那些老弱病残就拄根棍带着娃娃们出门讨饭。二房的林凡江现虽是五十多岁人,但身体还硬朗,以前三房钟槐家还有驴队运货时他去帮赶过驴,现在白家老宅正好找人赶驴贩山货,他就去给白家当了赶驴人,割麦割谷大忙时也到地里干农活。

那一日他赶了驮盐的驴从外面青山街水码头回山里。提到了青山街,这儿避不开要说说这青山街的事儿了。

其实青山街以前只是一个长河滩,是上河杨家河湾的杨青山一百多年前开下的。这青山是猎人杨老大的儿媳林家姑娘生下的老大,也就是换亲换来的小彗姑娘生的儿。满月时杨老大请先生来取学名,当时先生站在门口望着门外满目的青山,顺口就道:“就叫青山吧,接地气呢!”这孩从此就有了“青山” 的名,后来此地地名就此也就开始有了来由。

再说那青山十七岁那年青州大河里涨水,水盈到了杨家河湾的河岔里,青山和他爹杨宝贵扎了木筏捞水财,后又用木筏撒网捕鱼,鱼越捕越远,不觉着站在木筏上就能看到青州城了。有一天青山突然想,他们可以把捕的鱼弄到青州城里卖呀,就同他爹说了想法,宝贵一想是条路子,就高兴的了不得。

这天青山捕了鱼就挑了到城外的河街售,没想时间不长就卖完。青山把卖鱼钱买了针头线脑等他娘在家常用的东西背身上,撑筏转回时,看着宽阔的水面,他兴奋的想到原来走水路到青州,比翻山越岭走旱路到青州要省事的多呢,最重要的是,把山货装到城里卖再把山里需的东西从城里运回杨家河湾用时短,这中间也许还能挣到银两。

想到这儿他两手搓着掌,太好了!他回到家就缠着他爹宝贵和爷爷杨老大,学着大河上鱼船的样子打了一条有棚的船,用桐油油了一道又一道,有天小船终于可以下水了。

可是涨到杨家河湾的水退了,又退到了原来的水线上,在离杨家河湾七八里远的一个河滩那儿。但青山仍没灰心,他想就是把货从城里由船运到那河滩上仍比走旱路到城里要省力省心啊,他请了杨家自家屋里几个弟兄,把油好的船抬到水线那儿放到水面上,就开始了撒网捕鱼,让他没想到的是每天捕鱼很少,倒是山里人来坐船到城里卖山货的却越来越多,青山就又打了条更大的船,在河滩山脚上盖了几间屋还开了一个小铺子卖面食,来来去去的人有了一个吃饭的地方。

没想要运大宗货的商贩也渐次的找来了,青山见河滩上堆的待转运的货越来越多,他又盖了一溜仓房,来来往往的货物有了一个在房内存放的地方,这样堆放的货不再被雨淋日晒,尤其像盐糖这类货种,更可以多放些时间也无事。从转运这件事,让这孩又想到了应开几间大点儿的杂货铺,如将盐糖布匹、妇女们用的一应物件儿,及种地用的铁具、家用的各种器皿等直接从青州城购来在铺子里卖,再把如药材、皮张、竹器、干果等这些山货收来让城里人来买,以免为一点东西山里人要进一趟城,费时费力还费船费。

这娃想到了就实施起来,没想时间不长,杨家河湾里好些人也学了青山的样子,来山脚河滩建了这店那铺,没几年河滩山脚上竟形成了一条不小的街面。来来去去初到这儿的人做生意问地址,人们就将这街直接叫了“青山街”,因那街上青山家的店铺占了一大半。

后来解放了成立人民公社,因那儿人集中名气大,地处又居于全公社的中间位置,于是公社机关就安在了街中的杨家大院里,而公社名也就取了这地利之优势叫了“青山公社” 。当时县与公社之间还有一级行政机关叫“区” ,管了那一片五个公社的区机关也设在青山街上,这区机关名也叫的是“青山区” ,办公地方就在青山街的南头 。这区机关在这儿其实不必提说,只是后面一件次事与此有点儿牵连,便在这儿先打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