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场秋雨过后,北边彻底冷了下来,连阮响都换上了厚棉衣。

商人们来往的速度不再频繁,县城内的家家户户都在预备着过年,农人们又卖了一批秋收后存下来的粮食,预备着置办些年货和年礼,到了该走亲戚的时候了。

阮响知道,这时的很在意亲戚关系,姻亲也一样被看得很重。

因为这些都是他们抵御风险的资源。

封建社会,哪怕再法治的时期,说到底都还是人治,律法不完备,道路又不通,许多时候即使苦主占理也得不到应有的公道。

而谁家人多,在当地势力就大,暴力就更强,更容易和当地的官员勾结。

毕竟官员们还要通过他们管理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

扩展家族最好的法子就是姻亲,无论是嫁还是娶,女儿的婆家,儿媳的娘家,都是自家的人脉,是属于自己的资源,他们可以结成同盟,一起抵抗风险。

虽说农人们无法通过姻亲得到大家族才能得到的好处,不过他们还是愿意去维系姻亲间的关系,不说为了子女,起码亲戚们好了,将来才能互相帮忙。

大妮牵着妹妹在集市上挑选年货——她们没准备回村里,对爹和爷奶,她实在不愿意和他们一起过年,虽说是亲爹,又要给她们抚养费,可爹娘离婚后他们每回再见面,爹都要跟她们说娘的坏话。

大妮自认是大人了,不会被爹的三言两语哄骗。

可妹妹毕竟还小,她过了一段时间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忘记爷奶是怎么对她,爹又怎么打骂过她的了,有时候爹没来县里,小妮还会问爹去哪里了。

每回小妮这么问,大妮就恨得牙根痒痒。

她们的爹,为什么就不能是个好爹呢?

她上了学,同学们的爹各式各样,可也有好的呀,也有自己咬牙吃苦,也要给孩子买糖买新衣裳的爹。

怎么她们的爹就不是呢!

如果她们有个好爹,娘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姐姐!”小妮牵着大妮的手,她指着一处摊位,奶声奶气地说,“鱼!大鱼!”

大妮顺着小妮的手指看过去,也被吓了一跳,这么大一条咸鱼!

不少人也站在摊位旁,对着那条有一人高的咸鱼啧啧称奇。

“这鱼咋生的这么大?我活到如今都没见过哩!”

“别是条揣着崽的母鱼吧?那可有些伤天理。”

摊主叫喊道:“咱这鱼就是从塘里捞的,又不是产崽的时候,咋能揣呢?!要过年了,大家伙看一看,买这样一条鱼回去,是不是年年有余?你过年都吃不完!”

小妮咬着指甲,吸溜着口水。

她爱吃鱼,可鱼不常见,这么大的鱼就更不常见了。

大妮摸了摸自己的兜,要是买了这条鱼,估计年货就置办不成了,她们还要去外婆家走亲戚呢……还得买花生糖块和腊肉,于是她和小妮商量:“小妮,咱只能买小鱼。”

小妮撇了撇嘴,但还算懂事地说:“那买小鱼。”

大妮笑了,从兜里掏出糖块来,糖块用纸包着,她取出一颗,塞到了小妮嘴里:“小妮乖,甜甜嘴。”

小妮并非总是懂事,有时候大妮跟娘抱怨,娘就笑着骂她:“你小时候更不懂事呢!孩子呀,过得好的时候才能不懂事,以前过得不好的时候,小妮越懂事,娘心里越难受。”

大妮一想,仿佛也是。

村子里富裕人家的孩子都不怎么懂事,饿了就吵着要吃,渴了就吵着要喝,还会在地上撒泼打滚。

可穷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帮家里干活,带弟弟妹妹。

没人会体贴他们,满足他们,只能沉默着干活,否则恐怕被打被骂。

大妮很少去外祖家过年,外祖家比爷奶家要穷,娘生了两个女儿,爷奶就更不愿意叫她去准备给亲家的年礼,娘也没脸带着三张嘴去娘家白吃白喝。

在她的记忆里,自己只有很小的时候去过外祖家。

表兄妹们会带着她上山去玩。

那时候年景好,孩子们干完活长辈就不管了,他们会上山摸知了,放火堆里烧熟了就塞进嘴里吃,他们还会爬树掏鸟窝,回家叫长辈煮成蛋花水,人人都分一口喝。

大妮还记得大舅,大舅是个哑巴,人却很好,对孩子最有耐心。

她爹都没让她骑过脖子,大舅给她骑过,顶着她去看货郎敲糖块,再给她买一文钱的糖。

小时候她还希望大舅是她爹呢。

说出来以后全家都在笑,娘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后来她才知道,娘是大舅带大的,大舅是最大的孩子,从小也要帮父母带更小的,娘小的时候,还对着大舅喊娘。

大妮自己准备了麻布袋,买了两斤糖,又买了三刀腊肉和两条咸鱼,花生也卖了些,然后带着小妮去看布料。

她们多年没去过外祖家,也不知道外祖母和外祖父穿多大的衣裳,买不了成衣,只能卖布过去叫他们自己做。

大妮看好布料,让摊主先给自己留着,她得回去把吃的先放下再过来拿布。

摊主:“若是快收摊了你还没来拿,这布就不算你的了!”

“知道知道。”大妮连忙说,“你放心,就一会儿的功夫。”

工厂只要临近过年的时候才放假,娘忙着呢,她娘如今也变成了半日工,只是早上去,下午要去学着怎么修理织布机,一天到晚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置办年货的事只有她来。

好在县里有廉租房子,下午把妹妹送去育儿所,她自己也去做半日工,一家三口这几个月还是攒下来了不少钱,足够过个好年了。

小妮走得慢,大妮又赶时间,她便蹲下来,叫小妮爬到她背上,她提着麻布袋,背着妹妹回家。

一路上不少人在看她。

“这姑娘力气倒是不小。”

“看着不足十六呢。”

“过了十六说不定能去当兵。”

“多好的体格呀。”

大妮喘着气,心里舒坦,身上好像也更有劲了。

她还能再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