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明月照冰雪 > 第769章 擢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于北疆,柴向还呈禀了一件事。

暗探在北疆看到了大学士府的大公子,后者曾在靠近北漠的边境处出入。

大概是心中早已有数,不管是穆家还是和安国公府之事,天楚帝听着都未有情绪波动。

听到辛家大公子也在北疆时,他眼尾反而微不可见地眯了一下。

柴向感受到他的情绪变化,没等他问,主动告知其他事项。

据辛家对外公布的说法,辛家大公子目前应当在江南游学。

“他何时去的北疆?”

“消息是在七日前从北疆传出的,消息传出前两日,暗探在边境看见他。”

辛家大公子具体什么时候到的北疆,暗探还未弄清楚,暂时也不知他去往北疆所为何事。

见天楚帝眼神变沉,柴向征询天楚帝的意见,可要让暗探查探其行踪。

这段时日,不该出现在北疆的人出现在那里,想不让人注意都难。

如柴向所料,天楚帝给了肯定的回答。

除辛家大公子外,天楚帝还让他关注了秦王。

安国公府那边,天楚帝也让他继续注意。

他吩咐什么,柴向应答什么,多余的,一句不问。

正准备告退,天楚帝问起了言沐竹。

柴向回禀,言沐竹还未从北枫寺回来。

天楚帝偏头询问旁边的张德素,燕王今日是否依旧有求见请罪。

张德素恭敬回‘是’,还汇报了一事。

昨日燕王向宁海公府递了帖子,想要约见言世子。得知言世子去了北枫寺后,他让人将会见改到了今日。

天楚帝让柴向下去了,吩咐张德素,继续留意两人。

张德素应下,同柴向一样,也不多话。

临近酉时,张德素收到消息,宁海公府世子言沐竹一个时辰前已经回到京都。

截止消息传递时,燕王还是没有约见他。

听到燕王可能没有去见言沐竹的原因后,张德素立即去见了天楚帝,告知后者,燕王今日亦没有见到宁海公府世子。

天楚帝手中的笔停顿下来,抬眼问道:“言沐竹不是已经回京?”

张德素瞬间参悟了他话中玄机,不敢迟疑,向他说出了参天楼的事情。

参天楼虽然不是燕王在负责,可工部尚书是燕王的岳丈,可以等同于和他有关系。

继后母家被降爵后,工部尚书成为了燕王背后最大的‘支柱’,参天楼出事,就是工部出事,工部出了这么大事,燕王暂时便也顾不上言沐竹了。

听说参天楼挖出了尸体,天楚帝将手中的毛笔搁置在笔架上。

张德素看见他这个动作,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更详细的,他已经让人再去打探了。

天楚帝听完暂时没有说什么,张德素明白,他在等那更详细的部分。

等人回话过来,他一刻也不敢耽搁,即刻全部转叙给了天楚帝。

再次打探回来的消息,说起了事情的起因,也说到了目前各个衙门的行动和行动进展。

天楚帝听起这事是陈穆愉督令几处督办的,先问了后者,“晋王为何会在夜市?”

“据回禀,晋王殿下这些日子,一直都有在坊市暗查钱币整顿一事,昨夜亦然。中途恰好碰上此事,殿下当机立断,命五城兵马司杨指挥使全城搜查,为了尽快处理妥当,不引起百姓恐慌,殿下又令京兆府协助。”

张德素转叙这些事情时,也没有忘记说陈穆愉特意嘱咐了五城兵马司要注意动静一事。

只是,因为事发地在参天楼,最终这事的传播和热度还是背离了晋王的初衷,迅速发酵。

民间对陈穆愉的那些夸赞,他也如实叙述,没做任何修饰。

一一听完后,天楚帝想着陈穆愉这几日的表现,道:“看来,这次的差事,他是真的上心了。”

张德素垂目听着,凭经验和直觉感觉他心情还可以。

问完陈穆愉,天楚帝问起了大理寺,“你刚才说的那能以骨画像之人,是大理寺何人?”

“大理寺正,高柯。”

“高柯。”

这名字天楚帝听着似乎是有印象的。

张德素听着他这语气,知道他是贵人事多,一时有些想不起来了。他提醒他,自上任大理寺卿辞官回乡后,大理寺的大小事情都是由大理寺那些老人在负责,这高柯就是其中一位。

他这么一说,天楚帝想了起来。

大理寺最近呈上来的折子里,这人的名字出现了好几次。

“他在大理寺多少年了?”

张德素不愧是天子身边最得力之人,这种事不用问寻他人,也能立马回答:“禀陛下,高大人是永盛十八年进的大理寺,三年前升任的大理寺正。”

永盛十八年。

他说的这个时间让天楚帝联想到了一些事,“这高柯是不是就是,当年那个帮助刑部破了一起连环杀人旧案,从岭南来的年轻人?”

永盛十八年,京都接连出现了三起凶杀案,凶手杀人手法异常残忍,在京都引起了轰动,就连天楚帝都有了耳闻。

刑部后来断定这些凶杀案都和多年前未破的一起连环杀人悬案有关,将几起案件做了并案。

并案之后,刑部苦查许久依旧没有查到凶手。案子即将再次走入死境时,一个从岭南回京述职的年轻人,从刑部一个友人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他根据他们调查到的线索,帮他们画了一张画像。另外,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就是这张画像和这些新的思路,让那起案件峰回路转,刑部没多久便抓住了凶手,也破了悬挂多年的旧案。

刑部上奏禀告此事时,有提起过这个帮了大忙的年轻人。

后来案件移交大理寺审理,大理寺卿丛刑部那得知了这么个人,就将人要去了大理寺。

除了刑部那件案子天楚帝本身有关注外,大理寺卿也很少做出钦点下属这样的事情来,这让那个从岭南来的年轻人给天楚帝留下了印象。

张德素恭敬回是。

高柯就是当年那个从岭南来的年轻人。

翌日,吏部接到了天子旨意,擢拔大理寺正高柯为大理寺少卿,暂代大理寺大小事务。

悬了多日的大理寺两大职位之一的大理寺少卿,终于有了归宿。

一直挂记留意这项空缺的一众人等,初听此事,或多或少有些诧异。

大理寺的这两个职位空缺已久,不少人曾经都有推荐人选,天子却都没有采用,后来还将此事按了下来。

渐渐的,大家都明白了天子的心思。

明白过后,他们也十分好奇。

到底是谁,能得陛下青睐。

想了一圈,他们也想不到这种人。

最后,此人竟然近在眼前。

了解高柯后,再仔细一想,他能坐上这个位置,好像也合情合理,并不是那么突兀。

可惜,他们一直以为,陛下不会再从大理寺选拔这两人。

这也让很多人也了悟了一件事。

帝王的心思,真的不是那么好猜的。

秦王知道此事后,心情比其他人更复杂。

对于高柯,他没有什么印象。早知如此,他就应该多关注大理寺的这些老人。

秦王妃提醒他,若是他之前多关注了这高柯,说不定今日的大理寺少卿就另有其人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秦王一想也是,心情瞬间转换过来,即刻让人去了解这高柯。

翌日有意思的事,还不止这一件。

前面两日,两国会盟都是不欢而散,且是一日散得比一日早,这让众人开始想知道,第三日是会延续前两日的风格,还是出现惊天反转。

就在大家带着各种揣测,翘首以盼时,外事院传出消息。

北漠使臣身体抱恙,无法出席会谈,今日会谈,暂停。

早朝的时候,天楚帝没有问工部尚书参天楼的事,工部尚书也没有在朝堂上主动谈及此事。

散朝后,天楚帝亦没有单独召见他,似是还不知道此事。

这日,燕王没有在再求见天楚帝,同工部尚书一起出了宫门。

过了一个时辰,北漠使臣中为主之人,因身体抱恙,申请暂停了两国会谈的消息传至宫中。

彼时,天楚帝知道燕王现在的心思都在参天楼的事上,正在考虑要不要见一下他。

听到会谈暂停后,他的这个想法,压了下来。

“病了?”

“是的。”

“什么病?”

什么病,这个暂时还不清楚。

听说北漠使臣病了,秦王便让人去请太医。

太医抵达驿馆后,北漠使臣却以他们自己带了大夫为由拒绝了秦王的好意。

北漠大夫诊断说,那使臣是因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引得之前的老毛病复发。

具体是什么老毛病他们没有细说,只是说休养一日即可。

天楚帝嘴角扯了一下,脸上却不见笑意,“一日?”

“正是。”

天楚帝端起茶杯,慢慢喝着。

张德素垂首站着,放低了呼吸,整个御书房安静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天楚帝放下茶杯,询问张德素,“前日晚上,邓伯行也在?”

这话问的甚是简洁,简洁的没有前言后语。好在张德素侍奉君主多年,有过不少经验,很快参透了深意。

“是的,当时邓大人和友人刑部郎中丘姜丘大人也在事发地附近饮酒,就遇上了此事,邓大人还为寻找死者提供了线索。”

不仅是前晚,昨日和谈结束的早,后来,因为他也是尸体挖出时的见证人,刑部和大理寺的人都找过他。

在这过程中,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的邓伯行,根据自己的发现也给他们提供了不少线索。

天楚帝听他说完,转而又换了此案的进展。

张德素早就考虑到天楚帝会有此问,已经将此事打听清楚,从善道来。

昨日下午大理寺画出了死者画像,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了死者住所,确认了死者身份。

今日一早,除去刑部之外,大理寺也派人去了参天楼,参与现场问迅、搜证之事,同样拒绝了工部希望解封参天楼的要求。

具体有什么发现,暂时还不清楚。

昨日工部侍郎去找了刑部尚书的事,张德素也做了禀告。

至于刑部尚书、工部尚书这些人分别是何种想法,张德素未作揣测,也未多说不该说的。

天楚帝没再问话,再次端起了茶。

这一次,直到杯中的茶水被饮尽,他才放下茶杯,吩咐张德素。

北漠使臣万里跋涉于此,实乃辛苦。和谈一事,也不急于一时,既然使臣身体抱恙,那就多休养几日。

即使北漠人拒绝了天楚的太医,天楚帝还是再次让张德素派了太医院最好的太医过去,给北漠使臣调养身体,并且让他挑选了不少上好的补药一同送到驿馆,以显天楚对北漠使臣的重视。

另外,吩咐了秦王这几日陪好北漠太子及其他使臣,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宾至如归。

会盟和谈一事暂停,参与会谈的己方人员也空闲下来。

天楚帝了解邓伯行为官经历后,做出决定,让邓伯行和新任大理寺少卿一起调查此案。

众人得知此事后,心中诧异比高柯突然升任大理寺少卿还多。

邓伯行被选入参与会盟的成员之前,也可用名不见经传来形容。

若不是他被借调至京都来参与两国和谈,许多人都不知道官吏中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人。

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人,来京都还不到半月,竟然又被天子钦点参与大理寺的案件,实在是太出人意料。

不仅是陛下选用他这个人让人意外,让他参与大理寺的案件、并且是让他同新任大理寺少卿一起查案,更让人意外。

众所周知,大理寺还缺一位大理寺卿。

有敏锐者心中冒出猜测,难不成此人,就是下一任大理寺卿。

诧异过后,大家都开始打听起这个人来。

听说此人和几位有望争夺大统的王爷没有任何关联,和朝中那些处于敏感位置的重臣亦无丝毫交集后,他们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渐想明白了一件事。

陛下指派这样一个人同大理寺少卿一起探查此案,也是为了制衡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