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边军不退 > 第185章 评吴三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襄一愣,而后也不管脸上手上的湿润了,放下吴三桂后就抱住了朱威。

朱威一脸嫌弃,赶忙将吴襄推开,凭借着朱威的麒麟臂竟然一时推脱不开,这让朱威重新审视这个看起来不太靠谱的吴襄了。

好不容易将吴襄推开后,朱威说道:“别说那么多了,同不同意吧。”

吴襄猛猛点头:“同意…同意…”

朱威一笑,这事算是板上钉钉了。

对于朱威而言,虽说在大众历史上,吴三桂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那个,但是朱威认为,这只是时代造就的必然悲剧,都看到历史把吴三桂钉在了耻辱柱上,却不看吴三桂为何被钉在耻辱柱上。

吴三桂少年时代就已成名,因一次自杀式的营救行动名扬天下,营救的还是他自己的爹,在儒学治世的明朝,吴三桂这一战功树立了忠,勇,孝这一人设,再加上从小师从娘舅祖大寿,学了一身带兵打仗的本领,也为明朝末期吴三桂能位高权重,拥兵山海关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可以说,吴三桂的发迹基础,就是道德上他从16岁就站了制高点。

明朝文人风骨最硬,但也最烂,尤其末期,烂到流脓的程度。清流文官把持朝政和军政,一帮不会打仗的文化人带兵打仗,本就扯淡。

吴三桂是深知这一点的,但在这些文官中也有例外,吴三桂人生信条里最重要的两个人,袁崇焕和洪承畴,这两个人都是文官出身。

尤其是洪承畴,这个人是吴三桂非常顶礼膜拜的。但是随着清军逐步入侵,洪承畴以及吴三桂的娘舅及师傅祖大寿相继战败投降,祖大寿更是来来回回闹了好几次才最终老实,吴三桂已经深知大明气数已尽,这个时候吴三桂只是做了个普通人的选择,他想活,他想让他家人活,一边是烂到生蛆的明朝,一边是新鲜血液清朝,或者是自己同胞出身的李自成,他犹豫了。

受制于传统的道德观,吴三桂没能很快做出反应,崇祯发来急报,要他进京勤王。他更犹豫了,但也可能是做出了选择,从山海关进京的路他走了两周,久到崇祯都吊死了,消息传到他耳朵里,他都还没进京。接到消息吴三桂立马掉头回山海关,因为山海关是他最后的筹码,无论是与谁谈判。

明覆灭,李自成很快给吴三桂派来使者招降,还带来了他爹吴襄的亲笔信,信大意是:“明朝没了,爹现在投降了李自成保了全家,投降的是爹不是你,背负骂名的是爹不是你,别送命了,顺天意吧。”

吴三桂看后才下决心投李自成,将山海关移交给农民政权,自己带兵亲自去跪降。出关,路走到一半,在难民中他遇到京中家里的一位老仆。老仆告诉他吴襄投降以后,家也被抄了,人也关起来了,就连吴三桂最喜欢的侍妾陈圆圆,也被一个农民王爷抢走了。

吴三桂闻言大怒,因为这不该是山海关换来的待遇,他这时也看清了李自成这种农民政权的短视与下流。斥兵返回山海关,将关内刚驻下的农民军杀光。重新控制山海关,和李自成、皇太极三方对峙。

李自成这种农民政权,是没有脑子的,不然也不会在吴三桂过来前抄了他家。所以李自成得知吴三桂不降了,一怒之下没有和吴三桂谈判,直接杀了他全家。

吴三桂的选择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了,引清兵入关,家人没了,朝廷没了,他除了山海关什么都没了,虽然最后只抢回来一个陈圆圆,但能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么?

朱威觉得,应该是冲冠一怒后发现,只剩下红颜了。

后面的事就是吴三桂疯了一样追杀李自成,最终将李自成击溃,得以报仇。而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投降了,那就把事情做彻底,卖给新朝廷一份忠心,这也是很正常的。

逼吴三桂到这个地步的,归根结底是明朝腐烂的体质,吴三桂是很清楚的,所以他想彻底摧毁这种体质,还能尽可能多的为自己争取利益,朱威认为,这是一个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做出的正常选择。

朱威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在想这事,想着若是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应当不会做的比吴三桂更好。

吴三桂到最后位极人臣,封藩进爵。为什么清朝要把吴三桂放在云南,而不放在他自己的势力范围东北呢?因为清朝不信任吴三桂,你吴三桂不是第一个投降我清朝的人,还手握重兵,打仗水平一流,我为什么信任你?

但是无论皇太极还是顺治帝,都是战争年代成长崛起的领袖,他们都是很现实的人,就算我们不信任你吴三桂,我们也能很默契的和你保持一种平衡。吴三桂就在云南过上了好日子。

永历到处逃窜,吴三桂不停上书要追杀永历,顺治是不乐意的,很不乐意,但是最后还是同意了吴三桂的要求,因为顺治是个很现实的人,为了前朝遗孤,和当朝藩王撕破脸,划不来。最后永历写给吴三桂的书信文笔极好,字字诛心,有兴趣你们可以去自己百度一下。

康熙上台,年幼的康熙和他的先辈从出生就注定不一样的。康熙是出生在和平年代,他是读者汉家儒学长大的,他是遵循我们儒家忠孝那一套的,他很瞧不起三藩,导致他维持不了和藩王之间的默契,他只认为这些降王是未来执政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康熙刚一上台,就在心里下了决心,灭三藩。

康熙年轻气盛,直接下令要求吴三桂交权,还扣押了他在京中的儿子,吴三桂是懵逼的,他知道清朝不信任他但没想到新帝一上台就拿他开刀,这时候吴三桂又做了正常人的选择,他想看下有没有谈判解决的可能。但是康熙心意已决,反反复复几次遣使催促吴三桂,终于最后压死了吴三桂心里那头骆驼。手下人劝他反,康熙逼他反,吴三桂做的事,不是正常人该做的事么?

吴三桂一反,康熙顺理成章的杀了他在京中的家人,已经暮年的吴三桂又一次失去亲人,他不该反么?

他吴三桂为清朝打下了大半个江山,换来的是不信任和步步紧逼,他不该反么?

在朱威看来,自然该反。

吴三桂是最典型的“人”,他受迫于形势,受制于整个体系,他的一生不能用二分法来判断和衡量。他有功,但他必然遗臭万年。他有过,但这个过,真的是他吴三桂的过么?

就在朱威遐想之时,吴襄已经哄好吴三桂了,让吴三桂跪在朱威脚下。

吴三桂很聪明,看起来眼前这个人要比他的父亲厉害一些,所以也是很开心,奶奶的说了一句:“义父在上,素存拜见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