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魂者之魂 > 第12章 竟给他带来了灾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至少这偏远的青山镇上的企业,甚或青山县的乡镇企业可能也都存在着这个问题,这是个影响发展,甚至威胁到乡镇企业生存的的大问题呢!看来技术太重要了,它实际就是一个瓶颈呐!一起走着的办公室主任可能想不到,他说的情况对同他一起走着的这个年轻人的提示作用有多大,和这年轻人对此情况的想法有多深入。林青想,看来领导们对厂里的问题还是清楚的,但他不明白既然看出来了问题,又为什么不去想办法解决呢?于是他问:“厂里咋不抓技术培训呢?”

“培训?”主任长长吐出一口烟雾,感慨道:“请来的师傅谁愿意尽心教授,派人出去厂里没钱,业余培训没有专业老师,同时其它条件也不具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一厂里工人一般都是住在厂周围的农民,那个会下了班来上课,建厂五六年还没看到一个敢于在技术上闯关的工人,人才实在奇缺呀!”

又谈了很多事情,不觉走到林青和虎子住屋的前面,林青便和办公室主任分了手。回到屋内欣宜已走了,虎子正等他吃饭。他们匆匆吃完饭,林青洗了一把脸便躺下了,他睡在那儿,脑子里仍萦绕着办公室主任谈的那些话,他想到技术是那么重要,那么他就应丢下一切去学技术,如果他能攻下一两门技术,可能就把厂里现有糟糕局面扭转呢!到那时厂里不知怎样需要他,他也自然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任人欺凌。但现在的问题是他没有条件呀,似乎那门技术与他也不沾边,接触不了怎么去学习、去攻关?也可以找厂里毛遂自荐呀?那是痴心妄想吧,不说自己无任何基础,就是有厂里会用无任何关系的他吗?突然他想到了眼前干的活儿一一进、出窑。在没有去质检科前就主要是干这活,虽然它是全厂最累最赃的活儿,但它与烧窑师傅经常接触,出窑过程中他又看到了好多烧成现象,时间长了,基本清楚窑内那儿容易出现火大,那儿容易出现火小。那么有了这个基础,他为什么不可以学烧窑呀?厂里请的外地热工李师付说,搞陶瓷实际就是火里求财,就是说“烧成” 还是陶瓷行业的中心一环技术,要学好它还是很不容易的。既不容易那就值得去攻关,值得去一干,真干好了,也许就是一个出路呢,现在没任何事可去努力可去奋斗,那就去认真干这个吧!

这一晚在决定了这件事后,林青心里很痛快,甚至还有一点小小的激动,反正睡不着,他索性坐起披上了棉衣,从枕下拿出伟人选集,翻到“论持久战” 那篇“犬牙交错的战争”一节读起来。

“……我们可以断言,持久战的抗日战争,将在人类战争中表现为光荣的特

殊一页。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就是颇为特殊的一点,这是由于日本的野蛮和兵

力不足,中国的进步和土地广大这些矛盾因素产生出来的……”

林青一直看到很晚才睡去。

为能当上烧成工,他回家把父亲卖药材的六十多元钱也拿来了,在餐馆,请主任王明权吃了一顿。没有办法,厂里把他从质检科退回到素烧窑上干活,他只能在他能接触的工种,择有点技术含量的事情上去努力,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他无处飞翔,也只好在素烧这个小林子里“择木而栖”了!

季节刚到“立夏”,在倒焰窑里素烧釉面砖清坯,林青已学几个月了。

一个人在困境中,一旦从高处,大的方面知道了自己应突破的点,就会倾其全力,做拚死的搏斗。虽然他正处于一个不想世事的贪玩年龄,但因家里清贫和前面受的打击,他不能不去艰难思索,就眼前,他想到在嘉实瓷厂唯一可以一搏的事,就是如何提高清坯合格率。他是一个聪慧又极能吃苦的孩子,一旦集中精力去钻研攻关一件事情,往往就有惊人的进步,甚至超越前人的经验。

去质检科前每天上班他就围绕倒焰窑忙碌,对倒焰窑烧成情况就有了较细致的了解,现在又通过这几个月的实际烧成操作,他已有了对素烧的独特看法。从下面择抄的他的几篇日记中,我们就能看出这一点。

六月八日 星期六

上午出窑看到一个现象,窑的东边瓷片发黄,尺寸也收缩了,西边瓷片发红,

坯体还显有点生,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生烧”和“过烧”了。在火厢处还发现同一瓷

片靠近火厢的一面颜色黑黄,边只有100毫米宽,而相对的一边颜色黄白,边宽

150毫米,整一块瓷片样似楔形。厂里在邯郸请来的热工李师付说是温度不均造

成的,有道理,拿那片楔形瓷片说吧,靠近火厢的一端由于受热强烈,到了烧

成温度极至难免就会产生瓷化现象,收缩自然就较大了。

但东西两边的生烧和过烧的现象就不尽然了,烧成的时候东边火厢的火较西

边还要弱,可东边恰恰过烧,这是怎么搞的呢?

六月十二日 星期三

八日出的一窑今天全部素检出来,合格率只有65%,今天又出了一窑,我到

窑内看了看,至下往上匣钵盒十一盒以上产品全部是黄色,全过烧了,四盒以下

产品几乎全部呈红色,这又是咋会事呢?李师付说是窑本身的问题,烟囱高度不

够,窑容量又太大,烧成时正负压不能一致,他说窑若不改建,想提高素烧合格

率比蹬天还难。

改建窑厂里肯定无精力,不改建窑合格率又上不去,怎么办呢?就这样眼看

着厂子垮下去?真急人呀!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林青的大局意识,为嘉实瓷厂前途担忧的心情显而易见。

在下面的几篇日记,仍是他观察的一些现象记载,和根据这些现象作出的分析、推断。而七月十八日的日记大大不同了,可说是林青学烧窑以来在认识上的一个大的飞跃,很有见地的心得总结。

七月十八日 星期四

搞窑业的人常说的一句话,烧成是“七分装三分烧” ,我看这话不无道理。

李师付一直说素烧合格率上不去是窑的问题,车间及厂里领导也跟着这样说,我

看不尽然。

厂里倒焰窑的确温差不好控制,装的稍密,上顶变形下面坯生,若装的稍稀

高温又不易保火,火情难掌握,经常不是整窑生烧就是整窑过烧,同时窑容不能

充分利用,浪费了燃料也耽误了生产时间。

那么这两个弊病是不是可以避免呢?我想在装窑上改进一下很可能走出第

三条路来。这条“路” 是:上密下疏,边密中疏,排列装窑,全窑二百三十柱,

柱顶与窑顶高度间距30厘米,火焰流动呈坡状,窑底平立两标准砖上面放三层

空盒,改为平立三标砖放一层空盒(盒内必须放满废品片以利保温) ,一言一敝

之,按照窑内客观的火焰流动规律合理装窑,可能能找到提高素烧合格率的出路

来。

这条路如果真能走通,那对厂子扭转亏损局面的作用就太大啦!

林青写完这篇日记的时候心里很激动,他在和虎子租的小屋内来回地走动着,最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到厂里请来的邯郸人李师付的住屋,把他的想法毫无防备毫无保留的告诉给了李师付。他的目的很显然,是想和李师付交流,再装、烧窑时能否试试。

李师付膀阔腰圆一身的肥肉,红红的鼻头又圆又大,每说话嗡嗡的就有些分不清楚。听到这个嫩娃娃说想法他手摸下颏许久不说话,过一会儿就把放在旁边凳子上的一只大搪瓷缸端起来咕咕噜噜牛饮一气,喝了几次水这才开了腔:“小林呵,你有这个想法可算得你有头脑,不过这‘上密下疏’ 怎么个做法?你说说看。”

林青怎么也没想到,他说出了他的方法竟给他带来了从此不准他再烧窑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