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愣在这里做什么,哑巴了吗?”慕容羽看到这一群人居然还坐在这里,脸这就变得更加的难看了。
“回主子我们得到消息,小姐被人攻击了,而且还是南蛮的驱蛇人并且有一次南蛮的童蛊,正在跟着她们。
不过他们好像和赵家的人在一起,现在赵家的人正在保护他们,赵家那边运送的药材此时也被盯上了。
我们得到了消息,那些人是直接从南蛮出发去往北方阻击小姐的,而且还有几拨人正在匆匆赶过去。”黑人头低得10分低下,快速的说着,他已经能够感觉到自己家主子的怒火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早说,赶紧的派人去保护他们。
另外将剩下的那几拨人通通给我扼杀的,居然敢惦记我妹妹,真当老子死了吗!”慕容羽恶狠狠的说着,那浑身散发的杀气,让几个常年走在刀刃上的黑衣人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别看自己家主子很少动怒,但是一旦他真的发火了吗,哼!
想到这里黑衣人更是不敢迟疑,行了一礼就快速的消失了。
慕容羽深深的吸了两口气,这才放松下来,转身看向一旁的屏风。
“你不需要担心,我家老头可是说了,你是我们要保的帝王,而那位真凤凰又岂是他们能够轻易碰触的。
贵妃娘娘,如果抢救及时的话,也许能醒过来,可是最多三天,超过三天我们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你还是想办法联系联系赵家的人,看看他们是否能够在三天之内将东西送来。”屏风后面一个人很是淡定的在那喝茶,仿佛刚才发生的事情,他都没有看到一样。
“赵家的人如果有办法来到,又怎么会到现在还没有动静,以他们到这里的距离最快也需要5天的时间。
真的没有办法将时间再拖延一下吗?”慕容羽皱着眉头,那些跳梁小丑他根本就不在意,他现在最在意的是他母妃的性命。
从小就被当成太子培养的,他又怎么样的手段都没有呢?
不管是国师还是那些将军,甚至是文武百官,包括更多的百姓对他的评价皆是温文尔雅。
甚至是连他的父皇都认为他是一个可以算得上是个好的接班人,但是不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可是他没坐上那个位置,谁又能够保证他不配坐那个位置呢?
论聪慧,其他那三位连给他提鞋的资格都不配,论智谋,这些年那三个被他耍的像猴似的,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论治国方针,实际上从李燕回来那年开始,他就已经算是接替了陛下的工作。
陛下只负责最后卡章那个环节,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他在指挥。
不过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并不是太多。
毕竟因为李燕之前在帝都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使得皇宫已然被清洗了一面,那些暗子都已经被替换出去了。
就是因为这样,贵妃娘娘出事之后,他才如此的恼火,都已经是自己人了,居然还有人敢冒着灭九族的风险伤害他的母妃。
“这已经是先祖留下的最后一颗续命丹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现在只能祈祷了!
总之陛下那边的情况也不是特别的稳定,他每天就这样守着贵妃娘娘也不是个办法,你还是赶紧想办法把他从那里弄出来吧!
说句毫不客气的话,陛下的身体可吃不消在那冰库里长时间的待下去了。”屏风后面的人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杯子,淡淡的说道,只是他忽然竖起耳朵听了一下,然后整个人像是一个物体一样,忽然就消失了。
“……”他说的道理,慕容羽又怎么不知道呢,可是他又不是没有去劝过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了,不过为了自己的那个妹妹,他应该会愿意离开冰窟。
接着他很是淡定的扶了一下自己的衣袖,然后走到屏风后面。
“夫君,我听他们说你刚才用手劈坏了屋子里的东西,我带了一些药膏,你看一下能不能够用到,我进来咯!”来的是太子妃,她是听书房门口的一个小厮说的。
能够在书房当差的人自然都是他的心腹,所以在知道太子有可能受伤的时候立刻退出去,想要帮太子拿些药膏,结果在转弯的时候遇到了太子妃。
太子妃知道慕容羽受伤了之后,便连忙让人去拿了最好的膏药,接着就来到了书房。
“还不是那群废物,这么长时间了,居然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找到。
再这样下去,娘真的就醒不过来了!”慕容羽叹了一口气,然后坐在椅子上,很是瘫软的靠在椅背上。
“我知道你着急,大家也都知道,贵妃娘娘现在没有办法去等,但是我们越是遇到这样的事情,越要冷静才行了。
之前燕子妹妹在帝都就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当时帝都可以说来了个大清洗。
能够隐藏下来的绝对是在这里布下了20多年甚至是三四十年的暗棋,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查找出来了呢!
所以我怀疑那些人也都是被利用的,他们这些东西有可能在之前都是无毒之物,碰到一起之后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发作,而是需要一个引子。
引子!对,就是这个,绝对是有一个特别的东西,将这些东西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才使得它变成剧毒。
只可惜我娘本就是赵家的旁支的外嫁之女的孩子,要是嫡系的应该会知道的更多一些。
不过我娘当时算得上是那一支学医天赋最高的,所以才会得到了两本外传的抄录书。
现在看来还是要想办法让赵家的人赶紧过来一趟找到了引子,我们才能够真正找到应对的方法呀!”太子妃皱着眉头说的。
她外祖母的爷爷是赵家旁支的一位长老,所以她外祖母会很多的医术。
他的母亲也学了很多,可是他们毕竟只是赵家的旁枝,本身能够学到的就很少,再加上他们又是外嫁的女儿,自然就更少了。
倒不是因为赵家不愿意往外交,而是因为赵家所在之地早些年发生战乱,有一些书籍在逃难之中损毁了。
虽然本家还有书籍可以抄录,但是旁支认为,这样还不如真正有天赋的人再去本家学习,而其他没有那么高的天赋的人就不要学了。
所以时间久了,旁支的书籍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