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命寿粗略估算了一下,箱子里至少有五千两左右的白银。

对他来说已经不少。

俗话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他收了朝鲜国王的好处,就要给对方解决麻烦。

否则对方下次就不送了。

郑命寿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用一副居高临下的语气说道:“既然朝鲜百姓也有困难,那本官就上疏皇上请求少征些军粮。”

李淏连忙道谢:“多谢郑大人帮忙!”

二人又寒暄了一会,郑命寿起身告辞。

在离开前,他对着李淏低声说道:“五万石粮食总能凑齐吧?”

“能!能!”李淏连说两个能字。

相较于之前的十万石粮食,任务直接减半。

这太可以了。

郑命寿继续说道:“那就提前准备好五万石粮食,我的奏疏皇上一般不会驳回。”

“多谢郑大人!”李淏再次道谢。

郑命寿点点头,让随从扛着银子与他一起离开。

目送郑命寿远去后,朝鲜国王李淏立刻对着身边的人说道:“急召京畿守御厅守御使,延城君李时昉进宫。”

不等传话的侍卫离开,外面有人来报:“启禀主上,延城君李时昉求见。”

“快让他进来。”

在昌德宫的一间偏殿内,君臣二人相见。

看着李淏苦大仇深的样子,李时昉施礼问道:“主上为何闷闷不乐?”

(主上是朝鲜臣民对朝鲜国王的称呼。)

李淏指着北边说道:“鞑子派使者前来索要十万石粮草,我好说歹说再加上行贿,暂时被免去了五万石粮食,剩下的五万石要在半个月内备齐并送往八旗营地,否则就要兵戎相见了。”

(鞑子是朝鲜内部对建奴的称呼。)

李时昉问:“主上的意思是?”

李淏回答:“我的意思是问问你有几成把握!”

“什么把握?”

“当然是击败鞑子的把握。”

李时昉掐着手指头算了好一会才慢慢回答:“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必遮遮掩掩。”

李时昉深吸一口气:“几乎毫无胜算。”

李淏沉默许久后问道:“我记得京畿守御厅有精兵三万,而鞑子只有一万多人,怎么会一点胜算也没有?”

李时昉解释道:“鞑子确实只有一万多人,但几乎都是骑兵,且全员披甲。京畿守御厅的三万人都是步兵,火器虽多,披甲率不足三成!若是攻城守城,还能一战。若是野战,恐怕一阵箭雨就会被击败。”

“就算打赢了野战,咱们的步兵也追不上鞑子的骑兵,无法扩大战果。”

步兵打骑兵的尴尬之处就在这里。

打赢了追不上,无法扩大战果。

打输了跑不掉,会被对方的骑兵追杀。

李淏无奈地说道:“给鞑子送粮食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李时昉问:“主上的意思是?”

“还是那件事。”

“主上想问哪件事?”

李淏瞪了他一眼,“当然是归顺大明的事!”

“哎!”李时昉叹息一声:“使者刚刚返回,他说大明还是不肯接受咱们的归顺。”

李淏十分失望道:“这...这到底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不接受咱们的归顺?难道大明皇帝陛下喜欢打仗?”

“肯定不是!”李时昉摇头否认道:“如果喜欢打仗,平辽大军主力早就入朝作战了。可是他们没有,而是屯兵边境不停袭扰。”

“难道...”李淏仰头望向宫殿的顶部:“大明要等待时机,将朝鲜国变成他们的一个行省吗?如果真是那样我也认了,当大明的王爷总比当鞑子的狗强!”

李时昉压低声音:“主上先不要多想,大明那边的情况要比咱们知道的更复杂。”

“怎么回事?”

“据刚从大明回来的使者说,京师百姓都在盛传大明皇帝已经患病。”

李淏顿时一愣:“大明皇帝陛下病了?消息确凿吗?”

李时昉点头:“这个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大明皇帝陛下不但一个多月没上朝,而且某天深夜还急召御医进宫,所以京师百姓都在盛传陛下已经患病的消息。”

“病了...”李淏大惊失色:“可不能病啊!眼看就要彻底消灭鞑子,若大明皇帝陛下真的病了,平辽大军会受到影响甚至退兵。如此一来,鞑子就会缓过这口气,度过眼前的危机。”

李时昉不知如何回答,只能站在原地不说话。

崇祯患病与否不是他能控制的。

过了一会,李淏咬着牙说道:“宫里有一根百年山参,你让使者带着山参再去一趟大明,务必交给陛下。”

“臣遵命。”李时昉转身就要走。

“等等,”李淏又将他喊停,“你回去后准备好五万石粮草,时间一到就给鞑子送去。不到万不得已,咱们还是不要激怒鞑子。”

“是。”李时昉施礼告辞。

崇祯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朝鲜咸镜道甲州。

八旗营地内,多尔衮坐在火盆旁烤火。

洪承畴和范文程站在他的左手边,吴三桂站在右手边。

苏克萨哈守在门口,似乎在防备着什么。

“皇上恕罪!”吴三桂跪地说道:“臣的本意是引诱明军深入,然后伏兵四起吃掉那伙明军,只可惜...臣麾下兵马见到明军后毫无斗志,纷纷投降。臣计划失败,只能撤了回来。”

多尔衮咬着牙问:“损失了多少兵马?”

吴三桂扭扭捏捏,不敢说出来。

苏克萨哈在旁边说道:“皇上,平西王出征的时候带了三千兵马,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两千人。”

多尔衮有些吃惊:“损失了一千多人?”

“差不多。”

多尔衮本打算斥责几句,但想了想又觉得没有意义。

在进入朝鲜后,每天都有士兵逃跑。

吴三桂的人在跑,满蒙汉八旗兵也在跑。

现在的大清高层没有目标。

中层看不到希望。

底层士兵吃不饱肚子。

不跑才怪。

多尔衮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平西王虽然吃了败仗,但忠心可嘉,再接再厉!”

“多谢皇上!”吴三桂再次跪地叩首。

就在吴三桂打算离开的时候,尚可喜面带笑容走了进来。

他一边走一边喊:“好消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