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
乔明早早起床,穿戴整齐。
一身星空迷彩作战服。
衬托得人格外精干有型。
新式的野战靴,把脚包裹保护得很好。
轻盈而又结实。
脚底传递上来极充实的支撑感。
无端地,就让人感觉多了几分力量和安全。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武装带把有点肥大的肚腰,勒得有些难受。
放松一点吧。
整个身材立即便毁于一旦。
陈怡默默的给丈夫整了整衣领。
乔亮、卫奇他们的车也准时到了。
乔亮受伤的手,打上了厚厚的石膏,看上去伤得不轻。
但这却不影响这家伙,一身笔挺崭新的警服。
专门还佩戴了,只有重大庆典才会佩戴的银色穗带。
整个人看上去英气逼人。
帅得那是不要不要的。
实话讲。
乔明自小就认为。
父母不愧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连生孩子都讲究个总结提高,一个比一个完善。
自己两兄弟从相貌上讲,一看都知道是一家人。
但兄弟乔亮。
可以说弥补和完善了哥哥的所有缺点和瑕疵。
简直就是一个美颜精修版的自己。
老爷子和乔妈妈老两口,没有出房间。
但大家都知道。
老人房间里的灯。
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没熄。
倔强的二老。
不愿在这个时候,给儿子造成任何困扰。
也更不愿直面,这也许是永别的离情。
一行人走出家门。
走在最后的乔明,回头望了望父母房间的灯光。
转身跪了下去。
一句话也没说。
眼里噙满泪水。
额头触地。
咚的一声磕了个头。
两个。
三个。
一抹脸,起身带着众人,下楼而去。
在去往集结点的路上。
乔亮告诉了哥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情。
那个叫惠子的日本女人。
在一个班的战士武装看守下,跑了。
没人知道那女人是怎么跑掉的。
没有发生任何接触,没有任何人受伤。
甚至都没有任何人察觉。
等发现不对的时候,人早就不见了。
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分别隔离关押的两个随从和眼镜螳螂,居然也什么都不知道。
部队和乔亮他们忙活了一宿。
安置点周围,甚至小城几个出入关口,翻了个底朝天。
却啥线索也没找到。
一个疑点重重的外国人。
在部队的眼皮子底下,玩起了失踪。
这绝对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
而作为主要的责任人老魏。
因为这个事件,被直接就关了禁闭。
等候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听到这个消息。
乔明后背一阵的发寒。
老魏的身手能力,乔明是亲眼见过的。
即便如此。
也着了这阴沟里翻船的道。
落了个听候处理的结局。
可能在和平时期,大家混混日子,没啥感觉。
这真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可真是得处处小心。
部队集结地点,在小城的风雨球场。
还是乔明刚刚毕业不久时,组织建设的。
现在,却变成了自己率部出征的出发之地。
不得不说。
人生,有时真的很奇妙。
球场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四百多号人的出征队伍,整装待发。
前来送行的人,却足足有好几千。
见到乔明到来,早已到位的营长和几个连长,马上就迎了上来。
营长叫覃国华,和乔明是老相识了。
虽然在预备役部队里,他是营长,而乔明原来只是个副营职的参谋。
但他这营长,可从来也不敢,把这个副营职参谋,当部下来看。
要知道。
预备役也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而这些地方官员,可都是手握实权的一方大员。
要按在地方的正式职务。
一个正处级领导,放在部队就是正团。
和团长政委一个级别。
更何况。
团长政委如果转业到地方。
一般都还安排不了正处的位置的。
平时,这帮老爷军官到部队,都是和团长政委打交道。
他们这些营连长,见面还要首长长,首长短地伺候着的。
此时见到乔明,自然也是热情有加。
详细的介绍了待会集结的流程之后。
又体贴地按排了行军期间,头车副驾驶的舒适位置。
上午八点。
部队全部集结完毕。
老刘带着各级领导出席,搞了一个简短而又热烈的欢送出征仪式。
说了些勉励保重的话。
仪式开始时,全营整队完毕。
营长跑步上前。
以军人特有的,几乎是咆哮一般的声音,向高台之上的领导报告。
“首长同志!
陆军渝州预备役师第四团第三营!
应到四百二十三人,实到四百二十三人!
集结完毕。”
“请您指示!”
台下的队伍,整齐划一。
所有人都注视着台上的老刘。
神色肃穆而又坚毅。
这支队伍里,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员,都是退伍兵。
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其余的人,则是各乡镇、企业的基干民兵。
都是一些抢险救灾,民兵集训的骨干人员。
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一回,不是演习。
也不是过去一般的抢险救灾。
这极可能是真正的战争行动。
是国家的全面动员。
也是保卫家乡、亲人的最后防线。
队伍中的乔明,此时才十分真切的认识到。
自己不再是那个领导提携,同僚羡慕,部下拥护的年轻局长。
自己现在,是一名已经由预备役转现役的,副营职军官。
必须告别原来安逸的生活,熟悉的环境。
在完全一片空白的领域里,奔赴一个根本无法预知的未来。
当锣鼓再次响起的时候,简短的仪式结束。
各连队登车出发。
因为仪式的缘故而一度安静的人群,再次喧闹起来。
老老少少的人们呼唤着自己丈夫、儿子、父亲的名字。
大声喊叫着珍重的话语。
一直烘托气氛的锣鼓声,突然变得激越起来。
到最后,锣音停止。
只剩鼓手铿锵地击奏。
那“咚,咚”鼓点。
传递出无比浓烈的情绪。
坐在头车副驾驶的乔明。
拥有全车队最好的视野。
有些疯狂地,在人群之中寻找那,最熟悉的身影。
远远的。
陈怡在乔亮的搀扶下,泪流满面。
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
女人挥手大声的叫喊着什么。
场面过于吵杂。
乔明只能隐隐约约的听到。
“一定要安全的回来!我在家等你……”
兄弟乔亮神情肃穆,注视着大哥的座驾。
笔挺地立正,敬礼!
乔明眼中有些潮湿。
从未见过自己这吊儿郎当的兄弟如此。
更是心痛远离家乡,就此无所依傍的妻子陈怡。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车队出得城来,一路向西。
嗯,的确是向西。
风驰电掣。
乔明乘坐的头车,是一部新型的猛士装甲指挥车。
副驾驶面前,是各种各样的显示屏和按钮,科幻感十足。
整个队伍的行进状态,在上面一目了然。
不得不说。
现在国家的实力的确是不同了。
刚刚整编的预备役,看来都配置了和正规部队一般的装备。
覃营长,在后排。
通过无线电台,一直在呼叫联系。
时不时探起身子,费力的够到副驾驶前面的操作台。
熟练的操作着。
看样子,这新装备,早就熟练掌握的样子。
乔明有点不好意思。
自己一个狗屁不懂的副营长。
无所事事的占据着这舒适的位置。
弄得人家营长正经工作,都受到影响。
虽然心里明白人家是表示尊重和关照,自己也不能太不懂事。
于是转头说营长,要不咱俩换换吧,你这样也太不方便了。
覃营长到是洒脱。
还是习惯的叫着首长,没事,我就联系一下云阳的二营。
按计划,他们应该在孙家店上高速,和我们汇合。
咱得对对进度。
虽然不是阅兵,但咱这个也是军事行动。
按要求也得“米秒不差”。
一起在指定时间,到达团部的。
说是说简单的联系。
实际上,接下来一路,覃营长一直都在和对方协同。
不时地通过电台,发出命令。
一些术语,乔明从来都没有听到过。
不由得心想,这可不行。
自己一个副营长,这也太小白了点。
不要说带队指挥。
连个命令都整不明白。
当个大头兵都不够格。
车队经过过孙家店。
显示屏上果然有另一支庞大的车队,有条不紊地加入了进来。
就像是提前演练过似的。
回头看了看,呵!
一列长长的车队队列,清一色的数码迷彩涂装。
以碾压一切的气势,雄壮威武地向前推进。
“向前进!为了胜利向前进!无畏惧!不停息!……”
两个车队汇合之后。
不知是哪个车的退伍兵唱了起来,很快就得到了老兵们的热烈响应。
这是一首军旅歌曲,旋律铿锵有力,简单易学,却又激情澎湃。
很快,大家都跟着齐唱起来。
伴随着疾驰的车队,队伍里越来越昂扬的歌声响彻山谷。
虽然,这支队伍没有接受过良好系统的训练。
没有经历过战火灾难的考验。
但每一个人。
不管是老兵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
是身体最强壮,精力最充沛的年轻人。
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支柱。
在国家召唤的时候,明知道前路危险,没有人退缩。
不管曾经有没有犹豫,动摇,甚至是畏惧。
却都最终选择了挺身而出。
别妻离子,共赴危局。
乔明心想着,自己可不能自哀自怨。
不但不能拖后腿,还要更强。
要让自己有资格和这些值得尊敬的人们一起。
共生死,同患难。
团部驻地,位于小城相邻的另一座城市。
团驻地直属的一营,早已集结到位。
全团的临时驻地,被安排在市里最大的一个体育场里。
看台已经被改造成营区,用脚手架搭起了一层层平台。
入驻的部队,就在平台上安营扎寨。
看台下的球场,则是部队整训的场地。
车队到达时,投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又有序的热闹场景。
跳下车来,乔明四下张望着。
寻找团长、参谋长一众老熟人的身影。
三营长!
有人在看台上喊,语气却不像是欢迎的意思。
你!
看什么看!
就是你!
乔明东张西望,看着那人手势。
啊?
我吗?
对头!就是你
!还有三营长!
你俩!跑步!过来!
这不是喊,是咆哮!
远远就能嗅到愤怒的味道。
次奥!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