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穆愉早就发现他在打量自己,不用问,他也能猜出他在想什么。
他没有不满,也没有点破,随和的和他闲聊着。
聊了一会,郭子林向陈穆愉问起了沈归舟的近况。
陈穆愉耐心回答了他,沈归舟在他那很好,他不用担心。
沈归舟在晋王府住着,郭子林是放心的,之前的气,也早就消了。听他这样说,他的放心又多了些。
安静了片刻,郭子林主动和他谈起了北疆的事情。
过了这么久,北漠太子司空曙已经回到北漠,但是,北漠之前为了迎回他,在边防沿线上,增加的那些兵力却依旧没有退。
据探子回报,北漠太子的伤还没好,北漠根本不听天楚解释,仍旧坚持认为北漠太子的伤就是天楚有意为之。
北漠的主战派喊声越来越大,原先求和的,也已有不少人出现动摇。
虽然上次他们没有打赢,但是,天楚的伤亡也不是一星半点,他们还是自信,继续打下去,他们也不一定会输。
北漠天子的态度,因为此事,似乎也发生了变化。
北漠太子回朝,两国的局势愈发紧张了。
也多亏擅长打仗的北漠太子伤情严重,现在北漠人也仅仅是在边线上叫嚣。
否则,有能力、也有野心的北漠太子,很有可能就又已经去联动周边各国了。
照着这个局势继续发展下去,很快就需要重新派人去北疆镇守。
前日,天楚帝也找郭子林谈了北疆的事情。
这个人选,十有八九就是他。
郭子林自己预估,过完这个年,他差不多就要走了。
现在到过年,看似还有很长一段时日,但日子真地过起来,走得远比世人想得要快。
此次一去,他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他和陈穆愉说这件事,还有一个原因。
尽管他知道,这事不需要他叮嘱,但他还是郑重拜托了陈穆愉,若他离京了,请他照看好沈归舟。
陈穆愉知道他是真地担心沈归舟,认真答应下来。
郭子林见他许诺,彻底放下了心。
沉默了短时,郭子林和他说起了自己如此强调这件事的原因。
“我知道王爷一诺千金,定然会照顾好她。我也不是不相信王爷,只是……不想再有意外。”
他垂下眼眸,看着放在一旁的茶,忽然变得有些伤感。
少时,他继续道:“我这一生,有两件十分后悔的事。”
陈穆愉看向他,没有插话。
“一悔,那一年,没有和我师父好好道别,此后,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二悔,对星阑,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陈穆愉看不到他的眼睛,也看不到他脸上的神色,却能听出,他声音里的悲凉和遗憾后悔。
郭子林大概是在调整情绪,又好久没有发出声音。
他再开口时,和陈穆愉说起了他曾经想要和他打听的沈星阑。
“星阑走的那一年,陛下对沈家军的忌惮已经非常深。我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陛下几次召沈伯父和星阑回京,他们都没有回去。我们当然也知道,这种做法,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严重。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尤其是星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无论他的理由找得再好,都是抗旨。可是,他若是和沈伯父奉召回京,他们就再也回不了北疆,沈家军也将不复存在。”
郭子林修长的手指,摸上了茶杯杯壁,像是想借着这种动作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北疆是天楚的北疆,没有沈家军没有关系,以后会有其他的军队来驻守。可是,那时的北疆并没有外人眼里的那般安定稳固。他担心,在这军权更迭的过程中,刚刚收拢的北疆会再次四分五裂。若是那样,沈家军几代人在那里的努力都会付之一炬。北疆的百姓,都将重新陷入烽火之中,等待他们的,依旧是苦难死亡,颠沛流离。”
他说得这些,陈穆愉并不置疑。
事实上,这件事情,后来真的发生了,不然,他也不会去到北疆。
郭子林抬起眼眸,询问道:“王爷,小四是不是带您去过义州?”
陈穆愉承认道:“是。”
“那您想来也清楚,那里意味着什么。”
陈穆愉没有作声。
郭子林又看向了杯中的茶,“除了北疆的局势,星阑也担心义州。若他和沈伯父出事,他将再也护不了义州。义州也没有传言中的升平海,他们交不出宝藏,下场如何,可想而知。而义州一旦被陛下发现,沈家在驻地私自屯军的谣言就会变成事实,那样一来,不仅是沈家,沈家军的几十万将士,很多也会受到牵连。”
郭子林说到这里,停了一会。
陈穆愉也没有催他。
少顷,他重新开口,“王爷,您是不是疑惑,既然他知道庇护义州,会有什么后果,他为什么还要那样做?”
说不上好奇,对于此事,陈穆愉还是能猜测一二的,但是他也想听听他的说法。
“您在北疆,肯定听很多人说过星阑,他们说他体恤士卒,济世爱民。”
的确如此,北疆人对那位英年早逝的沈少将军的评价很高。
“实际上,这也只是别人说而已。”郭子林自己笑了起来,“星阑生在北疆,长在北疆,后来随沐竹走了很多不安定的地方。战争和死亡,在他的眼里,毫不稀奇。处在烽火连天的北疆之中,他共情他们生活艰苦,却也不会去做普渡众生的菩萨。他出生将门,见过无数战争,却也比任何人都清楚,要想救众生,就不能想着救众生。”
最后一句话听着有些矛盾,陈穆愉却瞬间明白过来。
郭子林思索了一息,认真评价道:“若照世俗的眼光评判,他不仅不是一个有善心的人,还是一个十分冷血的人。”
所以,他以前经常嫌弃他。
“他想改变北疆的格局,让北疆百姓远离烽火,却也不会随便去怜爱每一个人,更不会不自量力的,随随便便去庇护一个大麻烦。”
他的手指在茶杯上摩挲了一会,讲起了沈星阑和义州的渊源。
“最初没有人知道义州这个地方,升平海的传说一直有,却也没人将他当回事。最开始认识傅辰安的也不是星阑,而是李离之。”
李离之。
这倒是陈穆愉没想到的。
“我没有见过李离之,但是后来我去沈家军,听过他不少事情。李家兄弟和星阑一起长大,后来又一起进入军营,论打仗,李离之不是特别出色,不过,他有一项别人比不了的本事,赚银子。沈伯父看出星阑在军事上的天赋后,没有阻拦他,并给与了他支持,任由他在那里施展自己的才能。没用几年,星阑就在军营中闯出了自己的天地,他和沈家军的名声都越来越响,沈家军开始扩招,人数越来越多。”
听到这儿,陈穆愉大概能猜到他后面要讲什么了。
“然而,人一多,粮饷就成了问题。兵行一步,皆是银钱。曾经沈家军攻打云州的时候,正是冬日,数十万大军,一日之内,就要耗费二十多万两银子。朝廷拨给北疆的军饷,远远不够。这是一个大问题,沈家没有办法,只能自己解决。此事,后来交由了李离之负责。在这过程中,他结识了傅辰安。傅辰安的身份有点神秘,但是他真的是个有能力的商人,帮沈家军解决了不少粮草问题。”
陈穆愉听他说起傅辰安,想起了一件旧事,“当年给春城送粮草的人,就是傅辰安。”
“没错。这件事后,傅辰安向星阑提起了义州,请他庇佑义州。只要他答应,傅辰安保证,他可以负责沈家军后续所缺的所有粮草。当时,星阑没有答应,但看在过往的交情上,星阑也没有告发他和义州。不久之后,李离之死了,朝廷拨给沈家军的军饷越来越少,沈家军面对的困难日益增多。”
朝廷压着军饷不给,没有钱粮,军队再英勇,也无济于事。
“傅辰安知晓沈家军的难处后,二话没说,还是和以前一样供给了沈家军粮草,他也没有借此举,再和星阑提起请他庇护义州之事。但是,后来,或许是看在李离之的面子上,或许是因为那些粮草,星阑虽然没有明确答应傅辰安,却还是尽他所能的,庇护着那一城人。”
也许那就是傅辰安的攻心计,猜准了沈星阑的心思,认为他终会过不去情义这关,终会心软。
可那也不重要了。
他解决了沈家军的难题是事实,他帮了沈家军,就是帮了北疆所有的百姓。
沈星阑虽然不是一个慈善之人,但是,也不会只收取不付出。
况且,他既然知道了义州,若他真的想要和他们划清界限,向朝廷证明自己的无辜,那他就必须将他们交出去。
世人皆以为他们有升平海,有那传说可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宝藏。
义州的问题不严重,严重的是他们没有升平海。
那里有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数以万计。
他若将义州上报朝廷,那一城的人都可能会丢掉性命。
他不能普渡众生,但他也无法做到,让那一城无辜的人去死。
还有,义州曝光,拿不出宝藏,很容易让人怀疑,是他和沈家私吞了这笔钱财。
毕竟,在其他人眼里,沈家不靠朝廷就能养活数十万大军。
他不能告发他们,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庇护他们。
“这件事,他没有告诉沈伯父。因此,沈伯父也不知道,陛下想要的不仅是卸掉沈家军权,还有那传说中的升平海。义州拿不出宝藏,陛下是不会相信沈家的解释的。沈家和沈家军的处境,远比沈伯父看到的还要糟糕。赐婚,也是陛下想要召回星阑,亦昭示着陛下已经失去了耐心。”
星阑和沈伯父,可以找很多理由暂缓归京,可赐婚的圣旨下来,他们是不能拒绝的。
知道沈小四的身份后,郭子林知道,面对这张圣旨,沈家当时还有一份他不知道的焦虑。
沈小四的身份,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无论如何,星阑都不能回京去面圣。
但是,他也不能再忤逆圣意。
“世家大族里,没有人可以脱离家族而独自存在,即使是星阑,也不例外。沈家的兴盛,离不开星阑的成就,可若没有沈家,也不会有后来的沈星阑。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沈家,因为他的年少轻狂,毁于一旦。他也不能,让北疆那数十万大军,因为沈家,被朝廷定为乱臣贼子,他亦不能,让义州那一城人和北疆千千万万的百姓都牵连其中。”
陈穆愉福至心灵,“故……他死了。”
沈星阑的死,是他自己安排的!
郭子林在他看不到的角度眨了一下眼睛,缓了几息,重新开口,“他走之前,他劝走了沐竹,又故意支走了我,安排好了一切。”
他没有承认陈穆愉的猜测,也没有否认。
“只要他死,沈伯父可以借机主动向朝廷示弱,请求陛下派人来增援,顺理成章的将手中兵权交出去,消除陛下的顾虑。陛下一直想做个仁圣之君,这样,沈家也可以逃过一劫。北疆数十万大军虽然会被重整,可也能够得以保全。北疆或许会有分裂,但只要这些将士还在,他相信,局势终会是可控的。他将义州托付给了沐竹和我,他相信有沐竹,定会保义州无恙。”
这就是说,他的猜测是对的。
陈穆愉看着垂眸的郭子林,大概能知晓他此事的心情。
郭子林的声音如旧,“其实,当时,一切早已有了预兆,可是我们却在局势最紧张之时,先后离开。从此,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
听到他的噩耗,收到他的信,他们都明白了,他是自杀的。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他最后是死在了沈家,而不是在战场上。
正是因为无论是他们还是沈伯父都看出了他的用意,所以,尽管他们都不能接受,却也没有质疑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