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有苏远,
苏远在凤凰叔眼里,是一名非常合格的面试官。
所以他才会特地花时间站在大楼外专门等待,只为了跟苏远见一面,表达自己的意思。
所以,他才有理由认为,有苏远主导的《小丑》,一定会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否则反之,
如果苏远当时也没有发现他的表演,那么他同样也会把苏远和乔治归类在一起,成为不合格的面试官。
而后,《小丑》也在他心里被归类为不合格的作品。
凤凰叔认为不合格的作品,那么他就不会参加了。
他不管这个作品最终成品在观众看来合不合格,但在他这里不合格,所以他就不会参加。
是的,
如果强行去参加一个自己都觉得不合格的电影,那么一定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自己无法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去演好这个作品。
这才是凤凰叔不愿意选择将就的原因。
时至今日,凤凰叔参演的作品并没有很多部大火的电影,没有商业片,但他却是质量的保证。
什么叫质量保证?
就是好电影筛选机。
在了解凤凰叔的观众里,只要是一部电影里有凤凰叔参加,那么这部电影的质量一定不会让那个人失望。
毕竟,凤凰叔是个对电影非常挑剔的演员。
对剧本挑剔的演员,才是一名好演员,因该对观众负责。
现在很多演员,并没有把观众当一回事。
很多新生代演员,他们被资本打造成了赚钱的工具,而他们自己也还没有觉醒那份属于演员的觉悟,于是拍电影单纯就是为了钱。
为了观众?
不,都是为了观众口袋里的钱。
跟乔治他们喝了一点酒后,苏远和大蜜蜜回到酒店。
第二天,他们又回国了。
是的,主演定好后,华拿又开始在其他的地方磨洋工。
不,
磨洋工本来就是专属于他们的词儿。
拍戏的团队和场地,华拿又开始仔细搞。
也不是磨洋工,而是华拿真的很想认真做好这个项目吧。
一些细节,就连拍摄场景的细节,他们都要把握的细致入微。
不过,要是在华夏,不管你啥样的场地,一个月内早就搞好了。
而华拿,其实早就已经在做场地,
在《小丑》立项的时候,就已经在做场地,
却做了那么就,
并且在立项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不少的策划,
当年的策划,仿佛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导演和编剧、演员。
结果,苏远一人担起导演和编剧,如今主演也找好了,
但华拿的准备,却还没好……
那没办法了,继续等吧。
对于一个不着急的甲方来说,你自己再急也没用。
还不如跟着一起磨洋工,抽时间打磨剧本,想想未来要怎么去拍好这个电影……
这一阵,听华拿说是至少也要一个月后再开始。
于是,
苏远和大蜜蜜回国了。
其实再回国的飞机上,苏远想明白了为什么华拿要磨洋工,为什么要拖着。
无非,就也是为了噱头。
因为这部电影项目,其实在海外是备受观众关注的电影项目。
是的。
《小丑》这个项目,其实是个大Ip。
原版漫画在大漂亮畅销了几十年了。
小丑这个反派,更是众多观众心目中的热门人物。
拥有非常多多的粉丝。
并且一直以来,蝙蝠侠的改编电影里,总是缺少不了小丑这个让观众们又爱又恨的角色。
人气自然是一只居高不下。
所以当华拿宣布《小丑》这个电影项目时,立马就引起了诸多观众的关注。
这就像是在华夏,一家影视公司宣布准备拍摄“牛魔王”的个人电影一样,会自然获得一波热度和观众期待。
并且,观众目前讨论的电影故事内容的猜测,
也跟国内如果立项牛魔王电影,观众就会猜,这电影里会不会出现孙悟空?如果出现,孙悟空又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
毕竟,孙悟空可是大热门Ip的男主!
所以,
《小丑》这个电影立项后,这边的观众就纷纷展开对小丑电影内容的猜测。
他们猜测的是,《小丑》电影里会不会有蝙蝠侠?
会不会有戈登?
一定是有的吧?
要不然小丑该怎么拍呢?
观众们猜测的,都认为《小丑》的电影剧情一定是侧重于小丑跟蝙蝠侠之间的斗争的吧?
毕竟,小丑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粉丝,有那么多的热度,就是因为小丑作为反派,是蝙蝠侠的宿敌。
此时,观众们都还没有想到。
《小丑》这部电影主要探讨的和表现的,并不是观众刻板印象里的小丑。
这一次《小丑》电影里探讨的,是真正的主角,一个,没有蝙蝠侠的小丑世界。
一个,小丑如何成为小丑的故事。
一个,关乎到社会探讨的故事。
很明显,
《小丑》这个电影故事,跟其他的超级英雄电影不一样,
小丑侧重的不是各种花里胡哨,各种震惊人眼球特效的爆米花电影。
这其实也是一个未知的挑战。
这样的一部漫改电影,是否会获得观众的喜欢?
且不说喜欢了,
是否会获得观众认可?
毕竟,
就目前看,观众期待看到的小丑的电影内容,是小丑跟蝙蝠侠只见爆发的震撼人心的打斗场面。
而如果最终,
观众进入电影院后发现,电影内容竟然与他们以为的大相径庭。
那么,观众是否接受?
观众会不会喷?
会不会说电影的导演瞎搞,拍了一个啥也不是的东西忽悠他们,利用他们所以为的小丑的热度?
如果真的爆发那样的后果的话。
难么承担这个后果的人,不是被人,正是苏远。
因为电影是苏远拍的。
所以,电影要是没有获得观众喜欢,甚至是引起观众的反感的话,苏远就要承担一切后果。
华拿甚至都可以在爆发骂战后干净抽身,不用承担半点骂声。
这是因为,苏远是华夏的导演。
一个华夏导演,居然来拍他们国家的故事。
要是拍好了,那么一切好说,直接封神!
可要是拍烂了,那可就……
后果严重的话,苏远甚至可能要从此告别海外市场……
这是真的很严重的事情。
苏远自己当然也预料到那样的结果。
但他没在怕的,不担心。
他只需要知道,自己是在拍什么就行。
华拿没有找他去拍观众刻板印象里的超级英雄电影,而是找他拍《小丑》这样的探讨现实社会的电影,那么自然也是有过考虑的。
他们肯定是看过苏远以前的导演作品。
然后也许看到了苏远导演的那几部现实题材电影,于是才会找苏远合作《小丑》。
反正苏远会拍得很开心。
飞机上,
大蜜蜜也听到周围的乘客在聊《小丑》。
说实话,这阵子她从来不担心自己老公会把这个电影拍砸,也不担心电影拍好上映后,会不会有不好的后果。
但现在,
听到周围有乘客都在说《小丑》电影项目的事情,于是她就开始意识,就开始担心。
“老公,你要拍的电影,好像在这边是个热门的Ip呢,这样你的压力很大。”
大蜜蜜紧紧依靠着苏远。
苏远抓住她的手:“没什么压力,我反而很期待,我期待拍出这个电影,也期待电影上映后,观众的评价,不论好坏我都接受。”
大蜜蜜:“那你就不怕到时候被他们骂么?这可是热门的Ip,粉丝一定很多。”
苏远:“如果真的是粉丝,那么他们一定会喜欢我的改编,他们如果骂,那我也一定是有哪里做得不好,就当是指正了。”
大蜜蜜:“你心可真大。”
“你知不知道,你拍《小丑》,就像是一个外国导演来咱们华夏拍《西游记》。”
“这个……哎呀,我现在想想,我都觉得你的压力很大!”
“你还真不一定能拍好呢,要是水土不服怎么办?”
苏远眼睛一瞪:“老婆,这怎么会一样呢?”
“《西游记》那可是咱们华夏几百上千年的文化故事,祖宗传下来的故事,内涵非常多的华夏古典知识,外国人当然拍不明白。”
“但是大漂亮的《小丑》,他们的超级英雄故事,这个没什么难度嘛,大漂亮才建国多少年?”
“所以放心啦,我只要不掺入他们看不懂的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那么拍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大差不差的啦。”
大蜜蜜一听,还真有点道理的意思。
超级英雄的电影毕竟是现代背景的故事,拍起来其实也真的是不挑人。
现代的汽车啥的,当然都是不管哪个国家的导演都可以迅速代入并理解的。
但《西游记》就不一样,
这个是个古代神魔故事,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更主要的是,《西游记》里包含的是华夏老祖宗的智慧精华,华夏历史的精粹,外国人自然是拍不明白!
但是大漂亮才多少年的历史,
而且超级英雄的故事都是现代背景,拍起来只要场面就行。
至于《小丑》,另辟蹊径,走的是探讨社会的路线。
毕竟,也探讨不了历史……
飞机一路上,后来周围的乘客也就渐渐不再聊《小丑》的事情。
回到国内后,苏远又去忙他已经在后期中的电影《飞龙计划》。
他回来就是忙这件事情,否则就直接在好莱坞等着《小丑》开拍了。
《飞龙计划》的后期制作也到了后期,目前制作得基本上快要结束,就等着苏远过去看看。
电影的剪辑是按着苏远预设的后期计划走的,所以没啥毛病。
苏远看完后,就可以后期加特效之后就完工了。
此时,这部电影也还没有进入宣发阶段。
苏远想的是,先压一压。
因为这部电影准备走的是国际,准备进入海外市场。
所以苏远计划,等着华拿那边开始宣发电影《小丑》后,再跟着宣发一波。
目前《小丑》虽然话题话题度很高,但实际上观众都还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个华夏的导演。
他们还不知道这是苏远导演编剧的。
如果他们知道了,那么势必会引发一阵讨论,
到了那时候,苏远肯定会跟上热度。
在获得热度之后,才是最佳的,宣传自己的电影《飞龙计划》的时候。
这就是苏远的计划。
在国内,苏远的这部电影当然是长居热度榜上的,并且是观众最为期待的电影。
毕竟,这是他的电影。
而且拍的时候还搞出那么大的动静。
这就不得不让人无比期待。
回国的这阵子,苏远顺便又去科幻电影计划看一看。
听郭凡说,计划里发掘了不少好作品和潜力导演。
苏远去到之后,他们把剧本拿给他看。
看完后,还真别说,前来参加科幻电影计划的这些新导演,他们写的剧本还真的是非常有亮点,非常有想法。
并且这些潜力导演的剧本也不是走大制作的,而都是小成本的科幻电影制作。
那么就很显然了,
这些潜力导演投搞的剧本,肯定都是经过他们很多年打磨的剧本,
肯定是他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年的剧本。
他们早就想拍这样的电影,但是可惜,他们也许遇到各种难题,于是剧本计划一直搁置,
心中的科幻故事,只能停留在剧本上。
现在还好,有苏远、郭凡这些电影人愿意扶持这一个种类的电影。
他们总算是看到了希望,自己构思的电影总算是有一天有希望走出剧本,搬上大荧幕。
其实看到这些充满了诚意的剧本的时候,苏远又感到一阵悲哀。
悲哀的是国内电影的现状。
明明国内有那么多的潜力导演,然而资本却没有选择他们。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圈子的原因。
并不是说其他的导演就没有实力,没有真本事了。
毕竟都是从专业的院校出来的,是经过专业的训练的,基础肯定不会差。
但之所以还拍出那样的作品,也许有些导演并非是本意想拍那样的作品,而是因为要赚钱生活,为了那口饭,不得不拍那样的电影。
主宰市场的,毕竟是那些肆无忌惮的资本,而不是怀有赤诚之心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