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市场疲软就是事实。
纵然是《流浪星球3》,
虽然势头看起非常凶猛,
好像掀起了全国观众都涌入电影院。
然而实际上,在票房表现力上,跟以前相比差了太多。
议论度和热度看起来都不差,跟第二部相比也不差。
但是在票房表现这一块却差了太多。
首映票房也不差,将近三个亿。
但第一天开始,院线热度却是明显不如从前。
也许,
苏远的半退出,对《流浪星球3》也是多多少少有影响的。
毕竟,还是有部分观众是奔着苏远去的。
他们就像在电影里看到苏远。
而如果苏远的戏份已经没多少了,那么他们就没什么动力去电影院看了,大不了就是等上一阵子,在线下看。
好的是,《流浪星球3》的趋势倒是应该可以稳稳回本。
但是,扎心的是。
郭凡本来指着《流浪星球3》可以大赚一笔,这样一来,《流浪星球4》他就可以启动了。
现如今看来,悬。
第一天的首日票房虽然相当炸裂,但也只是在当前档期里属于炸裂的,属于高的,
但放在以往,这样的表现还不够。
并且,这还是小破球这个大热门Ip的支持下,
按理说,
《流浪星球3》的票房表现应该要比第二部的时候更猛上两倍!
但现在,表现得没那么猛。
没有达到预期,就说明表现力的确是差了。
当然,这只是在票房上的表现。
电影的表现力上,第三部是要远超于一二部的。
当前,一些专业的影评人,一些专业的电影票房预测网站等等,就给出了《流浪星球3》的票房预测。
很显然,当前《流浪星球3》的表现没有达标。
不过,回本确认是没有问题了。
一般来说,一个电影系列能不能继续拍第二部、第三部等等,就看前一部赚钱了没有。
如果亏钱了,那么毫无疑问,这个电影就算是质量再高,也得放弃掉,除非是后来公司赚钱了,愿意重启这个系列。
如果仅仅是回本,那么拍下一步的概率有,但是不大,而且影视公司会考虑成本问题。
也就是,下一部的投资不会太大,如果这个情况去继续,导演也许拍不出比前作更好的效果。
要想让系列电影继续可以往后拍,那么就只能是电影赚到钱才可以继续。
而且是要赚到多少比例的钱才可以继续,否则也只能搁置。
毕竟,影视公司需要钱维持公司的运转,他们不敢冒险投资。
尤其是流浪星球这样的超级科幻电影系列,投资巨大,纵然是苏远也不敢贸然投资。
其实当前的电影市场情况,不仅仅是国内电影市场走入低迷了。
海外电影市场也进入了一个低迷期。
就像是苏远之前上映的《疾速追杀3》,其实就遇到了低迷期。
那阵子上映的情况虽然也火热,但表现力跟狮门的预测还是有不小的差别。
也就是,肉眼可见的没有成功掀起更大的热度和更火爆的票房成绩。
所以其实,狮门还有点乏了。
《疾速追杀4》也需要搁置一段时间才重新拍摄。
资本眼里,要的都是钱。
赚不到钱,什么都难说。
不是每一个资本都跟华拿那样家大业大,愿意花钱花时间去打造精品。
那可不是,狮门现在就不像之前那样,隔一段时间就来催催苏远,看看能不能开拍。
苏远倒是安静了,倒是可以有时间到时候拍《小丑》。
《流浪星球3》的不如预期,导致郭凡心情不是特别好。
虽然没有亏本,但因为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从而《流浪星球4》失去一个启动的机会。
他为此感到失落。
这天,他找到苏远谈心。
“远哥,对不住,电影没有达到预期。”
他看起来非常内疚。
苏远给他倒一杯茶,拍拍肩膀,道:“老郭,说什么对不起呢,电影这不是表现得很好嘛,只要不亏本就行,再说了,《流浪星球》系列,能拍出来就是成功了,票房可不能用来决定电影的价值!”
他看的出来,郭凡是焦虑了。
这家伙太能给自己压力了。
明明《流浪星球3》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已经是国内的顶尖,已经是可以杀进好莱坞跟那些国际大片相对比的水平。
但郭凡居然为了票房不如预期就郁闷焦虑,这就太让苏远焦虑了。
郭凡:“远哥,主要是,照这个趋势,第四部就拍不了了……”
苏远道:“我说老郭啊,你这是打算一辈子钻死在小破球这个坑里了吗?”
“你的发散思路呀,你的支棱起来,去拍点别的电影。”
“《流浪星球4》就算能拍,就算有条件拍,但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情况,也支撑不起来。”
“你是干这行的,你应该懂的吧。”
“你要是死扑在这上面,那花掉的时间会多少?”
苏远看着郭凡。
郭凡闷在心里的想法被这么一说,通了一些。
苏远说道:“老郭,稍微把脚步放慢,国内市场跟不上,环境还不允许,那么就先放一放,要等,等时机到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郭凡:“那……要是时机一直没到怎么办?”
他是真的非常焦虑,还非常绝望。
苏远说道:“你要为观众考虑,你要懂得自己去创造机会;《流浪星球4》的想法太大了,现在国内市场是支撑不起来的,你先拍点其他的,把国产科幻电影整个带动起来,这样才撑得起你的最终目标!”
关于《流浪星球4》,郭凡跟苏远提起过构思。
照着郭凡的构思,第四部的确相当炸裂,相当震撼。
当然,投资也会相当巨大。
很可能,十多个亿,甚至更多的钱才能拿下……
也即是郭凡敢这样想了。
平时苏远自己拍电影,都不舍得这么大的投资……
但郭凡有点“走火入魔”,一心扑在小破球上也不行,还是得扩开道路,去尝试更多的可能。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国产科幻电影整个拉起来。
一来是培养更多的科幻电影人才,二来是培养更多的科幻电影影迷。
影迷多起来了,这个类型的电影爆火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观众愿意去电影院给国产科幻电影买单。
《流浪星球4》也才可以被支撑起来。
这样一说,郭凡导演又想通了很多。
他也觉得,自己大概真的是钻牛角尖了,扑在小破球的坑里就不想出来了。
而且在拍3的时候,他可是浪费了好几年的时间,就一直扑在这上面,也没有想过先去拍点其他的缓一缓思路。
那几年里,可不都是苏远在养着他。
现在他要是继续一心一意整《流浪星球4》,那苏远的钱可能就真的供不起了。
跟苏远这一次的交心长聊,听完苏远的劝告后。
郭凡心里堵住的大石头总算是被推开了。
他想通了,
目前的市场,是需要“养”的。
就像一开始,观众不喜欢没本事的流量鲜肉。
并不是说以前没有流量鲜肉。
四大天王等等,曾经也是流量鲜肉,
但他们个个都有真本事在身上,扛得住流量,对得起观众。
而现在的流量鲜肉,有啥本事?
就一张脸。
说帅,也帅不过四大天王。
为何还有受众?
就是资本养出了一个市场,养出了一批观众。
电影市场同样的道理,
想要开拓一个电影种类,想要让一个电影种类有更广阔的前景,
就要养出一批受众,养出一个市场!
国产科幻电影作品太少,在以前,国产科幻电影在国内观众的眼里,那就是一个小透明。
当年甚至很多观众都不相信国内也有科幻电影。
也就是到了《流浪星球》出现后,国产科幻电影终于浮出水面,露出冰山一角,引发国内观众开始观众这个分类的电影。
虽然国产科幻被某堡垒干碎了一次滤镜。
但还好《流浪星球》稳住了大格局,才没有让观众大量流失。
可是,观众群体还是太少了。
国产科幻,只靠一部《流浪星球》当然是很难撑起一个大市场的。
尽管小破球很火爆,
尽管每一次小破球系列电影上映的时候都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度,
但实际上,真正忠于国产科幻的观众不多。
或者说,真正了解国产科幻的观众不多,真正去世国产科幻的粉丝的观众,并不多。
大部分进入电影院看《流浪星球》的观众,只是为了看电影而去的,并没有在乎这是一个什么电影类型。
大家选择这个电影,只是打着要去看电影的想法而去的,或者是看到到处都在说这个电影,于是就去电影院看了。
而当观众看完《流浪星球》电影后,转化为国产科幻电影影迷的,愿意看完电影后去了解国产科幻电影的观众,并不多。
很多观众都是从电影院离开后,就已经不再关注自己刚看的电影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这个类型的电影又在国内是什么情况等等,大多观众不会在乎这个,并不会去了解。
只有少部分观众在看完电影后,也许发现这个电影很不错,于是就去了解国产科幻电影。
但是,当他们去了解国产科幻电影的时候,又会发现另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那就是国产科幻电影竟然是如此的空白,如此的空缺。
多年来的发展,国产科幻竟然都没有几部代表作。
都不是代表作了,
就连几部像样的国产科幻都没有。
甚至都不说连几部像样的国产科幻都没有。
甚至,甚至是这个分类的电影都很少!
由此可见,国产科幻真的非常需要血液,非常需要作品,非常需要观众的支持!
把市场养起来了,把观众养起来了,让国内观众们了解到了自己国家的科幻电影后,那么才会涌现出更多的作品,才会支撑起更加精彩,制作更加精良震撼的科幻电影!
郭凡正是听了苏远的疏导,回来重新审视一遍国产科幻电影后,才发现,国产科幻电影库的作品太少了。
也正是因为作品少,于是才很难留住观众,很难产生影响,形成市场。
就目前来说,国产科幻电影里,也就一个《流浪星球》可以让观众有期待。
但小破球最早两三年才拍出一部续作,
那么在这两三年的空白期里,居然就没有其他的科幻电影补上空缺了。
于是,本来对科幻电影感兴趣的观众,就这样被拖死,放弃了对国产科幻的期待。
或者说,是国产科幻把自己给拖死了……
当然了。
之所以国产科幻起不来,之所以没能大批量拍出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钱。
相较于其他的电影,科幻电影可真的是投资非常大。
其他电影,甚至几百万就可以拍好。
而科幻电影,几百万只能拍个网大,特效制作还五毛钱质量那种。
要想拍出像样的科幻,那可真得投资巨大。
国内的电影公司都太保守,不敢贸然投资。
这不,《流浪星球》大火的时候,这几年里,其实也有几家影视公司尝试拍科幻电影。
甚至郭凡还亲自带团队过去指导。
但是,那些公司可太让他头疼了。
一开始说要拍出比《流浪星球》还要精良的科幻电影,结果真正搞的时候,这不愿意花钱,那儿也不愿意花钱,
这里要省,那里也要省……
最后搞得是一塌糊涂,电影做出来后,根本没法看……
郭凡都直接提前带队走人了,根本不敢说自己执导过这个电影。
科幻电影啊大佬,就是需要下血本投资的啊!
还想学苏远投资出《流浪星球》,但是有没有苏远的胆子,没有苏远大方。
做特效的钱都不愿意多给,
特效这东西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东西。
省完之后,成片特效根本没法看!
后来果然是。
那几家公司制作的科幻电影上映后,直接暴毙。
也就是开始几天蹭着小破球的热度赚了点钱,但第二天第三天口碑崩溃后,直接没人买单了。
赚的那点钱看起来几千万,甚至过亿,
然而却是亏本亏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