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他们回京都是过了年后才会赴任,今年怎会如此匆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却是年还未过就又赶去蜀地,也未听说发生了何事。
“他们只说军中有事,不得不回去。”饶是飞鱼都说不清楚缘由,是以他才会来东宫,他直觉,太子定然是知晓的。
“太子呢?”
花盏告知了他地方,飞鱼便寻去了。
“太子爷您是不是知道什么?”
秦煦一顿,还没有明白飞鱼所问何事。飞鱼愁眉不展或许是家人的离开让他生了股埋怨,“您见过他们,之后他们就说要走,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您都不跟我说实话。”
连他自己都不曾发觉,他的语气可算不上好。
秦煦就知道飞鱼会按耐不住来寻他的,先前一直备好的借口这下算是用上了。“的确是蜀地有急务需要他们回去安排,陛下也是允许过的。”
这里面还有陛下的意思在,看来,的确是真有急事不得不离开。身为人臣,听君行令,飞鱼纵然是有何不满也只得歇下了。飞鱼踌躇,“没骗我吗?”
秦煦做出一副坦诚的模样,认真而肯定。“没有。”
秦煦向来都比较实诚,身为储君,更需笃信,飞鱼也不是不信的他,只是一时心里无所依托,难免会挂心。如此飞鱼才算是要信了他的,磨磨蹭蹭的‘噢’了一声。
秦煦看着他有些不忍,“你父母不在,除夕夜不如来东宫小住?”
飞鱼摇头给拒绝了。
“不要,我去招惹秦会之,我给咱们多打探打探消息。”
秦煦失笑,飞鱼先前就信誓旦旦的保证说去秦会之那给他们探消息,结果人秦会之却是从未想过跟他东宫过不去。“真用不着这样。”
秦会之是大理寺的人,哪里就知道的比别人多,如今很多事情,都无关这些臣属的。
不过飞鱼瞧着与秦会之关系还算不错,秦会之那个人,倒是不易跟人合得来,难得的是飞鱼看的过眼。依着两家的关系,就算是这除夕节庆飞鱼想来也不会受委屈。
飞鱼不以为意,一个劲的撺掇。“嘿嘿,您放心吧,秦会之那个人虽然嘴上挂着刀子但是心里软,只要跟他卖乖,铁定好说话的。”
至于秦会之好不好说话秦煦他不知道,如今是多事之秋,怕是会有变动。
如今兵部,元崧同公孙允独当一面,公孙允一人招架不住,许多事情就都落到了元崧手里,公孙允对他也是信得过,且元崧年轻能干,他也有意多提拔他,此番算是历练了。
而意外的是他在多年不至的档案室里查到了些东西,可以说严重到能够诛九族的东西。
他看着手里的出纳账册,每一年都能找到同样的文字,分毫不差。
他还在想,为何兵部的人人人自危,为何监察司的人就是翻遍了档案室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谁会知道,真正的证据其实就在这做的明明白白的出纳里。可能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兵部官吏来说,这里面的门道藏得太过隐晦,可他在离川做了三年的府尹,在手上无人可用的情况下,离川的一切都是他一手包办,无论是账册出纳还是银契敷贴他都有所涉猎。若是缜密,也能从中寻出蹊跷来,进出完全对得上,可,出的永远都是无尽的,而进的都是同一批,看着天衣无缝,但也是疏漏。他手里的东西看着年头已久,且外封已经沾了灰,但,里面的记录确实每一年都在更替。档案室的钥匙从不对外使用,只在公孙允手里,拿了钥匙,落了名字才可以进出,近来是公孙允不得空才交给了他打理,若非是一个意外之举,他岂会把这些都翻出来。
兵部的人如今犯了事,陛下大力整治朝堂上下官吏,公孙允却安然无恙,他原以为他是身正不怕影子歪,竟是他多想了,他是有恃无恐啊。
他若是把证据都交出去,算是大义灭亲吗还是也逃不过九族连坐之罪。
他觉得自己向来都是沉得住气的,可是这一次,却冒失了。
他站在公孙允的面前,语气从来没有如此生硬过。
“您知道吗?”
公孙允看着他手里的东西,算是明白了他质问自己的原由。
他喉咙里发出一声喟叹,似是惋惜似有坦然。
“我与你父亲有着多年的交情,你且是知晓的。”他放下手里的卷案,看着站在面前的年轻人,身姿挺拔,如松似竹,文质彬彬、淑人君子,青出于蓝胜于蓝,万千词藻似乎都能在元崧身上展现出属于他的光辉。试问汴京谁人不提及元崧便是赞不绝口,多少世家眼里的乘龙快婿。元崧是元氏如今最出挑的接班人,他不论是能力还是才情都无人能比,可他就不像是元氏人,哪里都不像,论气度、品性,见解,胸襟都远胜于元艻,虽然元氏子弟两人皆博学多才,却唯独他元崧超群绝伦。如此青年,定能在仕途大展宏图,可,惋惜的是他却并非与元氏同一条心。他胸中有沟壑,更明是非,自恃清流,遂是不屑与他们这些人同流合污。如今抓住了他们的把柄,会来寻个答案也是理所应当。
见公孙允未能直面回答他的问题,元崧算是明了,如此答案好过不回答。
“所以,交情就是您同他,一起勾结,行叛国之事吗?”或许是愤怒,他的语气比起初的还要生硬,带着咄咄逼人的架势。
公孙允皱眉,晦涩的看着元崧,并不认可他的言辞。“此事如何能说是叛国?你莫要危言耸听。”
元崧不虞,他虽知敬重长辈的道理,可也实在是耐不住好性子的与他辩论。“蜀地本就狼子野心,您同元氏给他们行了多少方便。您知道,若是有朝一日同他们打起来,就是因为您给的方便,会让大梁损失多少兵马吗?”
“你这理由过于牵强,调度给蜀地驻军的器械等辎重都是陛下盖了章的,我等不过也是听令行事。”说着,公孙允抬手高举抱拳,示在遵天颜。
元崧沉静道:“若真是如此,为何账册里,进出年年不对等?您莫要哄我,我还不至于如此糊涂。”
他早就料到了在公孙允这要不到一个实话,他与元氏同谋,且已经日久,而自己不认可元氏的手段,汴京皆知,他哪里就会跟自己道实情。这所谓的证据,怕是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
元崧颓然生起一股无助感,他不想让元氏成为后人诟病的叛国贼。以前的时候,元氏仗着权势犯下累累罪行,罪恶滔天,他虽然无力改变,可也想过,以后竭力的减少元氏的罪行,如今么,他才是发现,自己不过蚍蜉,岂能撼动大树。而元氏不知悔改,这一条路,他们势必是要走到黑了。
元崧失望至极,他未想到元氏已经无可救药到如此地步,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后果,身为大梁子民,他们怎会如此不计后果的嚣张下去?
他不怕死,可是,元氏还有上百家眷,幼子妻女,何其无辜。而他们元氏遭下的孽障,又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他不明白,如今已有的安宁富裕,他们为何就不能够满足,究竟还要如何,他们才会觉得够了?
公孙允瞧着元崧变幻莫测的脸色,也明白他必然是纠结万分。“你若是觉得自己身为人臣,理应报国,不如就去揭发我等。”
元崧苦笑,可眼底却异常的坚定。“您是觉着下官不敢吗?”
公孙允拍拍手,并不作答。
头一次的,元崧陷入了一个难以抉择的境地。
他不知自己该如何做了。揭发罪行,是他的职责所在,身为大梁子民,身为大梁之臣,理当趋利避害。奈何,其中牵扯的是自己族人,他到底是不忍于心。
戎持曾经说过,他是他,元氏是元氏,他们本就不应该被绑在一处,可是,他冠了元姓,终究是无法置身事外的,他也无法波澜不惊的大义灭亲。
或许,他该找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的。
元崧写了信,却是无处可寄,宝玉居么,可惜,等落到戎持手里,不知是什么时日了。
这偌大的汴京,他却是连一个知音都没有,还不如在离川的好。
秦煦看着手里头花盏递来的东西面色一点点的沉下去。
直到他翻到底,才沉声问花盏:“还有多少人知道?”
花盏看着秦煦面色不好,也不敢忽视,当即就郑重起来。“是从属下手里经过的,除了属下的人,并无他人知晓,不过,在兵部里面,怕是已经有人先我们看过了。”
秦煦看完,只是有一点,监察司的人都把兵部翻了个底朝天,怎么还有纰漏,还给他捡了漏。“你们是怎么查到的?监察司的人都没有翻出来?”
花盏欲言又止,拿到这些册子之前,他也没有想过,元艻的把柄居然会落到他们手里。“此事说来话长,还是元崧的指引。”
“元崧?”对于这个表兄,秦煦倒是十分欣赏,只是,两人关系并不算多亲近,但也知晓此人是个正人君子。
“是,元大人实乃真君子,从未想过包庇至亲,大义灭亲。”
秦煦失笑,他或许是能够明白元崧的意思的。他在给出这些账册的时候,定然是存了大义灭亲的意思,可,也是在丢一个烫手山芋。
“他是自己做不得主,才丢了我头上,他倒是轻松了。”在知晓这一切的时候元崧怕是不好过,煎熬最后,才会做出这一决定。把消息给了自己,一切抉择都由自己来定,最后是否要揭发元氏,都看自己的意思,他都认可。可,自己与元氏好歹也是血亲,他如今面临的与元崧面临的何尝不相同。
秦煦只觉得头疼,他捏着那厚厚的一沓纸,似如千斤重。“行了,你下去吧,再有消息都先知会我。”
听着秦煦的意思,是要把这件事给掩下来。“不过监察司吗?亦或者是呈给陛下?”
如今太子手里已经捏到了元氏的证据,而他们与元氏斗了好些年,这是一个彻底扳倒元氏的机会。如今蜀地本就有动摇,驻军是黑是白都尚且有待核实,元氏跟连军有密切往来,不亚于是在叛国了。
“先不叫监察司知晓。”
果真如此,花盏不愿是这样一个结果,他们与元氏交恶多年,元氏对他们可从来不会手下留情,只会一个劲的使绊子,八年前,若不是元氏,哪里会发生后来这些事情。
“殿下……”
他深知秦煦同元氏之间的关联,纵然撕破脸可到底是一脉血亲,但,终究是敌我有别,东宫如今的绊脚石可不只有元氏一个,铲除一个是一个了,况且,陛下就等着东宫发力,他好坐山观虎斗,与其被渔翁得利,不如一搏。遂语重心长的劝告,
“我们同元氏本就生了嫌隙,今日元氏落难也是因果,何必……”
秦煦不欲听花盏多言,语气坚定的打断他的话。“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元氏终究是我舅舅,有着血脉亲情在,我哪里能落井下石。”
花盏扯出苦笑,只觉得,一切都是谶言。“属下明白的,先前元不言就曾说过,您同元氏,终究是不好断的。”
元崧回到府上的时候,等着他的是元艻在祠堂见他的传话,他知晓,公孙允一定已经告知他了。
他原本还想当做未发生一般,等太子那边拿了主意再说,可父亲要见他,那便见吧,也好说个清楚。
他去的时候,元艻给元氏的列宗列祖们依次上着香,他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牌位,点着的长明灯,默不作声,只是也上前点了三柱香祭拜。
元艻祭拜完,回头看着元崧不说话,但是那似笑非笑的脸上,却像是什么都说了。
元崧看着父亲背靠元氏先祖,胸中仍旧是觉得郁闷难解,他不禁脱口而出质问起来。“您别忘了,我是在兵部,陛下在查什么,我知道的也不少。”